那个被脑残邻居坑了的春秋小国其实很重要:虢国史漫谈

虢国是在西周乃至春秋早期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周王室权威的兴衰。然而后人对于虢国的印象却十分模糊,主要停留在三十六计的“假道伐虢”与成语“唇亡齿寒”之上。《左传》中仅有虢国零碎的记载,不成体系。《史记》中给陈、杞这样的国家都留有世家,对于虢国这样对周王室来说意义非凡的重要国家却没有专篇叙述,可见司马迁所看到的史料也是十分有限。

它的创始人名为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简称为二虢。相比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吕尚、毛伯郑这些政治明星来说,二虢却显得异常低调,无论是传统的《尚书》、《逸周书》,还是最近清华简中关于西周的文献,都没有记载他们是如何辅佐文王,也没有记载他们在武王伐商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甚至连名字也没有流传下来,只知道排行为仲和叔。我们按常理推测,他们应该是文王的二弟和三弟。

“虢”字的本意与“鞹”、“鞟”有关,表示剥取虎皮制成皮革之意。用这个字作为地名,可以想见此处原本是猛虎横行,有壮士降服老虎并剥取皮毛是何等的威武雄壮!二虢的子孙们也以此地名为家族的荣耀,哪怕是迁居他处,也依然不放弃“虢”的称号。

二虢初封应该是在武王伐商之前,虢地的初始位置自然是在文王、武王都城的附近,根据传统的文献考订和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判断,虢地位于宝鸡县虢镇一带,并扩展至岐山、扶风、凤翔诸县。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初封之时兄弟二人同掌一国,他们的子孙都拥有一定的继承权。这种情况还有一例,就是王季的两位兄长太伯、仲雍被封在虞地。

由于虞国的发展历史与虢国息息相关,所以需要花一定的篇幅介绍一下姬姓虞国的发展历程。虞地在商代末期已经有妫姓势力居住,其首领为虞阏父,将传说中的天子有虞氏舜奉为自己的祖先。他们与芮国发生领土争端,史称“虞芮之讼”,这件事被文王和平解决,自此虞阏父归附了周人,成为周人的陶正,专门负责制造陶器。解决虞芮之讼被认为是文王在周边树立权威的标志性事件,而此时居住在虞地的太伯、仲雍存在某种关联。

至于虞地的地望,传统考证认为是在现在的山西运城市平陆县。但这个地理并非文王时期的虞地,而是武王伐商之后转封的虞国所在地。

而芮国传统的地望考证,是位于现在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最近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发现芮国墓地,位于大荔县北部。当然这大体上是西周至春秋时期芮国的所在地。文王时代的芮地在哪呢?刘起釪先生根据古芮水的流向,认为当年的芮位于宝鸡市陇县北部。而虞地则根据古字吴虞相通以及古吴山的所在地,考定在现在的千河流域西南方向。

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地区出现了一个名为夨国的国家,卢连成、尹盛平所写的《古夨国遗址墓地调查记》写道:“位于汧水上游陇县南坡和下游宝鸡县贾村都属于古夨国地域”。

而从古文字角度分析,夨、吴、虞三个字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发现的叔夨方鼎中的“叔夨”,即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而夨国国君的姓,通过发现的青铜器铭文推理,也可知其为姬姓。由此可知,夨国即虞国,王季到文王时期,这里居住着妫姓和姬姓两股势力,其中姬姓势力的首领就是太伯和仲雍。

《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所说太伯、仲雍兄弟为了避免继位而逃到江南蛮夷之地当国君,成为吴国的先祖的故事,是把姬姓虞国和吴国的发展史给简化了。当时的交通、卫生条件落后,政治局势不稳,语言也不通,太伯兄弟能迅速逃到江南,并能成为当地领袖是几乎不可能的。

简而言之,大概是从太王、王季开始,周人就开始着手建立一系列同姓的卫星国。太伯、仲雍不肯继承周人首领的位置,被太王改派到虞地发展;王季将自己的两个儿子虢仲、虢叔封在虢地。虞在北、虢在南,控制着通向西南进入甘南和巴蜀险道的入口处,守护周人核心的西大门。虞、虢两国初封之时,都是兄弟同时执政,或许是以兄长为主,弟弟为辅,但两人的子孙均有此处领地和军队的继承权,当然随着之后的历史发展,虞虢两国没有因为复杂的继承关系而导致严重的内乱,所以文献中对于他们的世系传承记载十分有限。

本文作者 : 大意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