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宋朝的软弱在赵匡胤时就已奠定了?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如愿登上皇位后,一日闲暇,他召谋臣赵普,问道:“自唐末至今数十年,帝王换了八家,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吾欲息天下之兵,立国家长久之计,又怎样入手去做呢?”赵普虽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什么大儒,可乱世之中像他这种半桶水的读书人最为靠谱,于是答道:“陛下您能言及此事,真乃天下苍生之福!世道纷乱,皆因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如果想安定天下,只有先从方镇大将下手,收其兵,夺其权,制其钱粮,如此,天下自安!”

赵匡胤不停点头。

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一席话,软中带硬,使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锅,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

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优游于家,全得善终。

特别是石守信,晚年好佛,积财巨万,但全都拿去兴建了佛寺,死后被追封为"武威郡王".

罢去石守信等人军权后,宋太祖又想召符彦卿掌统军队大权。符彦卿此人,乃已故后周世宗柴荣的老丈人,是五代百战名将。

他曾令契丹人闻名丧胆。其父符存审,也是当时名将。符彦卿十三岁即精晓骑射,由于是老符第四子,当时人称"符第四",骁勇无双。符彦卿是后周朝世宗老丈人,按理讲宋太祖最应猜忌他,但这位老将军命好,其长女是周世宗皇后,次女又嫁给了宋太祖之弟赵光义,不知不觉中给自己上了政治方面的"双保险",故而赵氏兄弟待之甚厚.对于赵匡胤想让符彦卿领军一事,赵普不同意,押下任命诏不发,力劝宋太祖深思利害。太祖皇帝不高兴,说:“我待符彦卿甚厚,他日后岂能负我!”赵普马上回言:“周世宗待陛下也厚,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一句话,赵匡胤默然,马上收回委任诏命.符彦卿也算真正好命,宋太祖未让他掌军,其实最终也是保护了他,老爷子得以“对宾客终日谈笑,不及世务,不伐战功,”七十八岁高寿善终于家.

软硬兼施之下,宋太祖终于坐稳了皇位。他又把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

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紧接着,老赵又采用"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并把"抑武用文"作为基本国策确定下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重文事,抑武将,守内虚外,强干弱技,虽然从根本上在内部消除了对中央朝廷的威胁,却也奠定大宋朝软弱的基因,种下了日后两宋亡国的种子。

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诸将

石守信 高怀德 王审琦

张令铎 赵彦徽 罗彦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