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人等飞机花掉232年?

航班延误,俨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顽固问题,“我坐的飞机延误过”民航局局长李家祥的这句话,更是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关键词。民航资源网CADA(Civil Aviation Data Analysis)部门今(18)日发布的《中国大陆地区2014年航班准点率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机场平均放行准点率为65.44%。其中,3月份机场放行准点率最高,为72.71%;7月、8月机场放行准点率不足60%,但7月、8月的航班量达到最高峰。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航空公司中幸福航空、南航的准点率排名前列。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窄体客机中,国产新舟60机型准点率最高,达到86%。

《中国大陆地区2014年航班准点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飞常准(Veryzhun)全国航班动态数据统计分析,分别从区域准点率、大中型机场准点率、航空公司准点率和机型准点率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让民航业内外人士对中国大陆地区航班准点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014年,乘客和机组花在等待飞机起飞上的时间是多久?

2014年,乘客和机组花在等待飞机起飞上的时间累计长达122051896分钟,约合232年;航班晚点时间累计达96314653分钟,约合183年。

不过准点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平均晚点时间短,去年3月份机场平均准点率最高,“最短平均晚点时间”却出现在11月份(如图3)。而“最长平均等待时间”和“最长平均晚点时间”均出现在7月份,分别是60分钟和104分钟。(如图2所示)。

哪个航空公司准点率最高?

2014年,准点率最高的航空公司是幸福航空,南航排名第二,但南航的航班量最大,全年航班量595605班次。

值得注意的是,廉价航空以差距不到1%的到港准点率险胜传统航线网络航空公司,但在平均晚点时间上,传统航空公司仍然略胜一筹(如图5所示)。当然,中国大陆地区的廉价航空公司和传统航线网络航空公司在航班量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国航、东航和南航提供了大陆地区47.35%的航班量。

哪种机型最准点?

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窄体客机中:

执飞航班量小于1万的级别:CRJ-700机型准点率最高,达86%。

执飞航班量在1万~10万的级别:国产支线飞机新舟60以86%的准点率位列第一。

执飞航班量在10万~100万的级别:A321-200型飞机准点率最高,达到77.68%;波音737-800执飞航班量最高,准点率72%。

数据显示,A320系列飞机和波音737系列飞机执飞的航班量基本持平,分别占总航班量的45.37%和45.78%。其中,A321-200机型为空客公司窄体飞机中的最准点机型,准点率达到77.68%;737-400机型为波音公司窄体飞机中的最准点机型,准点率为83.18% 。(如图6所示)

在中国大陆地区航空公司运营的宽体飞机中,空客A380(87.61%)和波音747-8(93.21%)分别是这两家制造商巨头的最准点机型。同时,波音747-8飞机也是波音公司宽体机型中平均晚点时间最少的机型。

但中国大陆地区宽体机中的主力是A330机型,执飞航班量占宽体机执飞总航班量的66.99%。(如图7所示)

七八月份京广沪放行准点率最低

2014年,以北京(PEK)、上海浦东(PVG)和广州白云(CAN)为代表的大陆地区大型机场航班量月度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三大机场最低放行准点率无一例外的出现在七八月份。其中,上海浦东机场7月放行准点率不足30%,平均晚点时间113分钟。(如图8所示)

以昆明(KMG)、深圳宝安(SZX)和成都双流(CTU)为代表的大陆地区中型机场航班量月度波动趋势也基本一致,但相较大型机场,中型机场在七八月份放行准点率的表现较为稳定。(如图8所示)

主要名词解释

准点/晚点定义

准点:对于机场来说,如果一个航班在计划起飞时间后30分内完成起飞(机轮离地),即认为该航班准点放行;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如果一个航班在计划降落后30分内着陆(机轮接地),即认为该航班准点到港,反之即为晚点。

准点和晚点计算:本报告中对于机场放行准点和晚点的计算是根据VariFlight跟踪和收集到了最终状态的所有航班而言;其中,取消航班不在准点和晚点的计算范围内。

航班量:对于一个机场/航空公司,其航班量为VariFlight有实际起飞、到达或取消记录的航班量。

平均等待时间:针对实际起飞时间晚于计划起飞时间的所有航班进行统计;平均等待时间=对上述航班“实际起飞时间-计划起飞时间”求和/总上述航班量。

平均晚点时间:针对实际起飞时间晚于计划起飞时间30分以上的所有航班进行统计。平均晚点时间=对上述航班“实际起飞时间-计划起飞时间”求和/总上述航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