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欢的人,都有这两个特征

文 | 壹默了然

01

洁是个长相普通,性格也不怎么温柔的女生。她和男友凯相识相恋多年,凯不仅长得高高帅帅,家庭背景,工作能力也很出色。

在外人眼里,他俩总是有些不登对,很多人觉得有些奇怪,凯为什么会喜欢洁呢?

后来,我们才知道,洁很像凯的妈妈,大大咧咧但心地善良。她和凯的相处模式都是干脆利落,从来不作天作地。连对凯的偶尔责备,也都是带着浓浓的关爱,让他感觉回到了小时候,很温馨,很安全,劳累了一天的身体得以舒展和放松下来。

不仅如此,洁身上也有让凯感到很意外的地方。在洁看似普通的外表下面,有一颗超级可爱的少女心。

比如,洁很喜欢吃甜品,经常一边吃一边喊着要减肥;她也喜欢一切看上去萌哒哒的毛绒玩具,把它们当朋友,经常抱在手里跟它们自言自语。

这点是凯的母亲所不具备的,让他对洁增加了一层新鲜感,对她也愈发疼爱起来。

就这样,在熟悉加新奇的双重因素下,凯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和洁走到了一起。

02

不仅爱情如此,友情也如是。

在人际交往上,我是一个很难交朋友,又超级慢热的人。首先,我觉得朋友之间一定要有共性,口味不一样,没法一起混;其次,我不太会自来熟,要认识很长时间之后,才有可能和对方逐渐成为朋友。

但是我的好友静是个例。

我们在一次年底聚会中认识的。人与人大概真的有气场之说,初次照面,就觉得和静很有眼缘。聊了几句,更加深了这种认知,很自然地交换了联系方式,成了好友。

我曾经非常很迷惑,为什么很难迅速交朋友的我,却能和静很快成为好友。

后来,我发现原因同样是熟悉加新奇。

我和静和很多共同的爱好,我们都喜欢文学,看的第一本外国名著都是《傲慢与偏见》;我们都喜欢凯伦.安和刘若英,会去看她们的现场;我们都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并对此有各自的理解;我们也都喜欢独自旅行,因为自己想去的地方和别人不一样。

在认识了一年之后,我惊奇地发现,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相似之处,在我们的亲友中,居然有好几个都是当老师的。

因此,我们在对待家人、朋友、同事的态度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又影响着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跟这样的朋友交往,无需过多的语言,也能理解你,你会觉得很轻松,即使产生矛盾也能轻易化解。

在相似的大前提下,我们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她喜欢运动,是个健身达人,我不喜欢运动,受她影响也开始锻炼起来;她以前没有写作的习惯,而我喜欢写作,在我的影响下,她也开始喜欢写写生活感悟。

这些不同之处,是增进我们之间连结的润滑剂,让我们在相知的基础上,互相促进,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0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这样描写宝玉与黛玉初次见面的场景: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相信你我都有过。能让你产生这种有点熟悉的感觉,往往就是你喜欢的人。

心理学家们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参加实验的人选他喜欢的东西,大家选出来的都是熟悉的东西。这个效应叫做“多看效应”,意思就是看得次数多了就喜欢了。

两个人的思想融合,棋逢对手,就能分享喜悦,分享哀愁。近则可以秉烛夜谈,天明方休;即使相隔万里,心灵也近在咫尺。

但是,仅仅是熟悉还不够,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审美疲劳。所以就需要在熟悉的基础上,加一点儿微妙的陌生,也就是新奇。

熟悉加新奇,是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的喜欢,能让我们为之沉醉,携手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