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当冰毒,俄国警察为啥会闹乌龙?

刚过完年,一个大新闻就让国人心头一惊:3月6日,34名中国人去俄国,结果刚下飞机,就让警察给扣在谢列梅捷沃机场,说他们涉嫌带了两百多公斤的冰毒!这事闹大了。

而到了7号,事情有了个啼笑皆非的结局:据《今日俄国》和新华社消息,俄国警方终于弄清楚这些所谓的“冰毒”其实是人家带过去、准备拿来做豆腐的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和氯化钙,完全合法,所以这些中国旅客全都无罪释放啦!

那问题来了,这个事件中,俄国警方究竟是神经过敏、没事找茬,还是情有可原?

或许,答案和当前的禁毒形势有关。

缉毒工作,斗智斗勇

今天,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都是被法律严厉禁止的行为,一旦被抓现行,运毒、贩毒者往往会面临漫长的铁窗生涯甚至掉脑袋。同时,毒品的利润率相当的高:无论是传统的海洛因还是新型的合成毒品,都是论公斤买来原料,按克来出售产品的。两条加在一起,让缉毒变成了旷日持久的猫鼠游戏。毒贩子们要么武装贩运、对抗军警(就像墨西哥和巴西等地),要么就是挖空心思将毒品伪装后蒙混过关,许多脑洞大开的运毒方式因此而诞生。

最简陋的伪装手段,是直接将少量毒品分别包装,以一个看似正常的外衣(比如说真空包装的茶叶或奶粉)作为掩护,混杂于行李或货物之中。然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警察或海关缉私人员对这种小把戏早就非常熟悉,拿在手里捏一捏、摇一摇就会发现问题,拆包检查就完了。

升级的版本,就是把毒品藏匿于根本不能“打开”的物品之中。比如,将原木、木方掏空,塞入毒品后再把洞口粘上;或者将毒品分成小包而塞进菠萝、香蕉、荔枝等水果之中,再设法封好,弯头看起来依然是完整的。

随着警方对这种手法的警惕,毒贩还会利用其他更意想不到的物品,比如,我国广州海关在2009年截获过一批毒品,是将一两分厚的大理石地砖挖空,三明治式的夹了薄薄的一层毒品。虽然每块地砖都装不了多少,但最终清点下来,这几个集装箱的地砖中一共藏了一吨多的海洛因!

另外,欧洲、美国等多个国家,都曾查获过多起利用地毯、毛毯来走私毒品的案例。毒贩将毒品预先封装在很细的软质塑料管中,然后再让地毯工人按照正常的手法,将塑料管和羊毛线一起编织,这样做出来的地毯无论怎么摸、捏都很难发现异常,除非你将其拆开——而这种地毯通常都很昂贵,一旦拆坏了又没有发现毒品,缉毒人员往往会非常尴尬。

对于这些挖空心思的夹带毒品方式,目前尚无通用的鉴别方式,只有依靠缉毒人员的经验与警惕性来发现了。

当然,还有一种不能“打开”的东西,那就是人体,把小包装的毒品密封后吞入肚子或塞入人体腔道,运到地方后再取出来。这种方式如今也难逃缉毒人员的火眼金睛,只要让可疑人员做一个低剂量的X光检查就原形毕露了。

再升级的版本,就是改变毒品的形态,让缉毒人员更加难以猜到。曾有毒贩将毒品溶解在汽油里,藏在货车备用油箱里企图闯过美-墨边界。而将毒品简单的化学处理后,它就可能溶解在水、食用油或其他看似无害的液体里——这也许就能解释,为何俄国方面会对中国旅客携带的“卤水”如此警惕了。不经过检验,谁也说不好里头到底有没有猫腻?

快速检测

然而,本次俄国警方的做法,却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主要的问题就在于:从扣押可疑物品到排除嫌疑放人,拖了近两天时间,似乎太长了一点。

实际上,对于毒品,各国执法机关都有非常成熟的检测手段。使用超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拉曼光谱等仪器,即便加上准备样品的时间,最多两个小时,就能精确无误的判定某个可疑物质是不是毒品、纯度多少。哪怕是几种毒品、精神药品的混合物,或者少量毒品混在大量的其他液体里,也能可靠、快速的获得结果。

即便是在没有检测设备的地方(机场、海关),缉毒人员也可以通过一些简易方式(比如试纸),对可疑物品进行现场检测,对其初步定性。这种技术也非常成熟,广泛用于可疑人员是否吸毒的初步判定(通常是取尿样来检测),短短几分钟就能知道答案。

因此,可以说俄国警察这次的处理速度是太慢了……当然,事件的详细情况尚无报道,可能是当地警察要将疑似毒品的卤水送到上一级实验室复检,也可能是执法人员没有受过相关的检测训练,总之,是没有及时的做出反应。

遇到了,怎么办?

中国人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旅行、学习、做买卖,由于各国法律不同,加上人生地不熟,有时候难免会碰到误会甚至麻烦,比如这次的34名黑龙江省旅客。

如果真的运气不好,被国外司法机关扣留了的话,有几个原则可供参考:

遇到执法人员扣押物品甚至抓人,千万不要动手推搡、撕扯执法人员。哪怕自己确实占理,也要尽力避免冲突升级,有些国家对于警察使用武力的法律规定可比国内宽松多了。

如果你的外文水平不是非常高,在可信的中文翻译或律师没有到来之前,除了自己的身份、国籍,不要回答其他问题,更不能在法律文书、口供笔录上签字,以免稀里糊涂就给认账了,将来到法庭上成为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明确要求联络我国驻在当地的使领馆,然后向使领馆提出领事保护。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但中国的使领馆总是可靠的。当然,使领馆不可能干预当地的司法,但至少可以确保你的诉讼权益不被非法剥夺。在本次事件中,我国驻俄使馆就反应迅速,派出了应急小组与俄方接洽,并看望了被扣押的公民,为事情的顺利解决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外交部开设的领事保护热线号码是12308,出国前一定要记住哦。

总之,这次的“卤水”案,最终算是圆满解决,被扣公民毫发无损。然而,禁毒却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战争,发生误伤恐怕是难免的,万一真的遇到,也只能尽量配合执法机关,同时积极寻求领事保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