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武器,和平历程中绕不开的“心结”?

一直以来,化学武器都是战争中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自1915年德军在一战中使用氯气攻击敌人开始,尽管已经有禁止化学武器使用的相关公约出台,绝大多数拥有化学武器的国家也签署了该公约,但小范围的化学武器应用依然屡禁不止,其对人类的威胁从未消除。而在最近一段时间,已知拥有化学武器的叙利亚境内又发生了针对平民的化学武器袭击事件,一时间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关于化学武器的讨论。

实际上,尽管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大规模化学武器袭击事件的概率很低,但各国都在不断加强针对化学武器防御的相关教育宣传工作,而以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消灭化学武器很可能非常困难。

什么是化学武器?

顾名思义,化学武器是指以各类有着明确毒害作用的单一物质(即毒剂,有时毒剂也可为混合物)为主要攻击力量,用以施放到敌人中产生毒害作用的武器。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主要目的即为产生远大于传统武器(例如炮弹、枪械等)的对敌方人员的伤害效果,而对非人目标的伤害则并不在化学武器使用者的考虑范围内(或者说,一般的化学武器难以在有效施放毒剂的同时造成其他有意义的伤害)。

由于化学武器有着极其明确的攻击目标,因此无论是化学武器发展的初期还是如今,其毒剂的研发都是根据人类生理方面的弱点(通常会借鉴市面上机理明确的已有药物)来完成的,而毒剂运载体则被打造为可以快速进入敌方控制区,并有效施放中毒剂量毒剂的武器。除此之外,化学武器还要在施放之前保持密闭性,避免误伤己方人员。当然,在某些时候(尤其是将毒剂用于非战争目的时),化学武器可能也会变得“简陋化”,例如1995年东京发生的“地铁毒气事件”,毒剂沙林被装于塑料袋中,而邪教人员施放它们的方式也仅仅是用雨伞尖扎破塑料袋而已。

根据目前国际上对化学武器毒剂的划分方法,化学武器毒剂总体可被分为致死性毒剂和失能性毒剂。致命性毒剂对人体具有很大毒性,并且通常会导致遭受攻击的人死亡或是伤残;而失能性毒剂尽管在大剂量时也会致人死亡,但其中毒剂量和致死剂量相差甚远,绝大多数受攻击者仅仅会在数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内丧失运动和战斗能力,且此类毒剂通常有解毒剂可用。

典型的化学武器毒剂有哪些?

正如前面所述,化学武器毒剂可依其作用原理和杀伤力而分类,不同类型的毒剂,其起效时间、作用效果和杀伤力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别,防护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化学武器毒剂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致死性毒剂:

  • 神经毒剂:最常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武器毒剂,得到广泛应用的有沙林(Sarin,代号GB)、环沙林(Cyclosarin,代号GF)、梭曼(Soman,代号GD)、塔崩(Tabun,代号GA)和VX等,它们均为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结构来源自广泛应用的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此类毒剂可以干扰重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降解,使依赖乙酰胆碱传递信号的神经过度兴奋,从而产生症状。由于神经毒剂制造非常容易,未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恐怖组织经常利用神经毒剂来发动化学武器袭击,1995年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即是如此。

神经毒剂塔崩(Tabun,左图)和沙林(Sarin,右图)的结构,二者均为经修饰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


  • 糜烂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在世界大战,包括烷化剂(硫芥(芥子气)、氮芥及它们的衍生物,通过烷化DNA和蛋白质等生命大分子来杀伤细胞)、砷剂和荨麻剂(中毒后人在产生糜烂之前会先经历瘙痒和疼痛阶段,因此得名,仅有光气肟一种)三类,它们在施用后会造成受攻击对象的皮肤、黏膜等组织溃烂起泡,呼吸道也会受到化学烧灼伤并产生糜烂,因此得名“糜烂性毒剂”。有趣的是,糜烂性毒剂中的烷化剂在二战之后应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了有效的抗癌药物。

  • 窒息性毒剂:此类毒剂是最早应用于战争中的毒剂之一,主要的窒息性毒剂有光气(碳酰氯)、氯气、氯化苦等,它们通过被人体吸入后损伤呼吸道的粘膜组织,导致气管、支气管、肺泡等呼吸道结构受破坏,从而影响受害者的呼吸能力,最终使其窒息死亡。除此之外,部分窒息性毒剂在直接接触皮肤时,对皮肤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很多窒息性毒剂均有着重要的化工、农业价值,例如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氯化苦在农业上有一定应用。

  • 全身中毒性毒剂:均为氰化物,主要包括氯化氰和氢氰酸,它们和其他氰化物一样,通过干扰人体的细胞呼吸反应来产生毒性,且仅需极少剂量即可使中毒者致死。作为全身中毒性毒剂的氰化物,往往可在常温下以气体形式存在,这一点有利于将毒剂释放于空气中来杀伤敌方人员。

失能性毒剂:

失能性毒剂并不会对敌方人员直接造成致死性伤害,其最大作用在于暂时性(数小时至几天内)使敌方人员丧失作战能力,从而方便己方进行的军事行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失能性毒剂可以使人在吸入后产生幻觉(例如苯环利定),也可以通过干扰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例如毕兹)来间接使人丧失行动能力。目前最著名的失能性毒剂为毕兹(BZ),其结构来源于临床常用药物阿托品,它可以通过干扰乙酰胆碱的作用来扰乱自主神经系统,发挥失能作用。

化学武器所引发的事件

尽管在二战以后,化学武器相关公约的订立在全球范围内严重限制了化学武器的应用,但和化学武器相关的事件却一直都有发生,从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叙利亚境内针对平民的化学武器袭击,再到因“疑似存有化学武器”而引发的伊拉克战争,均引发了全球人民的关注。

化学武器被恐怖分子用于表达其诉求的事件虽然不是很常见,但依然有一些例子,例如在1995年3月20日,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在东京的多条地铁内施放神经毒剂沙林,造成13人死亡、数千人受伤的严重后果。虽然策划该次恐怖袭击的奥姆真理教头目麻原彰晃早已被抓捕并判处死刑,但时至今日,该案仍处于上诉阶段,麻原彰晃依然没有被执行死刑。

而在某些情况下,反恐行动之中也会使用失能性毒剂及类似药物来达到快速营救受害者的目的,尽管这样的行为经常会招致争议。在2002年10月23日发生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中,在常规谈判无功而返、暴力营救可能有极大风险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反恐行动队伍——阿尔法小组利用剧院空调系统向内部施放芬太尼类麻醉剂(目的同样是使恐怖分子失去作战能力,从而解救人质),最终成功解救人质。然而,芬太尼在过量时会导致致死性的呼吸抑制,而现场显然没有控制芬太尼剂量的能力,因此尽管阿尔法小组最终成功解救出人质,但依然付出了133名人质死亡的代价,还使俄罗斯政府在事件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了外国媒体和人质事件生还者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