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翡翠!翡翠这几点知识你了解吗?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行话,每句话都汇聚了前辈们的智慧和经验。要真想把那些行话理解透彻,少说都要有三五年的从业经验,所以一个人懂不懂翡翠,看这几点就够了。

一、无棉不成玉

很多人认为棉是翡翠的瑕疵,觉得没棉才是好的,甚至觉得有些极品的玻璃种翡翠是可以没有棉的。殊不知,那些肉眼看不到棉纹的翡翠,实际上在放大镜下照样是有棉的。正所谓“无棉不成玉”,棉是翡翠特有的结构,也是翡翠天然没优化的重要标志!

二、无绺不遮花

谁也必须承认,多么精湛的技艺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都是无法比拟的。在翡翠界,高档的翡翠通常都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也就是说,如果一块美玉没有瑕疵的话,就不用去雕琢花纹,以免破坏其本身的美;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很有可能是为了遮挡瑕疵。

三、冷眼观炝绿

所谓“炝绿”是指染色的翡翠, 类似于B货或C货的加工处理。很多黑心商家就把白杆翡翠染成绿色,颜色鲜艳,身价上涨,实则要比A货翡翠便宜得多。因此提醒人们要“冷眼”一点,太浓艳的绿色翡翠要多加注意。

四、灯下不观色

翡翠之所以能够呈现各种颜色,是因为玉石对光线的反射能力不同造成的。翡翠的颜色,尤其是闪灰、闪蓝以及油青之类的翡翠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颜色效果好很多。

因此,观察翡翠的颜色一定要在自然光下进行,因为日光包括了红绿青蓝紫在内的各种色光,而灯光的光谱是不完全的。玉石所反射的光谱也不全,所以它的颜色也不准,很难反映出玉石颜色原来的面貌。在灯光下就要看翡翠的绺裂,看水头长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

五、神仙难识寸玉

这话更多的是针对赌石的人说的,“赌石”主要根据翡翠原石的表面特征,来推断内部翡翠的优劣。一般情况而言,翡翠是可以识别的,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但是特殊情况下则不然。即使是一寸长的小块翡翠,往往也难以对其好坏、真假作出最准确的判断。

六,龙到之处才有水。

所谓“龙”,其实是指翡翠中的绿色。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无论质地的粗细程度或者透明程度,有绿色的部位比没有绿色的部位(地子)都要好一些。圈内常用这句话解释同一块翡翠上面所存在的质地差异。

七、黄金有价玉无价

这句话比较常见,那么在翡翠圈儿里其意何指?我们说,黄金可以根据国际行情用重量计算价格,但高档的翡翠则完全不是这样,一粒小指头大小的戒面就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八、狗屎地子出高绿

一般来说,绿色种水好的情况下地子通常也不会太差,反之亦然。但是,不能忽视翡翠绿色的特殊性。虽然不是每一个“狗屎地子”都会有高档的绿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现上等的绿色。

九、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对于高档的翡翠玉手镯来说,价差十倍恐怕还不止。玉手镯的价位在其它形制的玉制品中是最高的,因为手镯的制作是最浪费玉料的,而颜色对于不同手镯而言也相当重要。颜色稍暗的玉手镯价格就会少很多。

十、外行看色,内行看种

业内在挑选翡翠的时候,不怕翡翠没有颜色,就怕翡翠种水不好。有的翡翠虽有绿但种地差,会给人一种干涩粗糙的感觉,缺少了翡翠应有的灵动。反之,如果翡翠的种水好,质地细腻通透,那么就算颜色欠佳也能显得滋润晶莹。所以挑选时我们应该将翡翠的种水放在首要位置,颜色次之。

实践上,最顶级的翡翠也不是没有任何瑕疵的,看一件翡翠,不是仔认真细的挑剔杂质,而是看几个大的方面,看最难得的中央——有好种、好色、好外形,这就十分难得了。仅仅由于一点小杂质,把好的翡翠错失了,也是一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