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觉得孩子在惹你生气?

在随访家庭时,我们时常听到很多家长忧心忡忡地抱怨,「我的孩子不听话」,「 我的孩子特别爱撒谎 」「 我的孩子上次还从家里偷偷拿钱了 」.......

当这些行为出现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总是「 小小年纪这样,长大就完啦」,继而用责骂来强力「 矫正 」潜在的问题苗子。责罚过后还要问上一句:

你知道错了吗?

知道哪里错了吗?

下次还会再犯吗?

不过,这种镇压并不有效。面对这一普遍的误区,今天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苏雪云副教授来谈一谈,该如何看待儿童所谓的「 问题行为 」,又如何给予干预。

苏雪云

momo妈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院儿童与人类发展中心博士后

因为经常会有很多家长咨询关于儿童的行为问题,但是不是儿童的每个行为都是有问题,或者是说我们应该怎么去解读儿童的行为呢?

我认为,儿童所有的行为都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孩子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有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无缘无故就会怎么怎么样。其实,可能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它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先观察 再判断

我这里要举一个真实的个案,用来提醒我,也提醒各位家长。

有一位妈妈,她自己早上起来因为跟老板谈完电话,心情不是特别好。然后她女儿就穿上了一条新的裙子,一直在那里喊「妈妈你快过来看我 」。

妈妈进去,看到女儿穿着新裙子和舞蹈鞋,站在她刚刚换洗好的新的床单上在跳舞,就很生气地说,你跳什么跳,快下来!但女儿还是很高兴地跳,说「妈妈你看我,好看吗,我是小公主」。妈妈顺手就拿起旁边的衣架,朝着女儿的腿上狠狠抽了一下。

女儿停下来哇哇大哭,妈妈突然间也觉得有点后悔,她问你为什么要在我的新床单上去跳舞,你知不知道这个被子是刚换洗的?

他女儿哭着说,我看见妈妈不开心。我记得妈妈很喜欢看我跳舞,跳舞是希望妈妈开心。大家可以想象到妈妈的反应。

多亏了这个女孩的表达能力还不错,才把这个故事解释清楚。但我们设想,如果这是谱系孩子,或是一个表达力欠缺的孩子,他无法用语言去做很深入的沟通,他们的行为很容易被我们误读。

所以我们去解读儿童的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很小心。你要知道他的背景是什么,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包括他的生理状态等。行为是很复杂的东西,不能只靠主观判断。


把情绪和行为分开!

情绪就像天要下雨,他是一个很自然的东西,没有所谓的好坏。对待情绪,家长要用同理心,去帮助孩子理解和疏导喜怒。

但行为不一样,人没有把握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但是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行为需要规范。

比如说孩子在很生气地叫嚷。这时家长可以做一些情绪的旁白的,例如在旁边说,「 你现在很生气,因为你想玩别人的一个玩具,但玩具是不可以去抢的。」

而在同时,你还可以告诉他一个恰当的行为:「 如果你真的想玩,你先不哭,我们可以去问一下小朋友,是不是能等他玩好了以后,可以借我们呢。 」这就是对行为的规范。

所谓言传身教,家长也必须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你的孩子因为打了别的小朋友而惹你生气了,你就急着用棍棒教训他。这种「 用打孩子来教孩子不要打人 」的逻辑,是非常不合理的。


如何干预问题行为

在谈干预之前,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每个行为都称得上是问题行为。

判断是不是问题行为,有两点。一是,是否孩子每个行为都只有一种沟通方式(刻板行为)。二是,它是否会影响和干扰到自己和他人。如果没有满足任何一点,那家长大可不必过于紧张,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允许有自己的小癖好。

而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后,家长不仅要关注这个行为(Behavior)本身,还要关注他出现的前因(Antecedent)和后果(Consequence)。

例如有孩子不好好吃晚饭,但这件事的前因是,在他放学回家后妈妈总会先准备甜点给他。你想解决他的吃饭问题,就要先预防饭前吃得过饱,而不是逼他把饭都吃光。

ABC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到孩子行为的原因,还能作为一种让儿童去学习目标行为的工具。

这里的行为,可以换个视角,从问题行为变成我们期望儿童学会的适当行为。

例如,孩子很喜欢画画,但是一教他数学的时候就非常不耐烦。那我们可以在画画的过程中,把学习数数的「 目标行为 」嵌套进去。

当我们把画笔放在他桌上的时候,可以问他「有好多蜡笔呀,你有多少支啊!」,并引导孩子自己用手去点数这个蜡笔。

如果孩子数对了,我们不用急着给他奖励,而是只要说,「 哇你回答正确」。但如果孩子数错了,那我们可以做一些身体的辅助,例如拿着他的手,一个一个拿起蜡笔数,并让他重复一遍。

同样,ABC也能用来锻炼孩子自己表达要求的能力。

举例,我们可以问孩子「 你想喝什么?牛奶还是水?」然后把印有这两个物品的图片举到他面前。

如果孩子拿起牛奶的图卡,我们就要说「 哦,你要牛奶!」,然后给他一杯牛奶。

相反的,如果孩子没有回答,那就需要给予更多支持。

我们可以先把牛奶和水放在卡片背后,当孩子伸手拿牛奶时,我们用肢体引导他拿起牛奶的图片放在手里。然后替他说「 你要牛奶,给你牛奶 」,再将杯子递给孩子。

在前奏事件中创造友善的环境,再通过生活情境的嵌套,让孩子很自然地学习到正确的行为,如此一来,便可以减免很多琐碎的争吵。

最后,再强调一点,儿童的教育是没有简单化一的通用方式。家长所能做的,是去关注孩子背后的感受,多想想我们的行为会对孩子、对他们的自尊造成什么影响。

尊重儿童,用生命影响生命。而不是鲁莽地用成人的角度去辨别对错 。

观点来自:苏雪云老师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