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战钢锯岭》浅谈美国二战战地救护

《血战钢锯岭》改编自二战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他拒绝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而美国二战期间战地救护的真实情况也可以从该电影中窥见一斑。

1945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戴斯蒙德·道斯美军最高荣誉——荣誉勋章

战伤≈战死

我们很早就从武侠小说中接触过“金创药”和“金疮药”。“金创药”是一个比较宽泛笼统的称呼,从字面理解,就是用来治疗因为金属利器造成的创伤的药物。不过金创药仅对一些小伤口有效果,如果是创口大、出血多的严重创伤,基本上就无能为力了。而“金疮药”是治疗因金属利器造成的创伤所发生的类似感染、化脓、形成疮疡等并发症的药物,但古代对于抗感染和破伤风基本没有特效药,所以伤口一旦感染,那就只能靠伤员自身的抵抗力来熬过感染期。因此,在冷兵器时代,重伤基本上就是等死,轻伤只能听天由命,伤员死亡率非常高。

热兵器诞生后,武器的杀伤力更大,但战场救护的水平却没有大幅提高。尽管16世纪欧洲已经发明了血管结扎术,但由于技术复杂,直到18世纪,医学上通常还是采用高温烧灼止血。如果四肢负了枪伤,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截肢,而在19世纪中叶麻醉剂发明前,没有麻醉的截肢简直与酷刑无异。更悲催的是,即便施行了截肢,由于缺乏严格的消毒和杀菌,伤员依然还有感染的可能。

曙光

到19世纪下半叶,历经数次大规模战争之后,面对痛苦不堪的伤员及居高不下的伤员死亡率,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护士巡视制度、国际红十字会和《日内瓦公约》相继推出,战场救护也因此得到大发展。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南北战争中建立了军用医院制度,更使战场救护发生了里程碑式的转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德等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战场救护程序。以英国为例,伤员首先被经过专业训练的担架兵抬下战场,然后送到最近的医疗站进行包扎、消毒等简单处理,重伤员则在医疗站经过初步处理后,再被送到后方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吗啡被大量使用以减少伤员的痛苦,X光机也被广泛使用,用来确定子弹和弹片的位置。依靠这些现代的医疗手段和技术,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伤员死亡率下降到10%以下,而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南北战争期间的战地医院

战地救护中的土豪级配置

二战中,较晚参战的美国,在战场救护领域堪称土豪。首先,美国给每个士兵配发单兵急救包。根据军种和年代不同,单兵急救包内的配置略有差别,但基本上不外乎绷带、止血带、磺胺粉和简易装的一针剂吗啡。急救包通常放在挎包里,也有为了方便取用,放置在钢盔上或肩膀上的。

美军二战期间配备的单兵急救包

其次,美军一线作战部队都有医护兵(MEDIC,亦称救护兵),也就是《血战钢锯岭》中主人公道斯的角色,职能相当于解放军的卫生员。二战时期,美国陆军每个步兵连战时编制都包括一名医护兵。医护兵通常会配备两个救护包和两个水壶,救护包里有绷带、吗啡针剂、碘酊或碘酒、磺胺粉、止血带或止血钳等,救护包里的药品远比单兵急救包里的种类多,数量也更大,两个水壶则是为了给伤员补充水分。医护兵的兵种符号,是带N字母的双蛇杖,或是红十字符号。医护兵的钢盔正面和两侧各有一个圆形的白底红十字标志,医护兵还配有红十字标志的袖标。

形象和剧照基本一样,只不过在战场上很多时候为了医护兵的安全,将白盔换成其他颜色

战地守护神:血浆输血与青霉素

伤员在火线经过医护兵的紧急处置后,有一项极为重要的救护内容就是输血。据美军统计,伤员死亡有一半是因为失血过多造成的。1939年,美国医生查尔斯-德鲁在研究中发现,血浆能替代全血,可以用于治疗失血性休克、严重烧伤及低蛋白血症,尤为重要的是血浆不需要区分血型,使用时不需要检查血型就可以给任何人用,这一点在情况特殊的战场救护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1928年,英国医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当时叫盘尼西林),1943年,美国辉瑞公司掌握了青霉素的量产技术,由于青霉素对于控制伤口感染非常有效,因此美国军方与该公司迅速签订了采购合同。到1944年,青霉素的供应量已足够治疗二战期间所有参战的盟军士兵。青霉素的大量使用,有效减少了伤员因为伤口感染而导致死亡或截肢的情况。

青霉素之父——弗莱明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医学已经能够更大限度地弥补战争带来的创伤和痛苦。但是要解决战争的根源问题,理解和对话才是正解。但愿世界和平,远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