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中国武术有讲究!德国长剑的强弱剑身你搞懂了吗?

德国长剑有多种样式,使用者根据不同需求可以任选不同的长度和尖兵。从长剑盛行的时期的记载来看,剑士佩戴的最理想的剑要能尽可能长时间的单手持握。

长剑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剑柄(由十字护手、柄把和圆头组成)和剑刃,绝大多数攻击都会直接作用剑刃,而极少数情况下圆头或十字护手也会在战斗中起作用:例如当敌人距离很近到不允许再伸出剑刃时,剑柄部分就成了攻击工具。

剑刃也分为两大部分:距离剑柄最近的厚刃部分——强剑身和最接近刀尖的薄刃部分——弱剑身(许多现代的剑艺表演者就会灵活使用这两部分进行剑术的展示)。其实,两部分在结构上并没有强弱的区别。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外力作用在前者时,根据杠杆作用,你很容易就可以将外力化解掉。而弱剑身部分移动速度更快,攻击要通过能快速移动的部分来实现。

▲剑柄持握方式

另外,当手握长剑时,最靠近你第二个指关节边缘一侧的剑刃是长刃;最靠近你前臂边缘一侧的则是短刃(在其他术语中这两边也被称为“真刃”和“假刃”)。虽然许多人主要使用长刃攻击,但高手也能做到两刃攻击。

▲中击

▲下削

▲上切

使用长剑的艺术在欧洲具有传统深刻的历史。以前,西方武术被认为是野蛮的因为不需要过多的技巧。然而,对历史的研究表明,当时的剑客主要还是依靠策略、技巧和效率来击败对手。而要真正领略剑斗艺术的精髓,动作和步伐的细节不可或缺,记载原作者剑斗理念的专业论著也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人没机会看到真正的中世纪剑术格斗。所以,那些记载剑斗的文章书稿成为我们获取中世纪剑术格斗的重要来源,也带我们截然不同的战斗理念,同时也给予了西方武术一个更科学的印象。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翻译顾之,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