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钱紧屡现有深层次根源

       2013年6月中国出现罕见钱荒后,从此以后钱荒钱紧魔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不,从2016年2月至今,银行间资金面在20日前后均会出现紧张情况。3月20日资金面十分紧张,16:30之后,依然有金融机构交易员在“跪求”资金,3天期国债回购利率比前日涨近700%。

       与此同时,3月21日早盘,中国银行间市场1年期利率互换(IRS) 大涨6.5个基点至3.71%,为逾两年盘中新高。银行间10年期国债成交收益率上行2.5个基点,报3.335%。Shibor也全线上涨,其中隔夜Shibor报2.6477%,上涨1.52个基点;7天Shibor报2.7680%,上涨2.09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4.3846%,上涨1.35个基点。

       无可奈何之下,周二(3月21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500亿7天、200亿14天、100亿28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500亿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300亿,连续两日净投放。以解市场燃眉之急。

       市场普遍认为原因无外乎这样几个方面:中国央行变相加息引发货币收紧预期;3月最后两周是MPA和季末紧张发酵最猛烈的时期;300亿光大转债打新的冲击,预计冻结资金将超过4000亿;以及美联储加息以及2017年持续加息引发流动性被动收紧预期等等。不过,笔者认为这些原因都是表面化因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经济学家陶冬近日表示,目前政府与央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资金远远大于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四万亿。仅从2016年贷款新增就高达12.65万亿元,超过2009年9.5万亿元的3.15万亿元。中国央行采取降息降降准、各种再贷款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历史上都不多见。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顽疾没有根本性好转甚至还加剧,更加令人惊愕的是还屡屡发生钱荒钱紧、货币市场价格突然飙升,严重干扰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这就不是用简单的几个直接原因能够解释的。

       貌似货币流动性有一个巨大海绵吸食体一样,又好似一个无底洞,吞噬了中国央行投放的天量流动性。这个无底洞究竟是什么?各有各的分析与见地,也各有各的道理。笔者认为,最少有两个海绵式吸食体或者说无底洞。

      一个是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火爆或者说从2015年房价失控般暴涨吞噬了大量货币资金。从宏观方面看,有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价值占GDP250%,这个数字并没有包括土地拍出去到建房、或者已经开始建的项目价值,中国是住房价值与国家GDP占比自全世界有数据记载以来最高的。中国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银行新增贷款12.65万亿元,房地产贷款占44.8%;全部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房地产占25.03%。而房地产贷款特别是个人按揭贷款动辄10年以上是流动最差的。房地产吸食这么多资金必然对流动性带来较大压力,发生货币市场的钱荒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

        另一个是,天量货币流动性都被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里倒腾牟利,甚至相互拆借,层层剥利倒腾,短借长用,期限严重错配,并被倒腾到线下地下黑市拆借,截留Shibor市场资金。金融机构无限度黑市交易,在同业之间瞎折腾,造成线上表内流动性忽松忽紧就没有什么意外的了。试想,3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就高达1.6万亿元,请央行查查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表外地下黑市拆借交易的资金规模有多大?肯定将中国央行吓出一身冷汗。

       因此,保证市场流动性平稳运行,必须彻底、下狠心根除货币流动性脱实向虚,在金融机构体系内倒腾赚钱、层层剥利的现象。同时将货币资金流向房地产投机投资的闸门彻底关严。这或是不至于屡屡发生钱荒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