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基情萌动的男仆,《美女与野兽》对马来西亚说了NO

《美女与野兽》中出现了所谓“迪士尼动画史上第一个同性恋角色”,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迪士尼倒是很坚决,“电影里出现同一个性别成双成对的角色是对这个时代的真实反映”。而且,迪士尼夹带私货很多年,这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我们的性教育读本在现实中装梦幻,迪士尼却在梦幻中追求真实。

真人版《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在全球刮起了一阵梦幻风暴。但除了艾玛·沃森(Emma Watson)的盛世美颜,以及她在片中穿的那件惊为天人、与原著里一模一样的黄裙子之外,这部迪士尼在 2017 年的开山大作更因其中出现了迪士尼史上首个同性恋角色而引爆舆论。

真人版《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

影片前期宣传阶段,《美女与野兽》导演比尔·康顿(Bill Condon)在接受英国同性恋杂志 Attitude 采访时透露,电影里有个叫乐福(Lefou)的角色,他一度想成为他的主人加斯顿(Gaston)那样的人,然后又想亲吻加斯顿,他对自己想要的感到困惑。

电影中的乐福(Lefou)和加斯顿(Gaston)

康顿说:

“… it is a nice, exclusively gay moment in a Disney movie.”

“…… 这么一个美好的同性恋时刻在迪士尼的电影里是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

康顿还说,乐福这个角色的设置是为了纪念 1991 年原版动画《美女与野兽》音乐的词作者霍华德·艾什曼(Howard Ashman)。艾什曼是公开出柜的同性恋,他因艾滋并发症于动画版《美女与野兽》上映前去世。

霍华德·艾什曼(Howard Ashman)

康顿的这番爆料随即引发争议: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家影院宣称抵制《美女与野兽》,俄罗斯则规定 17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进入影院观看此片,而马拉西亚电影审查机构提出要迪士尼删减相关镜头后才会上映影片。

GlobalNews 关于抵制新闻的 twitter

不过,对马来西亚方面,迪士尼的表态是:不放拉倒——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BBC 2017 年 3 月 21 日刊登了相关报道

总体而言,同性恋角色在面向成人观众的影视剧中早已司空见惯,然而此类角色在以儿童为受众的娱乐节目中仍很少出现。

不过,乐福的横空出世并非没有先兆。迪士尼过去的一些作品里,都冒出了一些“同性恋”的苗头。

在去年火爆银幕的《疯狂动物城》(Zootopia)中,有这么一段场景:兔子警官朱迪搬进了她的新公寓,隔壁住的邻居——两个公羚羊像一对小夫妻一样地在拌嘴。而在影片最后亮出的演职员表中,眼尖的观众不难发现,这两个羚羊角色的名字恰恰有一个共同的姓氏。

《疯狂动物城》(Zootopia)中的公羚羊邻居

同样是在去年上映的《海底总动员 2》(Finding Dory)中,一对在公园中结伴的女性路人角色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她们是否是迪士尼史上首对女同性恋角色的大讨论。

针对观众们的疑问,《海底总动员 2》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和制片人林赛·柯林斯(Lindsey Collins)给出的回答是:“也许吧”。

《海底总动员 2》(Finding Dory)中的结伴女路人

斯坦顿进一步解释说电影里出现同一个性别成双成对的角色是对这个时代的真实反映,“至于你认为她们是同性恋,我一点儿意见也没有。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而在 2014 年,迪士尼频道的情景喜剧《查莉成长日记》(Good Luck Charlie)的某一集里,查莉的一个小伙伴居然有两个妈妈,对于当时引发的争议,迪士尼频道声称:“剧中情节发展适合全世界的孩子和家庭观看,它反映了多样化和包容性主题。”

查莉的小伙伴的两个妈妈

上述迪士尼作品中出现的同性恋线索,或许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正确使然。随着 LGBT(由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 四个单词首字母缩写集合而成的词,指代四个单词所对应的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人群)群体逐渐在社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他们开始要求迪士尼考虑在其作品中纳入 LGBT 元素。

去年 4 月,17 岁的蒙卡达(Alexis Isabel Moncada)—— 一个拉丁裔的双性恋在推特上发起了一个“为艾尔莎找个女朋友”(#GiveElsaAGirlfriend)的主题标签,呼吁迪士尼在 2018 年即将推出的《冰雪奇缘》(注:《冰雪奇缘》(Frozen))是 2013 年票房和口碑均大获丰收的迪士尼动画电影)续集中,将女主角艾尔莎打造为一个同性恋公主。

Alexis Isabel Moncada 当时发布的 twitter

这个主题标签随后被迅速疯转,进而在推特上演变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许多人在推特上称如果他们能在青少年时期就在迪士尼的电影里看到同性恋角色,对他们理解和接受身边的同性恋、对他们应对自己的取向问题都是大有益处的。

当被问及迪士尼是否有可能在电影中纳入一个明确的同性恋角色,迪士尼公司答道:“迪士尼一直以来都具有包容性,迪士尼的故事也始终体现了包容,我们接纳角色身上的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也让这些角色独具魅力。”

华盛顿邮报 2016 年 5 月 11 日刊登了相关报道

从这样的标准答案中,我们不难看出迪士尼秉持的“政治正确”性。

而事实上,迪士尼公司素来就有政治正确的传统。20 世纪 40 年代,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号召好莱坞的制片厂把电影拍得更亲近南美观众一点,宣扬美国的价值观,以对抗纳粹在南美大陆灌输的理念。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沃尔特·迪士尼对此作出积极响应,他召集了 16 位艺术家,飞赴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不久之后,观众们便在迪士尼动画片中看到了戴着墨西哥宽边帽的唐老鸭和一只名叫何塞的鹦鹉共舞的画面。

迪士尼动画片《三骑士》(The Three Caballeros)

到了二战期间,唐老鸭加入了美国空军,米妮老鼠则在家里囤培根油,准备用来做炸药。2009 年的时候,迪士尼的“政治正确”再创新绩——那一年的动画电影《公主与青蛙》(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中出现了迪士尼史上的第一个黑人公主形象。

《公主与青蛙》(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

由此来看,“乐福”的诞生对于迪士尼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但这意义非凡的一步对迪士尼来说仍然是勇敢的一步,因为引入同性恋角色势必会造成保守派人士的不满,而这也极有可能影响到迪士尼的票房收入。

不过,就目前的表现来看,这样的担心算是多虑了。自 3 月 17 日正式公映以来,《美女与野兽》全球票房势如破竹,北美首周末三天豪取 1.7 亿美元,创出有史以来 3 月开画影片首映票房新纪录;同时它在全球吸金 3.5 亿美元,这其中包括了中国内地收入的 3.08 亿人民币。

时光网统计的全球周末票房

有着这样的票房号召力,兴许迪士尼在“政治正确”的路上步子会迈得更大一点了。没准在 2018 年,《冰雪奇缘》续集里,艾尔莎真的有了女朋友呢。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