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存而战 带你领略动物之间的激烈斗争

动物的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更多的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因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为什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最主要的原因是同种生物的生存需求高度相同,在有限的生存资源中,它们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这成为攻击行为的源动力。

攻击行为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和物种特异性,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而且越高级的动物其攻击类型越多。举例说明如下:

独居动物的攻击行为:如野猫。一个地区往往独立生活着无数野猫,平时相安无事,但只要它们相互遇到通常就会爆发“战争”。由于拥有尖利的牙齿和爪子,一旦攻击行为发生,损失对双方来说都是惨重的。为了尽可能规避冲突的发生,野猫会用尿液标记自己的行踪,后到者根据这些气味信息,读出前一只猫走过的时间和距离,以此判断自己是沿着走下去还是换一条新路。

(图片转自www.xcar.com.cn)

群居动物的攻击行为:群居性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紧密的团队生活模式,平日里朝夕相处,似乎是万众一心,但是有时为了食物、配偶、领地,群居动物个体间也会相互攻击。如协作捕猎后的狼群也会互相争食。

(图片转自blog.163.com)

又如为了“抱得美人归”,繁殖期内雄性象海豹之间经常会相互冲撞、撕咬,往往体重大、个头高、力量足的个体会占优势。只有战胜方才能获得交配权,战败方不仅没有交配权,而且往往“遍体鳞伤”,最终死于伤口感染。

(图片转自ocean.china.com.cn)

(图片转自news.shm.com.cn)

再如食草动物群居个体间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旦一方“越过雷池半步”,占有原地的一方就会用吼叫、撕咬、撞击等多种形式予以警告。如斑马、长角羚。

(图片转自news.sznews.com)

(图片转自news.sznews.com)

既然同种个体间的相互攻击是一种本能冲动,而且过度的攻击会导致群体的灭亡,那么是什么在抑制这种同种间的过度攻击行为呢?在独居动物中会产生一些规避机制,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野猫;而群居动物特别是高级社会性动物中会产生一种屈服或求和的行为样式,最典型的是灵长类动物种群(如金丝猴、山地大猩猩)。当一只幼年公猴在体力和经验上远逊猴王的时候,它会屈服于猴王的统治,成为一个丧失很多生存优先权(如食物配给、交配等)的“下等”猴;而当这只“下等”猴通过成长和学习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之后,它必然会觊觎猴王的宝座,挑战“王权”,从而爆发“王位”争夺战。此外,母猴也会通过种种手段来博取猴王的青睐以得到怀孕权和食物配给优先权。这类种群中出现了明显的等级(阶级)分化,与人类社会十分相似。

(图片转自blogtravel.fashion.ifeng.com)

(图片转自yd.sina.cn)

动物的攻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机体活动,不仅与多种遗传因素(相关基因、个体差异、繁殖性能等)的协调作用有关,还和环境因素(种群密度、食物、种间竞争等)有关,特别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其尤为重要。当然,人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其攻击心理和行为也具有一定本能性。只有深入研究、坦然面对攻击行为的产生和规避机制,用人格和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尝试解决诸如“路怒症”等更加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冲突问题。

作者: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李晋军

审稿人:江建敏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