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唐荣耀》的文化密码知多少?

        荧屏热播古装剧《大唐荣耀》聚焦唐代由盛转衰的一段历史,讲述了吴兴才女沈珍珠在历经家族灭门、后宫争斗、安史之乱后与广平王李俶情深意重、坚守家国大义的故事。李俶便是后来改名李豫的唐代宗,而沈珍珠正是史上的睿真皇后。这位在安史之乱中消失的皇后,史书虽对其着墨甚少,却极富传奇色彩。该剧不仅有年轻化的审美、电影级制作团队加持,其中也展现了不少中华传统文化。

一、诗言志,诗缘情

《大唐荣耀》第一集中,沈珍珠去私塾看弟弟,孩子们吟诵着“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此段内容出自先秦《五子之歌》,背后是夏朝太康失国的故事。夏启的儿子太康即位后骄奢淫逸、大兴土木,沉迷狩猎。最终被后羿夺取政权后,其弟赋诗表达追悔反思之意。而《大唐荣耀》所处的历史时期,唐玄宗沉湎声色,专宠杨贵妃,“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在朝政大事上重用杨国忠、安禄山等人,这首《五子之歌》可视为对当时政治的影射与暗讽。

编剧设定李白是沈珍珠的师父,因此李白的诗句在剧中频繁出现。男女主人公初会斗诗,李俶援引《侠客行》中的“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借雄奇豪放、意气赫奕的游侠精神委婉表达了自身渴望铲奸除佞、建功立业的抱负。沈珍珠嫁入广平王府,为李俶真情所感,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剖明要放下过往、珍惜眼前的心迹。

唐代书法家李邕因个性耿直、敢于直谏而仕途坎坷,天宝年间因得罪李林甫而被打死在狱中,李白愤而作诗曰:“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在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这首檄文为屈死的忠义之士鸣不平,痛心疾首,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之情。

二、婚俗与民俗

剧中大婚当日,沈珍珠在新房内以团扇掩面,这是始于魏晋南北朝的“却扇”婚俗。团扇障面既为遮羞,也为辟邪,是大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良人复灼灼,席上自生光。就在这天,李俶看到新娘便是他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喜不自禁,场面情致流动。及至南宋时期,程朱理学兴盛,原本装饰为主的团扇演变为红盖头,大唐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也就不复存在。

沈珍珠小时候前往市集凑热闹,遇到的驱傩仪式是唐代流行的年俗。傩戏是一种驱逐疫鬼的乐舞祭礼,神秘而古老。驱傩之人头戴象征神灵的面具,身着熊皮,载歌载舞,富有宗教艺术色彩。唐代驱傩的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超之前的朝代,孟郊在《弦歌行》中描写这一喜庆欢乐的气氛:“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敦煌出土的《除夕钟馗驱傩文》则表明了钟馗在唐代傩文化中的主角地位,剧中驱傩仪式里就出现了钟馗,应该是剧组严格考证的结果。

三、器物之美,工匠之心

《大唐荣耀》中沈珍珠为表心意,亲手为广平王李俶缝制香囊,一针一线满蕴温柔。香囊又名香包,在唐代作为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十分常见。香囊之中装填朱砂、雄黄、艾草、菖蒲等中草药和香料,而唐代有不少珍贵香料来源于异域贡品。小小的手工艺品承载着先人的智慧,美好的香味诉诸于感官,传递着情感密码。随身佩戴这样的香囊是高贵身份的象征,同时还是避邪驱祟之物。

唐代关于香囊还有一个悲伤的传说。安史之乱爆发时,杨贵妃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马嵬坡,直至西京收复,唐玄宗命人将其遗体迁葬,发现胸前还系着一枚完好如初的香囊。玄宗睹物思人,怆然涕下。诗人张祜感念于此,写下《太真香囊子》:“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剧中广平王舞剑,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把剑大有来历,寄托了玄宗对孙儿的殷切期望。太阿剑,亦作泰阿剑,位列古代十大名剑第四,相传为铸剑大师欧冶子和干将共同铸造,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为楚国镇国之宝。

根据《越绝书》的记载,晋国为夺取太阿剑出兵伐楚,楚国粮草已罄危如累卵。楚王于城破之际拔剑迎敌,但见剑气磅礴、飞沙蔽日,晋军立时阵脚大乱,全军覆没。此剑后来落入秦始皇手中,之后便下落不明。剧中回纥可汗默延啜说:“太阿看似温润,实则坚韧无比,剑气凌厉”,犹如持剑之人的性格。但关于太阿也有成语“太阿倒持”,比喻将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预示着唐王朝今后藩镇割据、四分五裂的命运。

虽然《大唐荣耀》的剧情比较套路化,却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出大唐的文化自信与文化精神,与那些胡编乱造的雷剧不可同日而语,这可能是其豆瓣评分不低的原因之一。在今天怎样用历史的正能量表达中国梦,也是所有古装剧创作者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