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确要开始重视自主品牌的竞争力

在车企有过工作经验的朋友一般都知道,在研发一款新产品时,车企一般都会深入研究这款新产品未来的竞品车型以及对标车型。所谓竞品车型,就是未来这款新产品上市后所要面对的直接竞争对手;所谓对标车型,就是这款新产品的品质、安全、性能等各方面需要达到或超过对标车型的标准。

通常在自主品牌车企,新研发产品都会罗列出竞品车型和对标车型,而一般竞品车型都是同为自主品牌的同级车型,而对标车型则都是合资品牌的同级车型。但对于合资品牌而言,可能将自主品牌同级车型当作竞品或对标车型的情况是基本不会存在。一方面,即使是同级车型,由于品牌溢价等的差距,合资品牌也不会将自主品牌同级车型列为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凭借技术、研发和制造等方面优势,合资品牌更不会将自主品牌同级车型列为对标车型。

不过,随着近年自主品牌产品力的明显提升,合资品牌可能已经需要开始重视自主品牌的竞争力。

也许有人会说,目前自主品牌的研发能力并没有达到完全自主研发的水平,尤其是在诸如车型平台等方面,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借用合资品牌的车型平台,因此,现在开始重视来自自主品牌的竞争威胁可能还为时尚早。但现实的情况是,在消费者层面,很多时候并不会过于关心自主品牌的车型是借用了哪家合资品牌的车型平台,他们只会关心于自主品牌的车型表现,是否好看好开,是否在诸如空间、安全、性能、配置和人性化等各方面达到需求;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日益成为消费主体,随着年轻人去“要面子”问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年轻人对于汽车的定位更趋于交通工具以及对于汽车产品的更加了解,在同级别目标车型中选择购买性价比更具明显优势的自主品牌车型,已经日益成为共识。

一方面是自主品牌不断提升的产品力以及一直保持有的性价比优势,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更加务实与理性的汽车消费,这两方面的变化发展,对于合资品牌而言,自主品牌的竞争威胁无疑越来越明显。

我此前有撰写的《韩系车为什么就不能比肩大众丰田?》发布时,有业内朋友私下和我沟通,认为我文章所提到的目前韩系车较自主品牌仍具有产品力优势的观点是错误的,以他所获得的消息,韩系车已经自认为其研发能力不比自主品牌强。对于这位朋友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性,我是不敢苟同的。毕竟,至少从目前很多自主品牌的研发来看,仍然很多时候还是将韩系车作为对标车型甚至是直接借用韩系车平台的。但从这样一条信息,也能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至少那些二线合资品牌已经比一线合资品牌更加紧张于来自于自主品牌的竞争压力了。

最近,我参与了长安汽车旗下即将推出的新车型CS95的试驾活动,并撰写了《庞然大物难驾驭?长安CS95颠覆你必须的!》一文,虽然是一篇活动稿件,虽然从标题上有所谓的软文嫌疑,但长安CS95给参与试驾媒体那种相当不错的畅快的驾控体验,确实让大家进一步体会到了自主品牌产品竞争力的又一次提升。

也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我有提到自主品牌产品力提升的三个阶段,“要有要便宜”的阶段,“要好看要耐糙”的阶段,以及目前的“要好看要好开”的阶段。其中,所谓“要好看要好开”,就是在达到以造型美观为代表的“形”的同时,也达到了有操控畅快为代表的“神”,从而实现自主品牌产品“形神兼备”的产品竞争力。显然从自主品牌全新一代产品身上,我们已经初步看到了这种“形神兼备”的产品竞争力,尽管从消费者角度,虽然背后自主品牌的产品研发也许还并不是完全的正向研发,但在性价比优势的推动下,“形神兼备”的自主品牌产品无疑会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也许不久的将来,当合资品牌要研发一款全新产品时,虽然仍有品牌溢价方面的差距,但合资品牌还是要将自主品牌车型当作其细分市场的直接竞争车型,甚至也有机会当作对标车型。对于消费者而言,自主品牌的进步,不仅带来的是享受自主品牌产品的高性价比优势,合资品牌未来也必然会在自主品牌的不断进步压力之下,让消费者进一步享受到购买合资品牌车型时的更高性价比。

因此,合资品牌需要开始思考,什么样的自品牌产品会开始让消费者放弃合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