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国禁止安装行车记录仪?

有这样一个案例:德国一市民向警察提交了2年间行车记录仪拍摄的影像,里面大约有5万个交通违规信息。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警察会根据影像资料,处罚里面交通违反的驾驶者。没想到,最后德国警察却逮捕了影像的提供者,给他定罪,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德国联邦信息保护厅有这样一个规定,如果驾驶者不是受害者,那么在没有经过对方同意,对其它驾驶者的面貌和车辆进行录像和传播的情况,属于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因此提供行车记录仪影像的人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最后,德国哥廷根法院判定联邦安全保护厅胜诉。

法院的判决是否得当呢?举报驾驶者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出发点是好的,却因为触犯他人个人信息安全而被逮捕,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像德国这个案例,该男子利用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别人违反交通法规的视频,视频中甚至含有对方的车牌号与驾驶者相貌,相当于偷拍行为,以此作为证据泄露影像,曝光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因此,德国并不是禁止使用行车记录仪,而是禁止影像的传播,而且在德国,行车记录仪的影像是不能作为法院证据使用的。

不过也有例外,2015年,德国一家法院就把一个驾驶者的行车记录仪中的影像当做证据使用过。受害者利用行车记录仪的影像,指控另一辆车危险驾驶。不过这起事件中,被判决的车辆只是涉嫌危险驾驶,并没有发生交通事故。

像德国这样,是把个人信息保护放在第一位,只能说用于个人维权,影像资料不能公开,到底行车记录仪的影像能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即使是相同的法院,由不同的法官来判,结果可能都会是不同的。

欧洲国家中,有一些国家是允许使用行车记录仪的,有一些国家的消费者已经使用,但是国家正在规劝禁止使用的,还有的是完全禁止的。不过从整体上看,还是允许使用的国家居多。

瑞士是对个人信息保护非常敏感的国家。瑞士政府规定,在公共场所不能使用行车记录仪。卢森堡规定,虽然个人可以拥有行车记录仪,但是如果记录了别人的隐私被发现,将会被拘捕。甚至是使用影像中的截图也是被禁止的。

奥地利是完全禁止使用行车记录仪的国家,如果被警察发现使用行车记录仪,还会被罚款,罚款金额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

在美国,有些州是允许使用行车记录仪,有些州也是禁止使用的。当然那些允许使用的国家和地区,都会把禁止泄露个人信息当成是最重要的一点。

目前在德国,使用行车记录仪的驾驶者越来越多,但是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也始终在加强,禁止使用的呼声很高。行车记录仪的影像价值以及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如何权衡,是德国政府今后需要慎重考虑的。

中国与欧洲比较:

首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情不同,欧洲的法律法规可能在他们眼里是先进的,但拿到中国的国情就是漏洞百出的。比如,行车记录仪拍摄到他人影像或行为,这被看做是侵犯他人隐私。

但放在中国,对于看管车辆安全、放碰瓷有很大的作用,如果说影像因侵犯他人隐私而无效的话,碰瓷者的火焰会更加嚣张,因为不仅要“赔付”讹诈的钱,说不定还会被要求赔偿侵犯隐私的损失!

我国公民的文化素质涵养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形态并不相同,国家执法力度,执法设备,执法严正性,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自己采取措施自我保护的,行车记录仪便是给自己加的一道保障体系。

行车记录仪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在这一问题上,并不是因为欧洲国家的法律先进,也不是因为某个国家的意识先进,只是国情不同,强求模仿只会得来东施效颦的效果。

但我们还是要思考其中一个问题——个人隐私权利的保护!也许,我们应该寻找交通法规与个人隐私的平衡点,允许影像证据的举报,但不允许公开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