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争先败的一方,都存在着这么一个铁定规律

率先开启这个奇怪战争规律的便是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张角率太平道众数十万从四面八方对汉朝廷展开了反抗之战。事发仓促,汉军根本无力抵抗。于是,黄巾军很快便席卷了大半个中原。

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汉军很快便组织起了反击阵线。在各地官军、地主武装等的支持下,汉军精锐很快便将这场黄巾之乱平息。

由张角率先发起的黄巾之乱虽然被残酷的镇压下去了,大汉王朝却由此将军权下放到地方,迫于形势,渐渐便放弃了中央集权。

这边为日后的军阀混战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不过这颗炸弹想要真正爆炸,还需要一个导火索。

董卓这个妖孽便降临到了人世间,他毫不费力也不费脑子的就将残暴这一词写进了竹简青史之中。

他肥硕的身躯瞬间如同乌云一般笼罩在了汉室两京人民的头上。 不但官吏士卒平民百姓遭殃,就连汉少帝都被鸠死。

也许是老天爷确实要灭亡刘汉,但董卓这厮的一系列暴行实在是太过分了,上苍也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于是,曹操、袁绍等一干未来的角儿便组成了联盟,出兵讨伐董卓。

虽然联军人数众多,但俗话说的好人多事情也就多。

▲影视剧照,袁绍,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关东联军内部从来就未中断过斗争,董卓这边也不消停。本来董卓心里就想着往离西凉近的长安跑。所以几经争斗朝廷终于半推半就的退向了长安,临走时董卓还一边在洛阳放火一边心里不断的念叨:看看,叫你们逃不早逃,现在盟军杀过来了吧,不听本相国的早晚会遭灭顶之灾。

逃到长安的董卓眼见关东联军解体,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残暴的獠牙再次亮了出来,而且愈加锋利,这回连手下人都不放过。

最终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个,董卓在自己上朝装老大时,便被自己的部将吕布一矛刺死。

经过汉东汉末年的这一众贤人、恶人的努力,天下终于乱了。

中原十三州这个大熔炉终于放进了各具特色的燃料,就等着熔炼出那一块儿真正的未来金主。

既然要提炼真金,那必定要彼此激烈的碰撞,火花四溅。其中碰撞的最激烈的当属曹操了。

曹操当初也做过治理州政的官员,但是他真正走上历史舞台,崭露头脚却是从镇压黄巾军开始。

恰巧关东联军诸将各怀鬼胎的时候,当初帮助曹操从军职立战功的黄巾军又出现了。

黄巾军十余万攻击魏、东两郡。东郡太守王肱抵敌不住,正念叨着要是有谁能帮自己渡过这个难关该有多好时。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曹孟德亲率刚与强劲的西凉兵交过手的曹氏子弟兵前来救援。两处兵马合二为一士气大振,一举击破了好汉于毒、白绕等率领的黄巾军。

黄巾军败退后,曹操因其功劳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东郡太守。

但这区区一个东郡实在是不能满足一代奸雄的野心。于是乎,次年“厚道”的黄巾军又跑来送助攻了。

这次他们进攻的不再是一郡一乡了,他们也琢磨着要起事就来点大的,兖州就成为了他们的理想目标。黄巾军这么胆大妄为便惹到了一位汉室宗亲。时任兖州刺史的刘岱怒了,决定必须亲自出马教训一下这些一而再的小老百姓们。

怒火攻心的刘岱根本听不进鲍信的劝告,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生气了。

刘岱被黄巾军斩杀后,兖州一时群龙无首。

这时,一位日后给曹操惹了不少麻烦的陈宫出现了。不过这个时期的陈宫还是做了很多帮助曹操的事情。

比如他劝曹操入主兖州,又亲自去游说刘岱旧部归顺曹操。一直很赏识曹操的鲍信也来请他出任兖州刺史,就在这些人的谋划下曹操顺利的成为了兖州第一长官。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只要打败眼前的黄巾军就行了。

不过,士气正盛的黄巾军也并完全是纸老虎。

▲黄巾起义,东汉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曹操初次进攻便遭遇了挫败,回到军中的曹操痛定思痛,终于找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针对黄巾军无后勤保障只能依赖抢掠供应的弱点,激励己方将士昼夜奇袭不断的对黄巾军展开攻击。

最后终于迫使敌兵北退,善于抓住战机的曹操再次出动大军,终降黄巾军三十余万。

此战的根本意义在于曹操终于拥有了可以实现梦想的沃土,他同时高明的意识到了百姓兵源的重要性。

并未像以前一样无情地坑杀起义军,而是将黄黄巾军降兵编制成了他最有力的青州兵团。在与黄巾军的较量中曹操更是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军事天赋。

然而正所谓所有的故事都有三个阶段,开始与高潮前面都讲过了,兖州之战的结尾更是波澜壮阔。

在兖州之战快要落下尾声之前,还是发生了不少的插曲。

而这些插曲,也在验证着那个“先动先败”的奇怪战争规律。曹操势力蒸蒸日上这便引起了其他诸侯的嫉恨与警觉,北方来袭的公孙瓒失败了,南方来攻的袁术失败了。

打完一系列防守战后,曹操便亲自率兵以为父报仇为由对徐州发起了进攻。眼看就要打破了这个奇怪的规律,哪里会想到那个之前帮过大忙的陈宫,反而背叛了曹操。

他不但联合了张邈许汜等当地人士还请来了一个外来人员——吕布。这个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的人物此时正愁无处落脚。

在他的世界里有利便要图,管他什么身死名裂,先打出自己“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名号再说。

听闻兖州大本营被偷袭的曹操赶紧停止了破坏那个奇怪的战争规律,立即回身救援兖州。

于是,双方便展开了类似于楚汉争霸时,韩信谋战与项羽勇战的终极对决。由于此次战争发生在濮阳城,所以史上也称其为濮阳之战。

▲三英战吕布

第一阵:濮阳城外野战。曹操的青州兵不敌吕布的并州兵,曹纯的虎豹骑不敌高顺的陷阵营。

第二阵:曹操以为初战得胜的吕布会骄傲大意,军营不会有太多防备于是率军夜袭。可惜吕布有可能骄傲了,但却并未大意。吕布布防得当,曹操又失败了。

第三阵:曹操被连败两阵后,有点懵,一时不知如何战退敌人了。恰好此时濮阳城内,巨户田氏来降愿做内应引曹操入城。一时无计的曹操对这个雪中送炭的投降深信不疑。

可就在曹操兴高采烈地率兵杀入城中时,却只听闻一声炮响,吕布军从四面八方将曹操军团围住了。曹操这才明白过来这猛吕布竟然也会用计,但兵败如山倒,曹操只能在城中南门北门的来回逃窜。

就在去北门时,忽然一杆长戟直指曹操。曹操心想:我命休矣。可是他等来的却不是一戟削去脑袋,而是一句:“曹操何在?”的厉声质问。

我的天,原来这猛吕布还不认识我曹某人啊。曹操见状赶紧找了一个好辨认的骑黄马战士让吕布追着玩去了。自己也不在拘泥于南北两个方向逃窜了,立即调转马头走东门,这才被众将舍命保出城外。

第四阵:曹操逃回营中除却胳膊被烧伤其他并不大碍,看着隐隐作痛的胳膊曹操忽然心生一计。诈称自己烧伤身亡全军发丧,消息很快便传到吕布的耳朵里,他想到此时正是击败曹操的大好机会。于是,吕布便亲自率军前来劫营,结果却出乎了他的预料。曹军伏兵四起,吕布只能大败而归。

第五阵:由于蝗灾双方都无粮,只得罢兵停战。次年春,曹操整势收复势力,杀吕布部将李封薛兰。而后与吕布在濮阳展开了对决,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已成虚谈。

这濮阳城下六雄败温侯却真实的发生了,典韦、许褚、李典、乐进、夏侯惇、夏侯渊六将齐出终于将吕布击败。

吕布心想失败就失败了大不了再像从前回关内一样逃回去便是了。可他却没想到城中田氏恨其暴戾,将城门紧闭投降了曹操。

吕布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再次成为了流浪儿,快马加鞭,躲开了曹操的追杀奔向了远方。兖州经过这一系列战事之后,朝廷见也无人是曹操的对手了,只好将面子工作做足正式授其兖州牧。

至此,关于兖州的战事便全部平息了。兖州之战的前一部分是曹操得到立足之地,后一部分可认为是其巩固根据地的作战。

▲三国鼎立

经过东汉末年这几番争斗,终于掀开了三国群雄之间的血雨腥风。

而这几场争斗的核心规律都是谁先起攻伐之心,谁先踏上灭亡之路。黄巾军只想破坏这个压迫他们的旧社会;董卓及关东联军匡扶天下之志难敌一己之私欲;而黄巾余众及吕布者皆是走投无路抱投机侥幸心理的势力,根本不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对手。

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一者对己方实力估计不足;二者对竞争对手形势算计不到位;三者仅凭一己之臆测而不负对天下未来规划的责任。

于是便鬼使神差的开启了三国时代奇怪的战争规律:先动者先败。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李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