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系列】《思考,快与慢》——偏见

简介:

喜欢安定,生活简单一点就好;

理解你的很少,但是你理解的人很多;

喜欢胡思乱想;

脾气不好,却不记仇;

喜欢混迹在热闹的地方排解自己的寂寞;

很懒,不想活的那么累,能简单就简单,不爱解释;

……

你是不是这样的?

在点击这篇文章之前,在外面有一则简短的简介,好,现在有个问题——

你是这样的吗?

认真思考之后告诉自己。

这篇文章的最末,会告诉你你是什么人。

一、信任倾向

当你在推销一个新的想法或是一个带来变革的建议时,你的听众很有可能是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从你的论点之中寻找漏洞,主管们寻找你的建议行不通的理由。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可以说明,强调自己的弱点更有利于获取投资者的青睐。

1、强调自己的弱点可以打消听众的疑虑;

2、它让你看起来更加的聪明;

3、它使你更值得信赖;

4、由于我们处理信息时存在偏见,这种方法使听众对想法本身的评价更加的积极。

这就是所谓的赛瑞克效应,它以社会学家莱斯利·赛瑞克的名字来命名。

上面这一段文章,出自于《离经叛道》(位置1051~1130/4031),没有任何问题,非常顺口。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一名用心的读者,一名喜欢思考的求知者,你会回想你印象之中与之相符的一些场景,一些经历。

但是,很抱歉——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赛瑞克效应,也没有叫莱斯利·赛瑞克的社会科学家。(但是上面的陈述都是正确的,只是这个效应和科学家是编造的)

在《离经叛道》里面,作者花大量的篇幅来论述这一“赛瑞克效应”,是为了说明纯粹接触效应(出自于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扎乔克:我们对什么东西接触的越多,我们就会越喜欢它)。

在《思考,快与慢》这一篇概览之中,你的文具盒想说明的是——我们关注更多的是信息本身,而不是其结果的可信度。

这是系统一无意识的行为,系统一遵循一个“眼见为实原则”:为了让我们处于一种连贯性和认知放松的状态,人们往往在接受一个陈述的时候会选择相信。然而实际上,系统一根本就无法区分出信息的可信度。(还记得上周里面那个,当你看见一个不让座的年轻人,会下意识的认为其没有教养?)

不知道什么时候,朋友圈里面有一种关于《人体排毒时间》的文章非常火爆,在这里面详细的陈述了我们人体内各种内脏器官排毒的时间。可能你的父母还曾经非常严肃的将这一篇文章摆在你的面前,让你注意作息时间;或者,你也这般严肃的给你的“他”,让他好好休息,注意身体。

等等,有点地方不对。

你为什么相信这类文章里面所谓的“排毒时间”?谁证明过?谁不按此作息暴毙了?

你说那些三十几岁工作暴毙的?你说那些通宵达旦上网暴毙的?——这个问题,下文再讲。

我们这一节继续探讨“信任”的问题。

在眼见为实原则下,我们对于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信息第一反应往往是选择相信。不过假如你现在跟你暗恋已久的对象说:其实你喜欢我很久了。

十有八九你会得到对象给你一个白眼,外带免费赠送一条“神经病”的评语。

对比那一个“排毒时间”和“其实你喜欢我很久了”这两个陈述,为什么人们会相信排毒时间?而不相信她喜欢你很久了?

我们仔细对比两条信息,排毒时间这一理论,没有任何道理,之后被“央视”辟谣(注,在网上搜索该信息辟谣的内容时,并没有搜索到所谓“央视”辟谣的具体时间,但是搜索到最权威的信息应该是人民网健康专栏在2015年10月19日转载的西安晚报的一篇文章。在这里对于“央视辟谣”持有限相信态度,但是对于“内脏排毒”,你的文具盒对此信任不到1%——除非宇宙毁灭明天世界末日,这种信息你的文具盒是不信的);然而另一条信息,妹纸喜欢你很久了——坦白说,这条信息无法完全否定。

那么,一个纯粹胡说八道的东西,另一个反而是有那么几分真的内容,为什么前者疯狂传播,大家都相信;而后者,反而没人会相信?

二、逻辑悖论

非常遗憾,系统一理解句子的方式就是尽量相信其内容的真实性。

也就是说,只要看到了, 一般情况下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上一篇文章里面你的文具盒说过,系统一永远在运作,系统二太懒。加上上面这句话,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这几乎表明——

欺骗我们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也是“你的文具盒”的文章“难以消化”的主要原因——我们的文章基本上需要系统二的大力支持,还时不时需要停下来构建新的认知模型)

那,为什么对方不会轻易相信“她喜欢你”?

我们来看另一个事情。

琳达,31岁,单身,一位直率又聪明的女士,主修哲学。在学生时代,她就对歧视问题和社会公正问题较为关心,还参加了反核示威游行。

那么下面两种说法,你觉得哪一个更对——

A、琳达是个银行出纳;

B、琳达是个银行出纳,还积极参加女权运动。

再换一个题目,下面两个说法,你觉得哪一个更加的准确——

A、男子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放满冰块的浴缸里,边上放着一张纸和自己的手机。纸上写着:你的两个肾已被割掉,如想活命,速打120且不能离开浴缸。

B、某男子被割肾。

第一个问题是原书里面的,第二个问题嘛——曾经朋友圈疯转的“智障”文章。(请原谅你的文具盒这种主观用词,因为实在是太蠢了,无法直视)

可能看到这里你已经明白了一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说是“细节”的魅力,也可以说是“少即是多”这一逻辑悖论。

人们对于更详细、更丰富的描述作出的概率判断更高(就是觉得它们发生的概率更高),这一点有违逻辑。

你的文具盒相信各位读者都应该学过高中数学,那么自然明白“包含”、“子集”、“真子集”这种概念。

上面第一个问题(也就是原书那一个),“琳达是个银行出纳,还积极参加女权运动”显然是包含在“琳达是个银行出纳”这一集合里面。简单来说,如果B正确,那么A一定正确。

至于第二个问题,那就更搞笑了。你的文具盒这里不想解释,各位看官可以自己领会。

在这一节里面你的文具盒并不是要跟大家说“细节是造谣的重点”,只是用这种大家都经历过的方式来方便大家理解。

我们的直觉常常会推翻我们的逻辑,即使在某些综合评估下都会如此,虽然有时候逻辑会占主导地位,但是大胆的直觉还是会将其推翻。

最后,给出一个建议,如果你真的想说服对方“真的喜欢你”,利用刚刚那个规则,你不妨这么干(不限男女)——

XX,你喜欢我,就如同我喜欢你一般。每当你的目光看向我的时候,你的小指头都会轻微一跳——我知道,这是你心神不宁的表现……(算了,编不下去了,没感觉,诸位看官你们自个儿需要的话酌情往下面编吧!再多上几百字,没感觉会让你说到自我怀疑,有那么一点感觉的说不定就坚信不疑,嗯,祝你成功!)

三、可得性偏见

明星出轨的概率和普通人出轨的概率,哪一个更高?为了对比公平,所有对比的人都不差钱。

在简介里面的那些话,是描述某个星座的人的特征,你觉得,描述的是哪个星座?

被雷劈死的人和食物中毒死亡的人,哪个更多?

……

我们看到任何一个问题,往往都会在脑海里面搜索这类问题的实例,如果这一搜索过程既轻松又顺畅,那么这些问题我们会坚信不疑,或者,我们会认为其概率很大。

第一个问题,我们往往觉得明星出轨的概率要比普通人更多。因为媒体成天吃饱了没事干会给我们推送这种消息,不是哪个明星三了哪个,就是哪个明星偷腥搞小三。

然而实际上,它们概率相等。《进化心理学》几期里面已经做过了,出轨也好,婚外情也罢,甚至是约炮,在进化迟滞的作用之下,压根就是人类的本能。

既然是人类的通性,那么与每个人的身份有什么联系呢?

第二个问题,抱歉,这是这篇文章的第二个坑。(第一个坑是前文里面的赛瑞克效应)

简介里面的是你的文具盒在网上翻了一篇十二星座特性的文章,在六个星座里面各抄了一句综合出来的。

如果,你觉得你跟它们都契合了——恭喜,别人出生只需要一天就够了,你出生用了半年。

只不过这里并不是以此来证明“玄学”的荒谬,那种事情太LOW,你的文具盒不屑于去做。

把简介里面的那些描述,都加一个量词——列出20条你与之相符的情况或者事情。

这个时候你再看,你觉得你还全部契合吗?

第三个问题,根据作者拿到的调查统计资料,在其统计的那个时间段,被雷劈死的概率是食物中毒死亡的52倍。

当然,我们绝大多数人因为拿不到统计数据,所以都是我们脑海里面对于这个问题的直接猜测。

只不过这种猜测多数情况下是系统一进行,然后系统二直接选择相信这一猜测。

但是,我们系统一的猜测并不是完全依据事实猜测,而是一方面是依据自己可得性的猜测之外(很容易找到食物中毒死亡的新闻报道,但是基本上看不到被雷劈死的新闻报道),还有另一方面的情绪启发因素。

将简单问题的答案当做较难问题的答案。

注意,在这些系统一运作的活动之中,它们两个(可得性和情绪启发)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起运行的。

比如说,一方面系统一搜查被雷劈死的相关信息和食物中毒死亡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它将这种容易搜查出来的程度替换成了“因为哪个死亡更多”的答案。

在这种运作模式下,那么会有一个结论:

人们通常会相信被多次重复的事情。——人们容易相信谣言。

四、概率忽视

这个孩子聪明伶俐,长大以后更可能成为一个普通人,还是大有可为?

我们往往看到聪明的孩子都会觉得,这孩子长大以后一定大有可为。然而实际上,这个世界上99%的人都是普通人,那么从概率学上来说,我们判断这个孩子是普通人显然比之大有可为要准确地多。

系统一在这些做出预测的时候,往往还会忘记那个基数的分母。

每一位等待晚归女儿的家长都能有这种感受。你也许知道真的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你的大脑会不自觉的闪现危险的景象。你想到了分子(你在新闻里面看到的悲惨新闻),却没有想到分母。

这种现象,称之为概率忽视。概率忽视和效用层叠两种社会机制的组合必然会导致对于小威胁的夸大,有时候还会引发严重后果。

比如说,恐怖事件。要知道,在恐怖活动猖獗的国家,比如说以色列,每周的死亡人数也远不及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

这个时候,恐怕也回答了前文所谓的“工作狂暴毙”问题。而且在第三节了解了可得性之后,也不难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对这种“看上去很可信”的谣言轻信了 。

末、结语

这一节说两句题外话,媒体之失。

人们获取信息通常是通过媒体,如果媒体因为某些利益过分的夸大和凸出某些信息的比率,而这些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行为,却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大众对于某些事实的认知。比如说前些年富士康的多少连跳来着?比如说一次次飞机失事?比如说各种明星八卦?这些极尽捕风捉影之能的标题和噱头,完全失去了作为媒体的根本使命。

还有那些所谓的“自媒体”,为了点击跟转发各种手段不用其极,造谣,伪造,胡扯,内容是一句空话,纯粹为了加工“猛料”,嗯,不提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你的文具盒想到了一个词——清流。

在谣言和屁话泛滥的朋友圈,在垃圾信息和娱乐新闻充斥的网络,思考与逻辑,貌似躲在不知道哪个旯旮里面苟且。

99%的普通人只需要让他们的系统一感到顺畅,1%的我们,却希望能够通过系统二看到真实的本质。

前路艰险,我们携手共进。(公众号只是我们的起步,你的文具盒所想的,不只是通过一些文章来引导思考,而是创造一个环境,将希望思考的大家,从这一片谣言轰炸之中解脱出来)

下一期:《思考,快与慢》——我们都是自大狂。(看到上面那段话再配上这一篇标题,感觉,很酸爽!)

你的阅读时间就是最好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