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水浒传中洪太尉误放妖魔的把戏,都是套路

这水浒头一回讲的是宋仁宗嘉祐三年,京师爆发瘟疫,范仲淹上奏请嗣汉天师进京作法,祈禳天灾。这嗣汉天师一派乃是道教中一脉相传最久的派别,其始自东汉,代代相袭,因此称为“嗣汉”。

于是,宋仁宗派遣殿前太尉洪信为钦差到江西信州龙虎山请天师张真人来京。洪信领了诏书,带着御香,领着一众人马前往龙虎山。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故事就是这么开始的。

(图)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话说洪信来到龙虎山后,道观里的道士上至主持真人,下至道童侍从悉数出来迎接他,唯独不见天师张真人。

洪太尉张口便问天师在何处,这一问一是对天师不出来迎接表示不满,二是确实着急请天师到京师去,皇帝还等着他为万民作法祈福。

这时主持真人上前跟他说,天师性情高雅,在龙虎山顶盖了个茅屋,在那里修身养性。并且天师能腾云驾雾,踪迹不定。越说洪太尉越着急,皇帝还等着天师回去作法事救济万民,哪里有时间等。

这时真人亮出真实目的,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

可惜太尉却不谙此道,不明白真人说的“志诚心”是什么。还说自己一路上来只吃素,心非常诚。道士们可不管你吃不吃素!

次日,太尉真的斋戒沐浴,穿上布衣,要上山去请天师。

真人看他没明白昨天说的意思,又提点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

真人巴不得洪太尉这养尊处优之体嫌爬山累,承诺给些香火钱,修修庙宇,以示志诚。

前面说天子要救万民,这里又说太尉要救万民,说白了救万民与我们道士何干?可惜洪太尉不懂世故,只能继续挨算计。

洪太尉一路步行走了几里地,他那身子骨哪能经得起这么折腾,心里满是抱怨。

此时,突然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张开血盆大口,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往山坡下走了。太尉哪里受过这等惊吓,“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

这还不算完,刚刚从惊吓里恢复一些,走了几十步,又蹿出一条水桶大小的雪花白蛇,对着太尉吐舌头、喷毒气,过了一会,那蛇往山下一溜,不见了踪影。

洪太尉吓得起了一身“馉饳”大小的鸡皮疙瘩,原来的不满转为了愤怒,骂那道士:“叵耐无礼,戏弄下官,教俺受这般惊恐!若山上寻不见天师,下去和他别有话说。”

从“戏弄下官”就知道洪太尉已经知道了这是道士们的伎俩,哪有毒蛇猛兽只吓唬人而不伤害人的,定然是道士们故意设计捉弄他。

这时一个牧童出现了,一身青衣不染尘埃,显然不是普通人。

洪太尉连问数声:你从哪里来,认得我吗?从这里看出了洪太尉不仅不懂世故而且还很自负,难道天下人都认得他吗?

牧童先是一番冷笑,然后跟他说,自己是天师侍童,天师说他已经驾鹤去了东京,等你回京的时候法事都已经做完了。山上毒虫猛兽很多,就不要上去了。

洪太尉很听话,加上惊吓也不愿意再继续走了,就下山了。

等回到道观,道士们说那位牧童就是天师,别看他年纪小,道行却非常高深。为了让洪太尉相信天师的道行,并在皇帝面前为嗣汉天师门派美言,一场更大的计谋便开始了。

第三天一早,道士们请太尉游山。这时天师已经驾鹤去了东京,所以洪太尉并不着急回京。却没想到,又遭到了道士们的算计。

道士们引着太尉东看看西逛逛,等逛的差不多了,来到一处殿宇,门用锁链锁着,门上还贴着十数道封条,封皮上还盖着朱印,额匾上朱漆金字写着“伏魔大殿”。

好家伙,一下子勾起了洪太尉的好奇心。

洪太尉便问随行道士大殿由来,道士们故意说得很惊恐,并说里面是锁着魔王。越是这样说越是激起洪太尉的好奇心,无论如何也要看看什么魔王。

洪太尉也察觉道道士故意将他引到这个地方,因此说“故意安排这等去处,假称锁镇魔王,显耀你们道术”,他的话不假,可是这个计是连环计,太深奥,洪太尉破不了。他非要当众打开此殿,揭穿骗局,以报他们用毒虫猛兽恐吓之仇。正中道士们的圈套。

推三阻四之后,道士看到时机成熟,假意惧怕太尉权威,便同意打开。

进入殿宇内,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点着十数个火把,周围空无一物,只见中央石龟驮着一座石碑,碑上刻着四个大字:遇洪而开。

洪太尉看后大喜,说道我姓百年前早已在此,注定由我打开此石碑。真人假意不从,推三阻四,直到洪太尉发怒后才令人发掘石碑,打开石碑下的石板。石板下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突然洞内发出一阵响声。

恰似:天摧地塌,岳撼山崩。钱塘江上,潮头浪涌出海门来;泰华山头,巨灵神一劈山峰碎。共工奋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飞锤击碎了始皇辇。

响声过后,黑气从洞穴里滚出,冲上天空散做百十道金光。众人吓得四散而逃,洪太尉也吓得目瞪口呆,面色如土。

缓过神之后,真人说道:此殿是天师老祖传下法旨封印的,下面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尾,七十二座地煞星,总共一百单八位魔君在里面。

洪太尉听到自己惹了祸,吓得浑身冷汗,不停地打冷颤。随后赶忙收拾行李,回京去了。

途中还吩咐从人不要把他放走妖魔这件事,告诉外人,以免天子知道后责罚他。

洪太尉误走妖魔只不过是龙虎山的道士们设计的一个圈套。那么圈套的目的何在呢?

?首先是为新上位的天师树立威信。真人曾对洪太尉言及:“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并称洪太尉上山遇到的毒蛇猛虎都是天师的试探,显然太尉对此将信将疑。

因此,道士们再利用洪太尉这怀疑的心理和他性格上自负的特点设计他打开伏魔殿,让其犯下错误,以免将来他在皇帝面前说不利的话。

洪太尉打开伏魔殿,即便他不信自己放出魔王也只能信了,因为他不信不代表皇帝不信,皇帝不信不代表天下臣民不信,为了堵住悠悠众口,洪太尉只能妥协,只会在御前称赞天师的道行高深,龙虎山的道人为君为民,换的道士们对此事守口如瓶。

第二,之前宋真宗召见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赐其“先生”的称号。

新上任的天师虽然年幼,但真人们希望依例尽早获此殊荣,以此来表明他们派系的正统性。因而,必须找到一个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的人,于是他们选择了洪太尉。

说句题外话,本人觉得那黑洞中跑出的并不是魔王,而是道士们制作的火药。看施老爷子的描述,先是一阵响声剧烈震荡,后是一团黑烟,冲上天散作百十道金光。道士们常年炼丹,对火药应该十分熟知。

金圣叹评水浒有言:“古人著书,每每若干年布想,若干年储材,又复若干年经营点窜,而后得脱于稿,裒然成为一书也。”

今天我们无法完全推断出施耐庵写此篇的隐喻,只能通过小说前后的逻辑来臆测。

“洪太尉误走妖魔”本就是一个故事,这也注定了之后所写的一百单八将也是故事。一百零八个魔王的化身,也隐含着一百单八将凄惨的结局。

天罡地煞的故事本没有人知晓,却被入云龙公孙胜宣扬的天下皆知,这与他道士的身份仅仅是巧合吗?

文 | 历史大学堂特邀作者:黄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