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萌预警!冬眠技术哪家强?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观察到过这样的现象:夏日里夜空中飞翔的蝙蝠,水边草丛里鸣唱的青蛙和蟾蜍,在路灯下的墙壁和玻璃窗上“飞檐走壁”捕食蚊虫飞蛾的壁虎和郊野的荒草灌木中窸窸窣窣爬过的蛇。

一到寒冷的冬季就全都不见了踪影,直到第二年惊蛰前后气温转暖,草木重新长出嫩绿的新芽时才会重新现身。这些我们所熟悉的小动物们,为何一到冬天就会凭空消失得无影无踪呢?


(图为刺猬,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要冬眠?

原来,当冬季气温降低,空气变得寒冷干燥,可获得的食物水源减少时,一些动物会钻入岩缝,树洞或地下的洞穴等隐蔽处,停止活动,进食和饮水,以降低新陈代谢速率的方式度过严酷的冬季。这种行为被称为冬眠。

从前面提到的蛙类,蜥蜴,蛇类等变温动物,到蝙蝠,黄鼠,旱獭这样的小型哺乳类,直至熊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让自己在资源匮乏的寒冷冬季进入冬眠以维持生存。

(图为睡鼠,图片来自网络)

冬眠等于长睡不醒?

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如黄鼠,刺猬,鼹鼠,睡鼠以及澳大利亚产的针鼹和一些小型有袋类在冬眠时,体温会急剧下降到与周围的气温相差无几,呼吸和心跳的频率也会迅速降低;

有趣的是,这些小动物并不是“长睡不醒”的睡过一整个冬天,而是会出现周期性的体温升高,新陈代谢速率升高,整个动物体在冬眠期间周期性的苏醒一段时间随后继续进入冬眠的情况;

关于这种现象的成因科学界意见不一,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小型哺乳动物间断性的苏醒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周期,以便能够在睡眠的状态下度过漫长的冬季。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周期性的复苏和升高体温是为了更充分的利用贮存在动物体内的能量,还有说法认为这种周期性升高体温的行为是为了启动动物体内因为冬眠而暂时停止工作的免疫系统,避免病原体在脆弱的冬眠期趁虚而入。

(图为束带蛇,图片来自网络)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蜥蜴,龟,蛇以及极少数鳄鱼等爬行动物和蛙类,蟾蜍,蝾螈等两栖动物与鸟类和哺乳类不同,自行调节体温的能力较低,当冬季气温下降到无法继续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时,这些动物也会寻找合适的场所进行冬眠。

蛇类会钻入深深的岩缝或其他能在严寒的冬季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的地下洞穴中,常常会成百上千条聚集在同一个洞穴里以便更好的保存热量;

长江流域特产的珍稀“活化石”扬子鳄则会钻入河湖池沼的岸边自己挖掘的长达数米到数十米的地道里进行冬眠;

作为两栖动物的蛙类皮肤薄且裸露,保持水分的能力较低,因此在冬眠时许多蛙类都会用一层粘液干燥后形成的透明薄膜包裹住身体以避免脱水;

(图为拟鳄龟,图片来自网络)

拟鳄龟和鳖常常在池塘沼泽水底的淤泥中进行冬眠,由于冬眠过程中它们的新陈代谢速率极低,对能量的消耗非常少,加之可以用位于泄殖腔的肛囊直接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即使水面全部被冰层封冻,水下冬眠的龟鳖也不会窒息。

值得一提的是,爬行动物的冬眠行为与温度息息相关,如果遇到冬季温度较高的时期,它们也可能会暂时苏醒过来,爬出洞外享受难得的温暖阳光。

(图为弱夜鹰,图片来自网络)

鸟类代表

栖息在美国南部的弱夜鹰,在冬季由于其主食—蚊子,飞蛾,甲虫等飞行昆虫—的数量大量减少,也会用冬眠的方式熬过缺乏食物的日子。

(图为黑熊,图片来自网络)

哺乳动物

熊的冬眠行为则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只与食物相关——这些体表覆盖着厚厚的皮毛和脂肪层的大型恒温动物根本不畏惧严寒,如果在冬季能够获取足够的稳定食物来源,或是冬眠前未能成功地积聚足够的脂肪,棕熊甚至会在整个冬季都保持正常的活动;

(冬眠产崽的熊,图片来自网络)

冬眠中的熊体温下降的幅度并不大,也较为警醒,一旦受到惊扰随时都会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许多熊类的雌性甚至会在冬眠期产下小熊。

当第二年春季气温回暖,积雪融化时,已经在洞穴中依靠母熊的乳汁长到足够大和强壮的幼熊便可以跟随母熊外出活动了,然而这种繁殖策略对母熊本身的损耗也是惊人的,产崽的雌性北极熊在冬眠苏醒后体重可降低15%-27%。

冬眠是动物降低新陈代谢速率,以减少消耗的方式应对低温,缺食,缺水等不良环境的生存手段,也是这些物种能经历无数环境的剧变,生存至今的“法宝”之一。从这些冬眠动物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大自然造化的神奇。

编辑:胡小雨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胡恺,动植物科普自由撰稿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

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 zhaocui@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