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血压频发,警惕身边的“隐形盐”杀手!

天气越来越冷了,除了流行性感冒等疾病高发外,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季节。《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也就是说,每4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高血压!

了解高血压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由于遗传因素、年龄增加、饮食和生活习惯、疾病、药物及情绪等因素的积累,部分人群会出现血压居高不下的情况。当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超过120/80mmHg为正常高值,高于140/90mmHg时,即被临床认定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很大,它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血管、肾脏等多器官的病变,甚至引起猝死的不良后果。

食盐与高血压的关系

在引起高血压的诸多因素中,“饮食和生活习惯”是最容易进行主动控制和预防的突破口。其中与高血压发病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盐的摄入。很多研究都表明,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

中国高血压防治委员会(2013)在世界各国的研究成果上总结出:降低食盐的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无论是血压正常的人,还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都随膳食盐摄入量增加或减少而升高或降低,其中50岁以上的人和家族高血压的人群更为敏感。

由于食盐引起血压升高主要是食盐中的“钠”发挥的作用,所以某些没有添加食盐,但本身含钠高的食物也应避免多吃。

让身边的“隐形盐”现行

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小于6克。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全国人民每日平均食盐摄入量为10.5克,远高于建议量。超过65%的成年居民超过6克/天的摄入量。

食盐

家庭烹饪中炒菜、炖菜、煲汤等都会用到盐,这盐虽然没隐形,但很多居民却对它没有量的认识。6克盐的量大概可以铺平一个啤酒瓶盖,平均到每餐,用量就很少了。

很多加工食品吃起来不咸,但加工过程中,都添加了食盐,比如挂面、面包、饼干等。这就要求消费者学会阅读食品标签里的“营养成分表”,计算其中的盐含量。

1克食盐=400毫克钠

1克钠=2.5克食盐

如图中每100克挂面中钠含量为1200mg,相当于3克盐。如果煮上二两面条,再撒点盐、拌点酱,恐怕这一顿的盐摄入量就超过了一天的摄入量。

酱油和酱

酱油和豆瓣酱等都是由豆类发酵制成的,发酵过程中加入大量的食盐,它们提供的盐量占据了中国居民膳食盐摄入量的20%左右。喜欢红烧、酱爆、蘸酱菜等重口味的人要尽量改变口味,多吃一些清淡的膳食。

鸡精和味精

很多人喜欢用鸡精、味精增鲜提味,其中含有的主要为谷氨酸钠、盐等,含有大量的钠。也会增加钠的摄入。

高盐零食

很多零食、佐餐、下酒菜,都是高盐食品,虽然量少,但也会不知不觉中增加每餐的钠盐摄入量。我在下表中例举一些:

由于数据来源为查表所得,与市场上的商品不能完全一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看到很多商品的钠含量远远超出表中的量,这就需要大家购买商品时一定要学会看食品标签,理性选择。

做到这几点,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很多时候与长期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有关。也只能从每一天的饮食和生活中去预防。做到以下几点,帮助您远离高血压!

避免高盐膳食

减少饮酒或尽量不饮酒

避免抽烟、二手烟

增加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

每天足量饮水(1500-1700ml)

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控制体重

保持心情愉悦、平静

编辑:胡小雨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陆雅坤,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会长、国家高级营养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公众号)

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 zhaocui@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