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潮下机械电商为何如此平淡?

电商高速发展下,机械电商成为行业的一个极具特色的细分分支,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界面,无论是大型电商平台开通机械专栏,亦或者是行业企业转型进入均平平淡淡。

机械本身就相对于快消品类而言是冷门行业,搬到线上,无论搜索量还是成绩额确实是没电子快消品电商红火。

天猫、京东、阿里系均在快消品上赢得了不可思议的销售额,每次双十一活动大促都会刷新新纪录,然而慧聪、世界工厂、敦煌网、锐贝商城、东方机械等等在线上销售额方面还未达到线下交易的一半,互联网思维下机械电商为何如此平淡?

互联网下机械电商平淡现象

消费者

机械类消费相对消费品购物群体力量薄弱,机械用户群体互联网基础薄弱。

机械类设备单笔交易金额较大,采购数量也相对较多,消费线上交易有部分疑虑与信心不足导致,多数企业采购前通过互联网参考,然后线下前往厂家调查参观,使得交易由线上导流,线下签订合同,达成交易。

一线厂商

机械设备属于电商下的冷门分类,非热销品,业内老牌企业厂家从业者年龄较大,对电商认知相对较低,其线下业务带来的利润可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不愿额外消费去尝试更多的电商业务。

随着七八年电子商务的发展,机械电商负责人还停留在现有营销布局下的简单互联网信息布局层面,未对众多的新近电商平台有足够的信心,不敢也不想冒然投资,担心资金流失,处于观察阶段。

思想观念

互联网电商平台有开放的思维,双赢、多赢的理念,可是老牌机械企业家由于多年的独家经销区域,专营权、专营加盟等门槛,保证机械制造商、代理商和供应商的丰厚利润,虽然他们也尝试通过互联网做生意,却不愿放弃品牌专营的特权。

经过多年发展,很多制造企业也在生产链条上进行改造,也部分大型企业进行了跨国收购提升综合竞争力,然更多的是中小企业的互斗,没有外国名企创建品牌的正统思维,国内小企业思想上是想在压迫同行,排挤对方,未从根本上提升品牌力与价值。

以起重机械为例,中小企业还是多数,甚者很多是家庭作坊企业,他们共同特点是创新能力、产品技术、互联网技术、企业家思维不强,在互联网下未想到重组联合,共同打造区域品牌意识,一味排挤与恶性竞争。

机械电商在多重鸡肋下,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需开放思想,拥抱互联网。以开放的心态坐在一起,研讨一下机械行业如何融合到互联网的大潮当中,实现客户、制造商、供应商、代理商和贸易商共赢的互联网+战略,只有双赢与互助才是事项机械电商更好发展的基础。

贺潇雨 关注企业互联网转型中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