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大英雄为什么结局都悲惨?

大英雄为什么都结局悲惨?

能够成为大英雄的人一般都本事不小。

中国有句话叫“不遭人嫉是庸才”,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成“没人嫉妒的人是没本事的”,也可以理解成“有本事的人太容易遭人嫉恨”,所以,这些大英雄一身的本事,反成了他们悲惨结局的导火索。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讲究的是中庸之道。

老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当所有人都奉行这个处世原则的时候,突然跳出来个凡事都想冒尖的人,那么,此人必然“站得高,摔得狠”。

这不仅仅是领袖的期望,同时也是观众们的期望。

这可真是太真实了——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会为他人的出色叫好。

岳飞最后冤死,就是因为他的本事太大了,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最后连皇帝赵构都对他忌惮。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他成为众矢之的便是一种必然。其他人想要在皇帝面前有所作为,只需要走“打倒岳飞”这一捷径即可。

历史上很多英雄最后结局凄惨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战国时期赵国的英雄李牧便是代表人物。李牧个人的军事才能绝对不下于岳飞,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让农耕文明战胜游牧文明的人。他的对手是匈奴人。

战国时期赵国(今河北省境内)往北,即是匈奴铁骑常出没的地方。当时匈奴皆骑兵,赵兵根本不是对手,而朝中只有李牧有克敌之法。赵王请其领军对抗匈奴,可李牧却推说自己有病,坚决不愿。

李牧有自己的打算——他怕自己领兵之后,赵王干预他的指挥。一般有真本事的人都喜欢“以端换权”,即起初端着,直到帝王真正放权,才接受任命。

当时,赵国国内深受匈奴之害,赵王好说歹说,终于将李牧说动了。李牧出山以后,马上向赵王提条件——在朝您是主,我听您的;行军打仗您听我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李牧其实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将军。

他领军多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带兵观。在他眼中,对即是对,错即是错,领军就是打仗,在朝就是听命,并不存在灰色地带。这样的人一般下场都不会太好——无他,国人“中庸之道”那可是积累了几千年的文化,信它、奉它,总不会错。而纯粹的人,却对这种折中文化最为不齿。

也恰恰是这种不齿给李牧惹来了杀身之祸。

赵王的本意是将匈奴赶出赵地,不让他们扰民即可,而李牧的目标却是全歼匈奴,将匈奴打得不敢再到汉地来。李牧的诱敌深入一直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中的名篇。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战国时期

他给匈奴人设下了一计——在到了前线之后先是闭门不出,匈奴人怎么骂他也不开门,还装得唯唯诺诺的胆小样子,使匈奴人轻视他。过了一段时间,他看时机成熟了,便让前线的百姓出去放羊,引诱匈奴兵来抢羊。此计一出,匈奴兵果然上当——匈奴单于亲率10万大军来抢羊。这一次,李牧先派出一支部队跟匈奴兵打,然后大败而归,丢盔弃甲,把1000多百姓还有好几千头羊都留给了匈奴兵。

随后,匈奴单于立即乘胜追击——他率领10万大军就奔赵国境内杀过去了。没想到,李牧使的就是“诱敌深入”的法子——待匈奴兵大军杀到,李牧马上组成了合围之势,把匈奴兵包了“饺子”,10万匈奴骑兵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仗下来,匈奴元气大伤,几十年间再不敢进犯赵国。李牧为赵立下奇功,赵王对其重重加赏。可秦灭六国时打到赵国,赵王任李牧为大将军,依然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法,请其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

但这一次,李牧同样遇到了战国版的“金兀术”王翦,秦王手下大将王翦自知李牧不除,赵国难灭;但他也非常清楚李牧领军之法,更知道赵王本身不是那种大度的人——这赵王早就对李牧这种“君命不受”有所猜忌了。

接下来,王翦派了几个细作到赵国散布谣言,说李牧要造反。这谣言让那些嫉妒李牧之功的大臣们听到以后,自然是大肆渲梁。

赵王本身就不是挺李派,再加上架不住满朝文武的劝说,于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将其斩之。

李牧一死,赵国再无抗秦大将——不到3个月,秦军便破了赵。

▲李牧击秦

像李牧、岳飞这样的大英雄尽管是被自己的领导给处死了,但起码人民群众还是支持他们的。

有一个大英雄比他们惨多了,他死了之后被当众凌迟,割下来的肉被满城的百姓抢着吃了,而他做的事恰恰是要保护这满城的百姓。这个大英雄就是明朝的袁崇焕。

袁崇焕和岳飞、李牧不同,他不是个武将,而是个文人。现在看袁崇焕的画像怎么也想不到这么个文质彬彬的人能打败努尔哈赤、皇太极这些满清的开国元勋。

明朝末年的时候,后金对关内虎视眈眈,大明朝昏庸腐败几乎无将可用。清朝的前身后金就跟南宋时期的金国一样,武力强盛,骑兵所向无敌,特别是他们的领导努尔哈赤,出去打仗从来没败过。

当时防守后金的重点在辽东,本来守将守得挺好,各种城池坚固,后金根本没有机会。这时候明朝著名的大太监魏忠贤派了一员大将去镇守辽东,这个人当然也是个太监,叫高第。

这个不知名的宦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撤退,把以前辽东修建的所有城池全部清空,老百姓全都赶回山海关——这地方太危险,万一努尔哈赤打过来我来不及跑怎么办?我先跑得了。这么一来,明朝可以说全无战略纵深,努尔哈赤打过来就直奔山海关——努尔哈赤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率领20万大军直奔山海关。一路势如破竹,当然也没人防守。他走到宁远这个地方的时候吓了一跳,怎么了呢?这个小城竟然有人戍守。

守城的是谁呢?就是这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袁崇焕。

努尔哈赤都气乐了——你们大将都跑了,你个文官跟着凑什么热闹?努尔哈赤就给袁崇焕写了个字条,意思是你投降,我给你官儿做。袁崇焕也给努尔哈赤回了个字条,说投降不可能,我不怕你,你说你有20万大军,我知道也就13万人,但是你别伤心,我不嫌少。可给努尔哈赤气坏了——你谁啊你,敢调侃我?给我打!努尔哈赤这边就开始了进攻。袁崇焕当时手里就一万人,他明知守不住,可还是下令——有一人逃跑,格杀勿论!

光有决心不行啊,英雄除了有决心之外,还得聪明,外带点儿运气。

他之所以决定守在这儿,是因为这里有10门红衣大炮,这是当时明朝从葡萄牙进口的。他命令大炮使劲轰,把炮弹都打光。用大炮轰其实袁崇焕是想在捐躯之前把后金军给打疼了。

没想到他运气不错,也不知道是哪个炮手开出的一炮,恰好打在了努尔哈赤的营帐里。努尔哈赤当场就被炸死了,后金军又进行了一天报复性的攻击之后,撤退了。这是努尔哈赤一辈子第一次打败仗,也是最后一次。如果没有袁崇焕的守卫,估计努尔哈赤最起码能够打到北京城下。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

后来崇祯皇帝登基,废了魏忠贤。袁崇焕被提拔为蓟辽总督。努尔哈赤的继任者就是皇太极,这也是个天才。袁崇焕把辽东守得水泄不通,皇太极就绕道儿,从蒙古攻打北京。袁崇焕当时奉命擒王。他观察了蒙古骑兵的形势之后做出了一个在军事上非常明智却在政治上非常弱智的决定——进北京城防守。为什么说在军事上明智呢?后金军都是骑兵,而明军都是步兵,在平地上打肯定是打不过。但是要是守城的话,后金军怎么都打不进来。

那政治上为什么说弱智呢?

你是手握重兵的大将,你带大军进城,后面跟着的是后金的部队,你是要守城还是要造反啊?这个其实袁崇焕也是想到了的。他特意跟皇帝说,我们不进内城,就在外城守着。其实这时候袁崇焕不是不知道北京城进不得,可是为了保住北京城,他不在乎自己的结局是什么。这时候皇太极用了个阴招儿——他抓到了两个太监,关在一个柴房里,然后让自己的士兵故意在柴房门外小声说话,意思就是袁督师跟我们联系好了,他先进城,然后我们跟着。说完之后故意放走了其中的一个太监,这个太监回到北京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事儿告诉崇祯。

崇祯本来心里就嘀咕着呢,这准确消息果然就来了,袁崇焕真的是要造反啊!他罗列了袁崇焕通敌的多条罪状——袁崇焕曾经卖给敌人大米之类的都是。然后把袁崇焕押上了刑场凌迟处死。

其实袁崇焕和岳飞一样,都是可以选择不回来的,在崇祯召见袁崇焕的时候他手下的大将都知道袁崇焕此去凶多吉少,还劝袁崇焕别去。岳飞也可以对那十二道金牌视而不见,自立为王。但是这两人都选择了回到皇帝身边。他们之所以回来原因也许很复杂,但是肯定有一条——他们觉得他们所效忠的人还不至于那么卑鄙。结果他们都错了。

袁崇焕的罪状是对外公布的,当时京城里的百姓人人自危,就怕后金军打进来。一听说抓到罪魁祸首了,就是袁崇焕,京城老百姓全都出动了,有钱的人都出高价从刽子手那儿买袁崇焕的肉。袁崇焕在行刑过程中没有丝毫惧色,一直到气绝身亡。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汉族,大明第十七位

其实所谓英雄,都有几个共同点:

一是本身有能耐,能干大事;

二是勇往直前,甚至有的时候有点一根筋;

三是不计后果,只要自己做的事对得起良心和自己的原则,他不管自己最后的结局。

所以中国五千年历史,能够成为英雄的人屈指可数。因为做英雄就等于你要放弃很多——名誉、金钱,甚至是生命,并且死后很可能还有很多人骂你。

袁崇焕就是死后150多年才被平反。所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能称之为英雄的人太少,因为英雄实在不是那么好当的。

○摘自《老梁论成败》梁宏达(著) ,重庆出版社授权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