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慢性食物过敏症怎么办?

曾有一则新闻说,有一名患有内脏过敏性紫癜的6岁女孩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一项食物耐受检测,发现其对牛奶慢性过敏,没想到天天喝的牛奶竟然成为罪魁祸首。这听起来不免令人惊讶,难道我们平常吃的食物也会引发慢性食物过敏症吗?

有时候,经常吃的某种食物,原来就是过敏原,这些食物长期累积下来,会造成身体极大的负担,身体最终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如果不对症下药,不排除特定的过敏食物,那么这些不适症状不止会一直存在,甚至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如果长期感觉身体不适,看遍中西医仍然无法根除;孩子的成长缓慢、总被一些小病缠身,甚至有自闭及忧郁的倾向,都有可能有慢性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一种特殊的过敏性疾病,儿童特别易发,患有食物过敏症状的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常伴随患有特应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给患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影响。食物过敏分为“急性过敏”及“慢性过敏”。急性食物过敏与先天的体质有关,接触过敏源2~3小时内即有明显症状,如荨麻疹、剧烈头痛、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而慢性过敏则是与接触过敏源食物的频率有关,每一种食物都有可能引发,刚开始时并不会有任何异状,但如果持续不断地食用,就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并且症状常在2~3天之后才会出现,所产生的症状非常多样性且容易被忽略,如肠胃发炎、鼻窦发炎、中耳炎、偏头痛、疲倦、异位性皮肤炎、关节炎、幼儿期过动、儿童多动、自闭等症状。

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人都患有慢性食物过敏症,但当事人很少知道,即使有一些过敏症状也容易因为发病时间延后而导致找不到原因,长此以往,身体处于长期慢性过敏环境中,会给免疫系统、代谢系统造成巨大的负担,并最终形成一些慢性病。所以,对于慢性食物过敏不可轻视。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慢性食物过敏症呢?我们只需要去检测机构提供大约5~8毫升血液样本用作检验,2周后即可拿到检测报告。由于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可以涵盖的食物越来越多样,患者需负担的费用也愈加便宜。专家提醒,准备要孩子的准妈妈们最好做一下食物过敏检测,以免因为在后期饮食不当,给已经怀孕的身体带来更大负担,最重要的是避免产生过敏儿。

如果患有慢性食物过敏该怎么办?最常用到的是食物替换疗法。举个例子,如果吃胡萝卜不耐受,可以不吃胡萝卜而改吃南瓜,因为南瓜也含有胡萝卜素和各种维生素,可以替代胡萝卜。这就是食物替换疗法,即含有同样营养的食物可以互相替换,只要找到可以替代的食物或尽量摄入多种多样的食物,就可以得到全面的营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