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货是笑话?日系车今年卖400万辆!

从目前日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形势来看,今年内突破400万辆已经没有任何问题,甚至于已经较为接近日系车在本土日本的全年销量。联想到不少消费者曾表示要坚决不买日系车,坚决抵制日货,显然在这样一组数字面前,这样的口号就已经成了一个笑话。

在我看来,抵制日货这样的行为并不理性,也并不可取,毕竟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的日系车,绝大部分都是由合资工厂生产,中方在这些合资工厂中占着不低的股比。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要分析和研究在饱含民族情感因素背景下,为什么日系车还会在中国汽车市场实现如此热销。

客观来讲,日系车今年在中国汽车市场要突破400万辆销量的表现,还是有诸多因素助力的。除了消费者比较认同的日系车比较节油、做工好以及品质好等有利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助力了日系车不错的市场表现。

一是针对SUV市场的旺盛需求推出SUV新产品

如果我们罗列一下今年以来国内9家日系合资车企主力车型的销量表现,就可以发现其中SUV车型的销量贡献对于今年日系车阵营整体表现而言可谓居功至伟。如东风本田旗下SUV车型CR-V和XR-V今年前11月的累计销量分别达到16.8万辆和14.5万辆,居于东风本田所有在售车型中的前二名;又如东风日产旗下SUV车型新奇骏和新逍客今年前11月的累计销量分别达到16.3万辆和12.0万辆,居于东风日产所有在售车型中的前三名。因此,日系车针对SUV市场的旺盛需求,加大SUV新产品的投放力度,无疑是日系车今年实现不错市场表现的关键所在。

二是顺应市场潮流配务涡轮增压动力系统。

众所周知,日系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认为混合动力汽车是继传统自然吸气动力汽车之后,汽车动力发展路径上的下一程。但实际的发展情况却并没有如日本人所愿,涡轮增压动力成为了继传统自然吸气动力之后的主力。应该来讲,在动力战略上的把握不准,让日系车在新一轮的动力系统竞争中处于劣势,进而也成为日系车在汽车市场谋求更好表现的制约因素。近两年来,日系车终于不再固执,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也开始加大涡轮增压动力系统的装配力度。汉兰达、皇冠、卡罗拉、骐达、楼兰、逍客、思域、冠道、雷凌、维特拉、翼豹、力狮、森林人傲虎,雷克萨斯NX/RX/IS/GS、讴歌CDX和英菲尼迪Q50L等日系涡轮增压动力车型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应该来讲,日系车虽然是受市场所迫才加大涡轮增压动力系统车型的推出,但也确实因此收获了一定的市场。

三是更加务实的价格策略。

这个方面早在我所撰写的《日系车为啥又开始卖得好了?》一文中就有阐述。应该来讲,当前日系车的价格策略是要比以往显得务实一些,如丰田凯美瑞、日产天籁以及本田雅阁的终端市场售价均已到15万元左右, 又如本田CR-V和丰田RAV4荣放这两款在中国汽车市场非常知名的SUV车型,终端市场售价也到了17万元左右。而除此之外,购置税优惠政策也促进了配备1.6L及以下排量日系车型的销售。因此,更加务实的价格策略以及同样享受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也成为日系车今年在华销量将突破400万辆的重要因素。

四是抓住了韩系车等市场表现处于相对低迷期的机会。

众所周知,受产品策略及品牌力支撑方面的问题影响,韩系车近年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并不如人意,向下有来自中国品牌的竞争压力,向上有来自己包括日系车在内的合资品牌的竞争压力;同时,美系和欧系中的一些主力品牌还受到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日系车近两年则显然已经从此前的的日本大地震、中日紧张关系以及丰田质量问题等泥潭中走出来,可谓乘了别的合资品牌之机。

日系车今年在中国汽车市场突破400万辆的销量,目前来看已经没有悬念。但车业杂谈认为,明年日系车所面临的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并不轻松,虽然中国品牌还不能对日系品牌形成直接竞争威胁,但显然也日益将成为潜在竞争对手;而韩系车也在进行积极的调整,虽然有将苗头对准中国品牌之势,但对于已占山头,也自然不会轻言放弃;而美系和欧系品牌作为日系品牌的直接竞争对手,明年的举措同样会不少,特别是在进一步走出产品质量问题阴影和进一步丰富和强化产品线的情况下。

因此,今年日系车虽然突破了400万辆的销量,但也许明年就要卖力来谋求守住这个400万辆的产销规模。

(版权归车业杂谈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欢迎阅读此文章,想获得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车业杂谈”微信公众号,微信号:qichezhoulei,分享更多原创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