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突破常规的圆形画面、大美女范冰冰扮丑、28位实力男演员齐聚,都是值得期待的看点。而冯小刚和王思聪之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撕逼,让这部电影的上映更具话题色彩。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冤冤相报何时了?要笔者说,解决影院排片的问题,不妨向高科技移动影院看齐。
“钢炮”对“撕葱”,排片低真那么难受吗?
预热了几个月的《我不是潘金莲》于11月18日上映。上映当天,冯小刚发千字微博,直指万达集团因华谊兄弟挖走公司高管而心生不满,故有意减少《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在全国其他院线排片平均40%以上的情况下,万达院线对该片的排片率仅为10.9%。
一个多小时后,王思聪代父发声,称这件事本身是两家私企的恩怨,“只准华谊挖我们有敬(竞)业协议在身的高管,不准我们有任何不悦?只准你们排片挤走别人,不允许我们对你片的不看好而降低排片?”
冯小刚、王思聪
吃瓜群众从中午开始看热闹,愉快的周末好像提前到来了!站在王思聪那边的网友占多数,理由是原本将在11月18日全球同步上映,与《我不是潘金莲》同天PK的《神奇动物在哪里》被神秘延期一周,改在了11月25日,与迪士尼年末压轴动画大片《海洋奇缘》撞档,个中因由,着实蹊跷。要知道,冯导是有名的“电影上映必有一撕”,炒作明显,惹人反感。
就“钢炮和撕葱谁比较占理”这一问题上,笔者想到了另一拨人。先摆几个事例:好评如潮的《百鸟朝凤》历经三年才上映,《路边野餐》上映仅10天就被撤下(虽然是片方要求的),贾樟柯拍了十几部片,但只有三部在国内上映……我国每年产出的电影有上千部,但只有300多部国产电影能登上荧幕。所以呀,相比于无法上映,排片低已经很幸运。
这些未能上映的片,何去何从?
他们,一部分会选择在国外公映,一部分选择网络渠道,还有的可能就不了了之。
可惜了一些“被禁”的好电影!
这里又让笔者思考起另一个问题,莫非,我们只能守着电脑、手机看这些“禁片”?难道,注定不能享受影院效果?
观影是观众与电影人物的交互,影院是次要
很多人都赞成这一观点:之所以会为电影流泪,是因为在影片中看到自己。一部好作品,即便是不在影院上映,人们也愿意在其它渠道找片源,重温多次。
你不得不承认,影院观影实际上是观那块屏!
影院的屏幕大,3D、IMAX效果好,别处难以得到同样的观影体验。换言之,如果能有一个产品能提供3D、IMAX效果,是不是就意味着,这类产品可以取代影院在观影过程中的作用?思考得再深一些,是不是就意味着,电影发行方可以不依赖于影院,而选择在这类产品上公映?
为此,笔者特意在各大网站查找,果然有!
京东众筹上今年出了几款移动影院产品,双创周、高交会上均有解决这类痛点的高科技产品展出。笔者有幸体验了其中一部分。
首先来说说自称“VR镜皇”的嗨镜。此次体验到的是嗨镜的第二代产品,早先流出的评测几乎口风一致评价嗨镜2毫无缺陷,但笔者体验到的量产机并不如宣传的那般厉害,边缘模糊、色块依然严重、视距调节卡死不动是大多体验者的共同评价,实物与宣传之间的区别,让笔者心理落差挺大。
接着是外观很酷炫的柔宇moon。耳机、屏幕一体化,右耳机上的触摸屏能控制画面,工艺也不错。柔宇的屏幕是自家产的,清晰度不错,但是佩戴方面太受罪,过重,压鼻梁。
最后说说笔者目前体验感受最好的产品——GOOVIS-G1。约200g的主体重量是同类产品中最轻的,也算是符合广告里说的“真正的移动3D影院”这个定位。戴在头上没有压迫感,画面清晰,且越看越感觉大,3D效果逼真,几乎感觉不到畸变。对极度追求观影感受的笔者来说,这款产品真心非常不错。
GOOVIS-G1
头戴影院想象空间大,可作为社交入口
说到头戴影院,就不得不提到VR产品,这两类产品同属于智能视频眼镜,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头戴影院的观影体验比VR产品好太多,这里不详细阐释。笔者想聊的是十月份的一场发布会,扎克伯格亮相Oculus Rift的新品发布会,亲自演示了该产品基于Facebook Messenger衍生的社交功能。其实,头戴影院也能具备这样的功能。
虽说我们平时在电影院看电影会有很多一起,但大家都是各看各的,互不相扰。为了保持影院安静,朋友之间也不会边看边吐槽。所以,传统影院是不具备社交功能的。
而头戴影院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头戴影院均有上网功能,那么,我们能像玩在线游戏一样,在线开设房间,多人观看同一部影片,同时进行语音聊天。这也就意味着,异地恋情侣也可以一起看电影。再比如,头戴影院能发展定位功能,随机匹配陌生人,一起看电影,同样是语音交流,在“不看脸的世界”进行真正平等的交友。
张艺谋纵身一跃,跳进了VR行业,冯小刚会不会心痒痒,加入移动影院的大军呢?万达近期联手微软小冰,进军人工智能,不知有没有想法投资智能视频眼镜?在头戴影院板块,目前,就体验感受来说,笔者推崇GOOVIS-G1。技术创新给生活带来更多想象,而行业交叉又能提供更多惊喜,期待更前沿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