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低易患高血压?

这两天,许多微博账号都转发了这样一条微博:“美国一所大学通过三年研究发现,高血压和低工资有关。在25-44岁的工薪阶层中,工资较低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假如工资翻倍,这群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则可降低30%。”这项研究究竟是怎么做的?应该如何解读这个结果?

这里所提到的研究,来自于2012年发表在《欧洲公共卫生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的一篇论文,作者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的保罗?利(Paul Leigh)和他的博士研究生杜娟(音译)。

这项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收入动态追踪调查”(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PSID)。PSID是密歇根大学开展的一项长期追踪研究,始于1968年,选取了美国5000个家庭超过18000人的代表性样本,测量了他们在收入、健康、婚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了多年的追踪。

研究者选取了PSID中1999、2001、2003和2005四年的数据,筛选出5651名25-65岁的工作人群。接下来,他们将数据划分成了1999-2001、2001-2003、2003-2005三个时间段,使用统计学模型考察了每个时间段开始时的工资水平能否预测2年后得高血压的概率。

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教育程度、职业、种族、地域、饮酒、肥胖等因素之后,工资水平依然有显著的预测力。如果一个人在开始时没有患高血压,那么工资水平翻番,2年后患高血压的概率会下降16%。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25-44岁的年轻人身上;如果工资翻倍,那么他们在2年后患高血压的概率会下降25%-30%;45-65岁的人群则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工资水平仅对女性有预测作用,工资翻倍可以让她们2年后患高血压的概率下降30%-35%;男性则没有这种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百分比是指高工资者和低工资者的相对比较,不是绝对的发病率。在本研究的样本中,高血压每年的平均发病率约为3.9%,这意味着工资翻倍带来的改变大概在1%左右。尽管如此,对于流行病学调查来说,这依然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如果应用到全部工作人群中,影响范围可以达到百万的数量级。

有钱人更健康,这个结论听上去很残酷,但并不新鲜。实际上,此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状况存在密切关系;具体到收入方面,一个人的收入越高,健康状况通常也越好,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都会下降。不过,这些研究结论大多是相关性的,不能确定收入和健康二者之间到底谁是原因,谁是结果。本研究主要的贡献是采用了追踪研究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更强的因果推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收入低的人健康状况更差?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收入水平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接受什么样的医疗服务,是否拥有医疗保险,这些都与健康息息相关。此外,收入也与生活方式有关,低收入人群更有可能采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们从事的职业也可能更具风险和压力。

针对本研究的结果,研究者给出了两个心理学角度的解释。首先,挣钱太少会降低一个人的自尊和幸福感,而此前许多研究已经表明,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之下,会通过神经生理学的途径,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其次,挣钱太少也会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许多麻烦事,比如没钱给汽车加油,这同样也会带来压力,进而影响到血压。

本研究并没有测量自尊、压力等方面的数据,因此无法从实证的角度检验这些猜想是否成立,不过从理论上讲这些猜想是说得通的,也符合此前许多其它研究的结果。此外,如果这些猜想成立,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尽管高血压在老年人和男性中更常见,但是在本研究中,工资水平的影响却主要体现在年轻人和女性身上:这两个人群更容易进入与他人的社会比较,因此更有可能因为挣钱太少而自尊下降,感受到更多的压力。不管怎样,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工资单上的数字,总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