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讽刺喜剧《驴得水》,笑着笑着就哭了

《驴得水》,第一次听到这个片名时不知所谓,带着好奇进了影院。

故事发生在1942年偏远农村的“三民小学”里,典型的三幕式结构。

第一幕:小学的日常。外表忠厚的校长、满口荤话的张一曼、暴烈脾气的周铁男,精明务实的裴魁山,外加他们捏造出来吃空饷的“吕得水”老师,其真身是一头驴。影片一开始就创造了荒诞不经的戏剧前提。该校环境一贫如洗,几个人却也自得其乐。

第二幕:为了应付教育部特派员的突击调查,大伙临时找来一名邋里邋遢、一脸懵逼的铜匠混充“吕得水”老师。

本以为必然要穿帮,没想到歪打正着,不仅蒙混过关,这“吕得水”还被树立成农村教育家,学校因此每月多了3万法币的收入。

校舍得以改建,条件大幅改善,灯火通明,欣喜若狂。他们拍集体照,后排观众说身穿红白西服的老校长“穿得像肯德基一样”,前排观众一阵爆笑~夏天裴魁山浮夸炫富的一身貂,也叫人忍俊不禁。

     

值得玩味的是教育部颁给“吕得水”的锦旗上写着“当代武训”。武训是中国近代史上“行乞兴学”的贫民教育先驱。

1950年代,由孙瑜执导、赵丹、黄宗英等人主演的传记片《武训传》上映,然而马上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战线上声势浩大的一场批判运动,武训成为戴罪之身,直至80年代才重见天日。锦旗的深意,大家自行体会吧。

在上一幕中,驴舍曾经着火,而越滚越大的谎言成了扑不灭的火。

第三幕:特派员陪同美国慈善家到访。古诗文常常“以乐写哀,倍增其哀”,高级的讽刺喜剧亦是如此。如果说前两幕还能让你笑岔了气,这一幕基本上就是乐极生悲,如同锋利手术刀般刺痛人心。

铜匠娘子得知张一曼“睡服”过铜匠,上门大闹三百回合;张一曼为了让铜匠死心回家,故意骂他“牲口”。

特派员为了骗取美国慈善家的资金,支持铜匠继续演戏,由此开启了人性恶循环:铜匠仗势欺人滥用权柄,逼老师们辱骂张一曼,裴魁山终于找到了发泄私人恩怨的出口,用最肮脏的不堪入耳的话语把她骂得狗血喷头。

《驴得水》设置的年代在建国前,但这段内容呼应了建国后人性泯灭的浩劫年代,张一曼被剃的癞子头也让人想起阴阳头,这个一直崇尚快乐自由的女人疯了,充满了讽喻精神。

不仅铜匠的人性迅速扭曲异化,原本暴烈正义的周铁男也在强权淫威之下苟且偷生,惟命是从,反而变成了为虎作伥之人。

校长为了既得利益,为了“顾全大局”,一再隐忍退让,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想起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麻木是蚀骨的残忍。

《驴得水》中最清醒的角色是校长的女儿佳佳,由始至终只有她觉得欺诈是错误的,她想要揭发他们,然而势单力薄,不幸也被裹挟在这场“诈欺游戏”之中。


你会看到,人混帐起来还不如牲口。

你也会看到,情节朝着愈加荒诞离奇的方向演进:原本在特派员安排下扮演死人的铜匠毫无预兆地“死而复生”,佳佳扮演铜匠的未婚妻领取慰问金。他们甚至还举行了中西合璧的婚礼,就差送入洞房......

一声枪响,闹剧结束,代价惨重,佳佳赴延安投奔大哥。这是必然的结局,呼应了国家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的主旋律。同时予人深思:农村师资匮乏、物质与文化贫瘠,这不只是历史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否则可恨又可怜的旁门左道依然会存在。

《驴得水》存在的最大争议可能是:这是话剧还是电影?取景在小学校舍内外,是如同舞台那样封闭的空间,演员的表演也话剧腔十足。包括影片的镜头语言,也有很强的话剧痕迹。

另外我问了身边的人,说如果片中能带到一些延安那边如何讲求诚信的情况,也许会更好些。不管怎么说,瑕不掩瑜,这依然是我认为值得一看的电影。

文/玲珑茄

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海沃雪影视  微信公号:woxueyi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