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创伤引起的蝴蝶效应

一个被狗咬了的孩子,长大后会莫名其妙地怕狗,哪怕是一只小狗。恐惧的痛感延续到了他的后半生,同样,更甚者乃是心理的恐惧,他会造成日后的逃避性格,而这些恐惧则是从家长有意无意的“恐吓”开始的,曾经有过一个家长问我,孩子胆小怕事怎么办,见了生人就胆怯,我后来跟她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谈话,大概了解到,这个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恐吓孩子,这种恐吓在很多家庭确乎很普遍,例如,小明,不要在地上爬,手脏了会得癌症的。小明,快点睡觉,再不睡觉大灰狼就来了。小明,听话,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管你了!小明,快走,再不走妈妈就走了啊?小明,不许乱跑,人贩子把你给拐走了啊?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给孩子种植恐惧的基因性格,对于孩子来说,则每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有时候,家长是真正的恐怖片导演。


父亲留给儿童的创伤 

我回忆到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小,并没有面对学习的压力,我父亲是客车司机,我记得每当我母亲说他回来的时候,我都会跑出去热情地拥抱他,可惜,这种关系并没有持久。

我上初中之后,跟我父亲的关系急剧恶化,乃至现在都说的不多,而这也渐渐成为一种本能和习惯。我这些天回忆了在我大概12岁到18岁的很多场景,我终于发现了一些事情的发生已经注定了我的未来行为特征的些许蛛丝马迹。

我当时学习成绩总是倒数的,我记得我父亲每当看到我的时候,总是数落我学习这么差,并断言我将来只能骑电驴,或者又说,你瞧,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样,你再看看你!你这辈子就完蛋了,养你白养了。

所以,在初中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永远都是倒数前十名,而我也毫无改变的愿望,进入到青春期之后,更是破罐子破摔,那时候我记得有一天上课的时候,班主任胡素平叫我出去帮那个学习好的同学做当日的值班卫生,好让他回来学习,这让我很恼火,在这种家庭和学校环境之下,我感到压力很大,感觉我是被遗弃的孩子,于是最后终于考了倒数第一名。


现在当我学习了这么多心理学知识后,我开始分析当年我父亲当年与我的对话,突然间恍然大悟了起来。

(1)妄下判断

当他说我学习差的时候,便断定我将来只能骑电驴。(这是妄下判断,非常伤我的自尊心,我当时想得是,你怎么知道我将来会怎样?你又凭什么这么说)

(2)乱作比较

总拿我跟其他的孩子相比较。(我感觉我根本不值一文,我还没有他们的面子重要)

(3) 我养你白养了

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一个儿子。(原来爱是需要条件的,我根本就一文不值)

我想就是这种有条件的爱,让我跟我父亲的隔阂愈深,乃至后来基本上相对无言,因为,在这里,爱是一种情感勒索,一种有条件的付出和回报,一种傲慢式的控制与碾压,一种自以为是的无知和伤害。而我认为,爱不应当是儿童身处窘境时的妄加定论,爱不应当是儿童情绪低落时的落井下石,爱不应当是以爱之名的自私要挟,爱不应当是毫无耐性的粗暴干涉。爱是儿童身处窘境时的善意的援手,爱是儿童情绪低落时的真挚鼓励,爱是以爱之名而又适可而止的尊重,爱是时时刻刻永不停止的耐心开导,爱是无条件的接纳与拥抱,平等的给予以及无私地帮助。

而一旦爱成了情感绑架,成了我爱你你就必须要怎样的时候,而你不能满足我爱你的条件,我就会妄下判断,贬损你的价值,于是,孩子成了爱的俘虏,自我价值感消失,他成了你的玩偶,或者是一个哑巴,他失去了安全感。

缺失父爱的环节,会产生两种人,(1)野心勃勃,生性多疑的人,这种人自杀率极其高,在文末我会着重谈谈这种人。 (2)胆小狐疑,唯唯诺诺,性格抑郁,自卑感强,总是自我否定,缺乏信心。

爱是交流,懂得交流的人方能得到相应的爱的回报。


期望+鼓励=爱的表达式

有人说教育是科学,有人说教育是艺术,但是我想,两者都有失偏颇,教育应当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艺术创作,我们遵循着教育规律去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可是结果却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因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各种未知因素,成为了一个人一切改变的转折点。

如果按照我父亲调教出的我的这套心理行为逻辑生活下去,我一定早已经自甘堕落以至于无法自拔了,还好,人生路上似乎有更多机缘巧合,将我从这种心理模式中拉了回来。

在我上初四的时候,我已经发展成了逃学,上网吧的不良青年了,我每日上课要拿刀在胳膊上割出血,甚至还有卧轨自杀的一次尝试,我彻底放弃了学习,跟一群街头混混混在了一起。

这是因为我没有安全感,没有认同感,而只有他们才能无条件地接受我,我在那个群体里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建立在虚张声势之上,我也有认同感,因为他们认同我这个人,我现在想想,爱的缺失必然伴随着某种形式的补偿,于是我开始混社会了。

似乎从那时起,我时常夜不归宿,终于有一天,我半夜3点上完网回到家,家里没人,我气急败坏,乖戾地踹着家门,但是没有回应,我更加愤怒了,这时候听到楼道里“嘭”的一声关门声,紧接着是沉重的脚步声连带着哭声,过了一会儿,我看到我妈妈抹着眼泪踱了上来,然后哭着给我开了门,她是找了我一夜的。

从那一刻起,我才发觉,还有人对我有所期望。

也许是经过万千种尝试,他们终于是认输了,初中毕业考地分数连三流高中都上不去了,而出乎意料的是,我妈没有像往常一样责备我,而是说我相信你可以行的,去念高中吧!我至今还记得那场谈话,我说念了也是浪费钱,我还是出去找份工作吧!我妈说,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好好想想吧!现在出去能干什么呢?念个高中拿个毕业证也总比初中毕业证好啊!其实我很期望你能考上大学!

那一次谈话我妈第一次语气平和,没有任何责备的意味在里面,之后的几天她都很平静地给我做饭洗衣服,我突然觉着心里有一股暖流,于是我说,我再读一年高中吧,就一年,我这次努力一把,如果不行的话,我就认命了。

这一次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只对自己负责,而那一次所做的选择,确乎是我这辈子自己做的选择,紧接着上高中之后,我每天学习努力18个小时,我保持了除数学其他五科连续两年半全校第一的成绩。

那个在楼道里痛苦流涕的场景,至今像一个封印一样印在我的心里,那一路哭哭啼啼所带来的教育是我这辈子经历过的最难忘的教育,因为她激发了我内在的力量,压抑了多年的力量,而实现这一切的原因则是,母亲平和的爱和殷切的期望,那一刻,我感到我原来并没有被忽视,我感觉到我必须要做一个自己的选择了。

从那天起,我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的,我想让她以我为傲,因为我知道她对我有期望,我想不断地超越她的期望,每次进步都会得到她的鼓励,而正是期望和不断的鼓励,最终让我完成了最后的奋斗,并且考上了大学。

所以,自从我踏入新教育圈里的时候,我便坚定地认为,真正的教育永远不会仅仅在课堂上,而是在生活中,在教学的空气中,这种教育无处不在,教师就像一个嗅觉敏锐的豹子,无时无刻用尽全力地追寻教育的蛛丝马迹,而真正能够穿透一个人内心的教育,往往在无处不在的生活的空气中。

最后,要尝试着,让孩子做出他们自己的选择,说到这里,下面这个教学案例,颇有意味。


做出你自己的选择,并为此而负责。

想起今天去会面一个老校长,与其一席话,颇有深味,她说,昨天两个学生打架,那个被打的过来,我说你怎么了?他说那个谁谁把他一顿揍,校长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就说了他一句什么什么?校长说那你这不是找挨揍吗?他说我没有,我不就是说了一句.....校长说,你以后还这么说,还要一直挨揍。

然后校长找那个揍人的孩子,校长说,你揍他对不对?他吱呜着说不出话,校长又说,你揍他,他以后就不会轻易骂人了,你这是帮助他,很好,你揍他,你解气了,还要给他掏医药费,赔礼道歉,你以后还可以再帮帮他哦!

在这个简单的对话里,校长只是进行事实的陈述,利害的分析,却没有做任何道德评价,这是有效引导。不做带有情感色彩的评价,这是一个很基本的常识,但是校长能将这个理论灵活运用到日常实践中去,这让我很佩服。

传统的教育,是在行为之前,当一个学生有一个念头的时候,教师家长就会告诉学生你不可以这样,你不可以那样,学生呆呆傻傻地坐在教室里,身体动弹不得,但是意念、想法却还有,只是被压抑了,所以,当学生摆脱了这些条条框框,那些被压抑的想法又跳了出来,所以,你会看到大学里那么多学生上了大学就不学了,打游戏去了,因为他从小到大的教育,就是从外而内的遏制,那些欲望没有被释放出来,反而更加积聚在内心之中,他始终没有由内而外地释放,一旦他突破了这个框架,就会陷入非理性的疯狂。


传统的教育就是这样,在行为发生之前的教育,是外在的教育。

而龙野的教育是鼓励学生去犯错,当孩子有了念头,他就会去做,行为发生之后,我们去帮助他分析他的行为,但是我们不做评判,把选择的机会留给他们自己,这样,他们方能习惯于做出自己的选择,进而逐渐对自己负责,真正一流的教育,往往发生在行为之后。

我在此非常欣赏这位校长的教学方法,行为之后,而非行为之前。冷,让他去体验,体验之后,再谈谈冷的问题,远,让他去走走,体验之后,再谈论远的问题,累,就然他去体验,体验之后再谈谈累,奢华,穷苦,都让他去体验,你所要做的是引导。

我非常不喜欢小国寡民的思想,“不现所欲,使民不乱,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是什么逻辑?这个逻辑不是人的逻辑,是贼的逻辑,名利、情欲,本是人的本性,你把这些拿走,人就不会想吗?错,会更想,一旦机会到了,反而会变本加厉地补偿,这是一种心理扭曲的表现。

以为我们去了深山老林就可以远离世俗的纷繁欲望吗?怎么可能,欲望不过暂时被压抑了一下而已。

教育要教会学生面对这些东西时的从容大度的心态,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们一定要在山沟里搞个田园式教学,我也不希望他们在城市里搞个城市教学,躲到远山未必是仙,山村野夫也不少,我们一再地说田园式教学如何回归自然本性,农村生活多么淳朴自然,孩子的本性也越来越好,但是换个角度说,农村的生活环境教养出的孩子也会慢慢变得目光狭隘,走到哪里都要节俭乃至不知享受生活的情趣,甚至有时候匮乏感成了他后半生的病,拘谨而不知灵活变通,自闭而不知天下之大。

教育就要让他体验,各种环境都要尝试,而不是拘泥于某一种生活状态。拓展他体验的宽度和长度,是为大气,孩子进了超五星级宾馆,能举止优雅自如,去了农村睡火炕上茅房,亦能从容自在,能享受生活的情趣,亦能恰当地节俭,上得了厅房,下得了厨房,喝得了红酒,吃得下糟糠,弹得吉他打得了硬仗,多体验吧,但在这之前,我们不能被子虚乌有的想象而吓得固步自封,不是吗?昨天跟一个老校长聊天,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我说你的教育为什么那么成功,她说了一句话,革命,教育就是革命,革自己思想的命。


请尊重孩子们的意念,哪怕他是错的,如果自由不包括犯错,那么自由不值得拥有。请给孩子们体验的机会,哪怕他是奢华亦或是穷苦的,只会读书而不能行路,终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只知行路而不知读书,也终是个邮差,而在读书中去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在体验中去反证课本的真真假假,人生也因此而能走地更远,更宽,更踏实了。

“蝴蝶效应”的理论告诫我们:要坚持注意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差别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时刻保持一种健康清醒的心态。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你的生活自然会充满阳光。或许偶然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负面情绪,但只要明白了“蝴蝶效应”的危害,你就会及时注意调整,防微杜渐;即使遇到意外的委屈,甚至屈辱,你也一定会处理的大度、得体。那么,你的生活自然就会阳光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