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为何清朝没灭亡?慈禧的疯狂举动意外拯救大清

6月21日清廷下宣战诏书时,东南三督——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摆明了不同意、不接受中央朝廷的政策,于是发动了“东南互保运动”。这三个人,再加上闽浙总督许应骙、安徽巡抚王之春等,直接和西方势力交涉,请他们区分对待处理,北京归北京、地方归地方,将东南地区划在交战范围之外。这同时也预示了将来处理“庚子事变”及进行谈判的基础。

为何清朝没有亡于八国联军?竟是因为慈禧“宣战国家太多了”

经历如此严重的事变,到太后、皇帝必须变装逃亡,为什么清朝没有亡于1900年?一项怪异的原因是慈禧太后太疯狂了,做出不可思议的向十一国宣战的狂举,引来了“八国联军”,而正因为来了多达八个国家,他们难免各有打算,不可能在对中国的政策上有一致的想法,采取一致的立场。

因为所有的外交官都被困在东交民巷,各国必须协同进军,但对于在中国取得利益,他们却各怀鬼胎。例如美国始终没有很高的动机要参与出兵,只因受困的美国公使不断求援,不能见死不救。

来了八国,却分成三个阵营,有三种主要不同的主张,反而使得严峻的情况在列强争执角力中得到缓和。如果不是那么多国一起出兵,如果各国之间有明确的主导者,那么中国付出的代价一定会更高得多。

其中最冷酷、最凶恶的是俄罗斯,从一开始就摆明了没有要和其他国家协同行动,另外布重兵经东北往南,持着占领中国领土的野心,也因此引发日本的高度敌意警戒。

而德国、意大利、法国、奥匈帝国、日本为一组,着眼于借此确定在中国的独占势力范围,扩张权利。他们的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的铁路、矿业等利益。德国看中山东,法国则重视从安南延伸过去的云贵、广西等处。日本想要得到台湾对岸的福建当作势力范围。

第三组是英国和美国,他们有特殊的理由不参与抢夺势力范围,甚至反对瓜分势力范围。美国才刚刚在1898年和西班牙打了一仗,在军事冲突中发现西班牙这个老牌帝国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不只战争在几个月内结束,美国还得到比原先预期更多的退让与补偿。除了割让波多黎各、关岛外,最重要的是从西班牙那里得到了菲律宾,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过去美国向西拓荒到达太平洋,因而提高了对中国的兴趣,现在突然多增加一块亚洲领土,还需要找出统治运用的方法,暂时无力在中国经营、扩张。

美国还有一项考量,就是棉制品对中国的销售。1898年到1899年,美国棉制品出口到中国呈倍数成长,却在1900年受到“庚子事变”冲击而大幅减缓。美国期待有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局面,能让美国棉花业的海外市场恢复成长。

更具影响力的是英国。英国陷入南非的“波尔战争”(Boer War),和当地荷兰后裔发生严重冲突,是足以动摇大英帝国布局的大事。另外,英国最早进入中国,原先将中国视为其帝国贸易的重要发展对象,控制了鸦片交易,又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反而是其他国家进来分一杯羹、甚至抢夺他们在中国的利益。英国不想参与、更不想鼓励列强争夺势力范围,乃至瓜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