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厉害在哪?坚持这2件事让教育大转变,连现在老师都很难做到

说到孔子,卜学亮唱的《子曰》这首歌词写得很准确,有段是这样唱的: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仁的表现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他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Come on everybody一起来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

曾子(就是被传杀人,吓到母亲的那一位)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但在下喜欢聊孔子的“仁”。读古文的时候,常常要把一个字拆开来看,“仁”这个字拆开,就是两个人的意思。

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的时候,想干嘛就干嘛,只要自己能承受就好;但两个人的时候,你得在乎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展现。

当然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乱搞,《礼记·中庸》说过:“君子慎其独。”

“至圣先师”孔子厉害在哪里?

至圣先“师”,这个“师”厉害在哪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一个伟大的人物、伟大的时代都有个特色,就是把一个既定定义扩大解释。耶稣把神只爱犹太人变成神只爱世人;释迦牟尼佛将种姓制度变成众生平等;孔子把教育从贵族阶级变成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就是教书不分阶级、不论出生,但学费怎么算呢?价目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说,交三十块的只能站着上课。交四十块的可以问问题,问到没有疑惑。交五十块的可以知道明天考试的命题。不过这是开个玩笑。

孔子收的学费叫作“束修”。古代十串为一束,“修”是肉干,束修就是十串肉干的意思。当然也有人解释,在那个以物易物的时代,肉干可以当成“硬通货”,也就是可以当成钱。

另一种解释,束修应该为十五岁的意思。西周时代贵族要到学校上课,必须年满十五岁,并且带着“束修”去,因此束修引申为十五岁的意思。西汉郑玄就在《论语》的注释中说:“束修,谓年十五以上也。”

不过束修等于肉干的说法还是为大众所接受,所以后来民间拜师学艺的仪式中,除了磕头、倒茶以外,通常还会奉上腊肉、香肠,作为“师父礼”。

现代的学生大多在同一个年纪,思想成熟度差异不大,有着同一个目标:高考。但孔子不一样,他的学生年纪差异大、目标不一、出生地不同。而且上课方式是坐而论道。不同目标的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与疑问来挑战老师,而孔子则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给出最适合他的答案,这真是一种高难度的人生讲堂。

不过我们小时候写作文常用的“子曰”,其实很多话都不是孔子说的!什么食色性也、以德报怨、三思而后行这些话都不是孔子说的。

食色性也,不是孔子说的,是孟子引用了告子的话,但是孔子倒是讲过类似的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就是吃饭,也可引申为物质生活;男女就是性,这个本来就是与生俱来的需求,不用刻意去避讳,如果你没办法接受这么露骨的说法,可以改成“嘿嘿”两字指代。

以德报怨,也不是孔子说的,而是有人拿来问孔子。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就是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你觉得怎么样?孔子回答:“那拿什么来回报对你好的人?要用正直的方法对付跟你有仇的人,对你好的你就也对他好。”所以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教你不要当烂好人了!你的善良要穿着盔甲,你的善意要带有锋芒。

“三思而后行”最能体现孔老夫子的因才施教。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有个学生叫季文子,这个人个性谨小慎微,做事之前都要经过反复的思考与推敲,才能付诸行动。三思而后行,一味坚持小心驶得万年船的态度,会不会到最后,万年都没驶船!因为等你都想清楚之后,鱼也被抓完了。

不是小心有错,只是太过小心,每个环节都要反复推敲到万无一失,往往时机点已经不一样了。天时、地利、人和,当你都计划好之后,或许天时已过。

但是,如果是另一位学生子路说:“我都三思而后行!”那孔子应该回答:“我建议你八思而后行会比较好。”

为什么?因为子路的个性很冲动,冲动到近乎鲁莽。所以因材施教的孔子,对于同一个问题会因人而有不同答案,会叫他多想一想。

对人生的洞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说的话,很多至今仍然适用,他对人性的洞悉不在话下。而且他教学生的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道德标准,更多的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处世哲学。有大方向,可以变通,可是底线犹在。毕竟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什么场面孔老夫子都看过!

孔老夫子对道德的要求不是一百分,而是七十五分。因为如果用完美的满分作为标准,一来大家做不到,干脆放弃;二来就算你真的做到了,也会活得很痛苦,人生到头来发现不快乐,红尘一遭枉为人。

七十五分是一般人勉力为之皆可触及的标准,大节要守、细节可松,简单说就是不矫情。有能力可以帮帮身边的人,甚至是陌生人,就算吃点小亏,只要无伤大雅也就算了。但如果要搞到伤筋动骨,那可得细思量,因为你得顾及自己的家人和往后余生。

孔子教我们的事

忠、孝二字是后代儒者的最高目标,在家为孝子、在朝为忠臣。但孔老夫子并不支持愚忠愚孝,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这一套僵化的思想不是孔子的初衷。

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语出《论语.泰伯》)

简单来说,坏人统治的国家不要去。国君是公平正义的我们就挺身而出,国君是坏的我们就躲起来,不要帮他。在世道好且有公平正义的国家,你混得不好,那是你的问题。在没有公平正义的国家,混得好,那就是可耻了。

对于孝顺,孔子要求“色难”两字,就是和颜悦色很难,很简单但是你办不到。我们最亲近,对我们最好的人就是父母,但我们常摆脸色给他们看。外人对我们略施小惠,内心就非常感激。朋友请你吃顿饭、帮点小忙,你把他当知心朋友。父母照料三餐,一言不合就大怒咆哮,而这种情况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特别明显。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可惜的是,孔子的哲学被后世的读书人和当官的僵化、扭曲,渐渐的,变成了腐儒们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