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变”的球形闪电

1985年莫言发表了一篇小说《球状闪电》,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被球状闪电炸晕后的回忆,现实生活中我们最常见,也是潜意识里所认为的就是线状的闪电,但其实球状的闪电并不是小说虚构出来的,而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并且很多变。

球状闪电又称滚地雷,基本上发生在雷暴天气时,非常的亮,有时候白天也可以看到,大部分为球形或是卵形,直径为15到40厘米不等,维持的时间较短,仅有几秒钟,但也有过维持1到2分钟的记录。

多变的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可以自行改变自身的大小、颜色以及结构等等。

大小

一般情况下球状闪电的直径是15到40厘米不等,但球状闪电能够自行分解或重新改变大小,以固定的频率改变直径大小,可以逐渐衰弱变小,据了解,曾有人见过1到2厘米和5到10米大小的球状闪电,并且爆炸后可以使自身的体积增加并会终结。

颜色

有些球状闪电还会变色,他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白色和橘色是最常见的,除了这两种颜色以外,还有红色、黄色、紫色、蓝色、银色、黑色、绿色。

形状

球状闪电的形状也是多变的,他除了球形和卵形,还有扁长方形、立方体、圆环状、哑铃形、云雾形、圆柱形、子弹形、雪茄形、锥形、透镜形、遁形、螺旋形等等。

结构

有的球状闪电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或者说是没有固定的结构,有的球状闪电的中心是透明的,有的是中空的。

行为

球形闪电还会模仿周围物体的运动,有些会直冲大地,有些引向金属性或磁性物体,发生强烈碰撞,还会跳动、分解、重组、衰弱、爆炸等多种变化。

运动型

正常情况是静止的,也会直线运动、在原地旋转、不停地转动、或是按照复杂的路线来进行运动,而且还可以随着气流起伏在近地空中自在飘飞或逆风而行。

形成原因

2012年,中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了球状闪电,并且在2014年1月28日做出了发表。在理论的方面,有的人认为球形闪电是灼热的空气团或是碳、钠等物质汽化了的元素。

虽然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球状闪电的特性所导致的,但却不能明确的说明所形成的原因。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比如离子、等离子体、带电尘埃、有外层电子壳的水等。

但因为球形闪电行踪不定,色彩外形多变,而且出现的频率很低,科学们很难做出推测,所以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美的理论来解释这个多变的球形闪电。

作者:雨果科普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