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器重没文化的李卫?到了乾隆帝时期,李卫的结局如何

看过《雍正王朝》的小伙伴应该都有点印象,在剧中雍正没当上皇帝时,曾在江南赈灾带回一个小叫花子。后来这个小叫花子更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得到了雍正帝真正的信任,成了权倾朝野,势力相当庞大的人物,这个小叫花子就是李卫。

然而,在历史上李卫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虽然与剧中的出身有些出入,但他的确也是雍正生前极其宠爱的大臣,并且也是经历过三朝的人物。他与剧中一样,没有多少文化,却能得到雍正帝的提拔,步步高升,那他究竟有什么本领呢?后来又如何呢?

一、人物经历

历史上的李卫,其实出生于挺富裕的家族里,后来长期没事干,家里便出钱给他买了一个官,1719年,他就做到了户部郎中一职,他没读多少书,人却有着不畏权贵的烈性。那时他管理着银库事务,对某位亲王的属下的行为,感到极为不耻。

李卫先是劝谏阻拦,但那位属下奉亲王的命令,每次仍然对收缴的白银还要额外再收十两,于是李卫大手一挥,在走廊上放着“某王赢钱”的木柜,向众人暗示这是某某亲王非法收入,这位亲王也感到十分羞辱,迫于无奈只好停止多收。

李卫这种不畏权贵的的精神,也正是雍正所欣赏的,所以即位之后,便立马提拔他,人还未到任,又给他改为云南盐驿道,此后,他似乎一直与盐政工作有关联,而在云南盐驿道期间,工作突出,为政成绩显著,深受百姓称赞。

于是在1724年,又升任从二品的布政使,掌管着全省的财政,却依然身兼两职,掌管盐政的工作。到了雍正三年,也就1725年的时候,李卫便破格提拔为浙江巡抚,不到一年,李卫兼任着两浙盐政使,不仅掌管盐政,也查走私盐贩卖的事情。

浙江盐区是清代十几个盐区之一,靠近浙盐区的是当时卖盐最便宜的两淮盐区,但由于清代制度越来越腐朽,规定百姓们不能买两淮之盐,只能买价格非常高的浙盐,走私贩看中其中利益,导致贩卖私盐盛行,而官盐运销不畅。

李卫身为两浙盐政使,自然也要查清贩卖私盐的事情,而当时沈氏是著名的盐枭头子,手底下有很多兵力和财力,走私更严重,也更为嚣张,但李卫最终将沈氏擒拿住了。面对走私泛滥的情况,李卫还提出方法,来保障浙盐的销路,同时坚决打击走私贩盐肆虐的情况。

1727年,也就雍正五年,李卫已经成了浙江总督,从五品闲职一路升至一品朝廷重要大臣,短短十年时间,其升官速度不得不令人咋舌。而这十年时间里,李卫不仅在追查走私贩这一方面过人,在捉拿盗贼中也不遑多让。

1728年,江南盗贼多,频繁犯案,而地方官又无缉拿盗贼的实力,于是朝廷命令李卫去统管这件事情。李卫明察暗访才得知,这地方盗贼之所以盛行,嚣张跋扈,是背后有大臣包庇,每次都会拿替身来代替他们受罚,而李卫得知此消息,直接上书给雍正,毫不留情的弹劾他们的罪行。

二、尊重文人

李卫虽是个大老粗,但粗中有细,人也精明得厉害。他不会写字,每每上奏的文章或公文,都会让人读一遍给他听,稍有不合理的地方,他就立马说出来,并让人修改,而且往往能切中要害。由此可见,李卫的机智不得不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而且,他虽然喜武,但也尊重文人,闲暇之余喜欢在茶馆听人说书,当听到忠贤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也会愤愤不平,而且他对文化事业也极其看重,曾出钱修过浙江通志,还建过书院,给读书人丰厚的膏火钱。

雍正期间,浙江文字狱频发,牵连甚重,雍正一气之下,直接下令停了浙江的科举制度,也就不让他们参加科举,而李卫正好是浙江总督,为了恢复科举,废了许多功夫,深入了解民情,调解他们的矛盾,发现问题,责令更改。

朝廷一个巡查的官员看到如此良苦用心的一幕,便和李卫一同上奏朝廷,为他们说了许多好话,最终使得雍正恢复了他们的科举。第二年,浙江人就不辜负众望,取得了殿试前三名,从此天下读书人也对李卫有很好的印象。

三、人物结局

1733年,李卫弹劾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徇私枉法,无视制度扰民。经核实后,雍正帝因是清朝名臣的弟弟赦免了他,但雍正帝也因此奖励了李卫敢于直言。在雍正期间,李卫一直深受皇帝宠信,而且头脑灵活,并办的都是实事,可谓辉煌一时。

不过很快,到了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突然猝世,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卫难免没受到波及。于是在1736年,也就乾隆即位的时候,就将李卫官职降低了,成为兼管直隶总河,差不多就是管理河道的这样一份工作。李卫也深知伴君如伴虎,尤其是新上任的皇帝,于是勤勤勉勉的工作。

1737年的时候,李卫受乾隆命令,秉公执法,受到赏赐四团龙补服。一年后,他又弹劾总河朱藻兄弟妨碍赈事,乾隆便剥夺了朱藻官位,并按律法惩治了他的弟弟。这样看来,乾隆也挺重用李卫的,对比同一时期的张廷玉好太多了。

但是乾隆三年十月份(1738年),李卫疾病来得快,身体状况越来越坏,乾隆帝便派遣御医为他诊治,却还是因病去世了,年仅五十一岁,乾隆帝命令赐他以按总督的规格安葬,谥号敏达。李卫后期虽没能如雍正在世时风光,但结局也算是好的。

因为据说在乾隆南巡的时候,曾见过西湖的花神庙里居然供奉着李卫及其家眷的神像,于是大怒下旨,说李卫凭借皇恩浩荡,却变得任性骄纵,不是秉公执法的大臣,便命人拆了神像烧毁。一般按照这种情况,大臣肯定受到牵连,但李卫还是以总督身份下葬了。

四、总结

而且,李卫的五个儿子及子孙也没受到波及,有的官位也做到两厂总督,封疆大臣之一。而雍正另一个心腹张廷玉呢?在雍正在世的时候,同样权倾朝野,深受宠信,和鄂尔泰一样配享太庙的他,却被乾隆狠狠打击,为自己树立了威风。

两厢一对比,李卫的结局就好太多了,不仅子孙延绵,而且不少也有各自的官位,他自己虽然因病去世得快,但难保乾隆不会把目标对准他的身上,这也算不幸的万幸了。其实说了这么多,历史的齿轮在不停转动,名人名史,当时的故事又有谁知道的清楚呢?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