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碎银子很值钱吗?如何辨别真假?

当今社会,买卖交易的支付方式有很多,例如用手机操作就可以完成交易,各种方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但是,在古代时,人们的交易方式只有白银与铜板。在看影视剧时,常常听到剧中主人在吃饭后边付钱边对伙计说,小二不用找了,说罢将几两碎银子放在桌子上转身离开。

看着桌上的碎银子,伙计并没有当着顾客的面称一称银子够不够分量,而是点头哈腰微笑着送走客人。伙计不数钱,若是顾客钱没有给够,那饭馆岂不是亏了吗?难道一点碎银子特别值钱吗?可是小二又为什么收了钱却不数钱呢?

“小二结账,不用找了。”像这样子的场景,我们大多在武侠片段里看到,豪爽的侠客吃完饭后,大气扔下几两碎银,提着自己的武器,压低头上的斗笠,扬长而去,不留姓名,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古人辨识银子的重量需要用专门的工具称量,我们称这个工具为戥子。戥子属于计量用具,尤其在清朝时期流行起来。戥子多用于称贵重的黄金,白银,珠宝,贵重药材。戥子用克来计量,称盘较小,秤砣以黄铜或者白铜为主要材料做成,秤杆的材质更有讲究,有象牙,乌木等,其最贵重的秤杆要数象牙了。

老话说,无商不奸,商人一直都是精于算计,做生意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吃亏的。在古代,如果客人留下银子说不用找钱的话,那说明这块碎银子的价值远比这顿饭的钱多。因此,商家是不会亏本的,既然客人给了小费,那伙计当然也要点头哈腰笑着把客人送出门。

银子的用途很广,也很贵重,那时候只有富贵有钱人家才用得起银子,穷苦百姓只能用铜板交易。数额比较大的银子被称为元宝,有金元宝,银元宝。大元宝重量是五十两,小元宝重量有五两到十两不等。碎银子即使不到五两,可是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按当今换算,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二百元人民币,一个最小的元宝都值一千块钱,随便一点碎银子都是好几百,可见其价值了。

那么,再看看银子和铜板之间的换算,一两银子可以换一千文到一千五白文铜钱不等,做个设想,假如顾客拿着碎银子结账要求找零,那么顾客岂不是轻松拿着一小块碎银吃饭,却得背着一大堆找零的铜板回去,这样的话,会特别不方便,有钱人也不差这些铜板,于是便大方全给商家了。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