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大夫”“卿”“大夫”,到底有什么不同?

长久以来,学者在“卿大夫”“卿”“大夫”的概念及其使用上显得较为混乱。

卿大夫最初是西周时期分封制度下的一个分封级别。在西周的分封制中,周天子给诸侯分封土地治理,诸侯再把自己的土地分割成小块交给卿大夫治理,卿大夫下面还有士,卿大夫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世袭统治权,同时效忠于诸侯。

可见,卿大夫就是西周封建统治秩序中的一个贵族集团。他们与天子、诸侯在宗法与政治方面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国家政权机器的运转,他们是西周政治等级结构中的重要一级。

东周时期,诸侯王逐渐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开始崛起,而卿大夫阶层也随之开始崛起,于是出现很多卿大夫控制诸侯国政治的现象。如孔子时期的鲁国朝政,就被季氏三家卿大夫所把持,甚至一些卿大夫干脆弑君自立。

秦朝建立后,由于郡县制已经取代了分封制,卿大夫这个封建领主也九不再存在。

“卿大夫”这个词,逐渐分为“卿”和“大夫”,注意,这里都是官职名称。“卿”是仅次于“公”的官职级别,秦汉时期“三公”之下设“九卿”,如大理寺卿、太常寺少卿等。

实际上,“卿”很早就出现了。相传伊尹就当过汤的卿士,卿、卿事(史、士)早已在商末卜辞金文中出现,在《尚书?微子》、《洪范》中也记载了商末即有卿士。而《牧誓》、《逸周书?祭公》、《诗?十月之交》等均记载了周也存在卿。

不过,我们所能看到周代命卿的文献记载却很少。据《尚书?立政》中论述周代官员体系,提及“司徒、司马、司空”,这里的“司徒”、“司马”、“司空”,一般认为与“任人、准夫、牧”是有区别的,一般认为是指诸侯的三卿。

诸侯的三有司,都是受王命所设,或许均属于命卿。据《殷周金文集成》载:“穆王命令甶去辅助邢伯”,“诸侯邢伯的卿大夫和职官,要通过穆王来任命。”

到西汉前期,九卿一般指二千石中职掌实际事务的中央机构长官;及武帝前期中二千石秩级形成,改指中二千石中的同类官职。尽管到西汉灭亡时,九卿还没特指九职,但西汉后期太常九职逐渐在同称“九卿”的其他中二千石之上。

王莽篡权后,创造以三孤卿+六卿的另类九卿形式。而东汉则继承了王莽九卿的很多设计,又接续西汉传统,确立以太常九职为九卿,并通过整饬机构,最终成熟的九卿制度建立了起来。

“大夫”一词与等级挂钩,一般认为是在西周末期。如《诗经?十月之交?雨无正》载“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毛传:“大夫刺幽王也。”诗人将“三事大夫”与“邦君诸侯”对举,那么,“大夫”应该是一个社会等级称谓。到了春秋时期,“大夫”一词已广泛使用,还有了较为明确的内涵。

实际上,到了清代,朝廷经常以三品至五品卿作为官爵虚衔。此外,“卿”也被皇帝用作对于大臣的爱称,如“爱卿”。而“大夫”,秦汉时期的中央要职中就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官职。

除此之外,“卿”与“大夫”刚开始时也有一些区别,卿一般是在中央任职的官员,大夫则指地方大员,但后来这些界限逐渐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