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赌博:纳粹德国为何冒着巨大风险,入侵波兰?

历史学家经常把阿道夫·希特勒比作赌徒。他不断地冒险下注,一次又一次地获得回报——直到没有。

波兰就是一个例子,因为它导致了全面战争。而是什么让希特勒选择冒这个险的?事后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但在德国人的元首和他当时最亲密的顾问看来,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现代流行的观点认为,希特勒是一个疯狂的人,一边对下属大喊大叫,一边在地堡里推着“幽灵”军队在地图周围转圈。尽管他配得上外界给他的每一个负面绰号,但他并不是在疯狂、愤怒的咆哮中,做出所有战略和运营决策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几年里,发生了许多事件,使他从承诺重建历史学家经常把阿道夫·希特勒比作赌徒。他不断地冒险下注,一次又一次地获得回报——直到没有。

波兰就是一个例子,因为它导致了全面战争。而是什么让希特勒选择冒这个险的?事后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但在德国人的元首和他当时最亲密的顾问看来,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现代流行的观点认为,希特勒是一个疯狂的人,一边对下属大喊大叫,一边在地堡里推着“幽灵”军队在地图周围转圈。尽管他配得上外界给他的每一个负面绰号,但他并不是在疯狂、愤怒的咆哮中,做出所有战略和运营决策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几年里,发生了许多事件,使他从承诺重建国家,走向了不可避免的战争。无论他的行为多么扭曲,他的疯狂都是有道理的,而且这在战争的初期就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39年9月1日,纳粹入侵波兰,战争正式开始,但这是由于许多因素导致了的。

希特勒为什么要袭击波兰

虽然很多关于战争的计算,都是基于一些逻辑和合理的计划,但复仇,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在一战结束后的20年里,德国对国家所承受的屈辱并没有减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对条约规定的情绪反应,成为了民众的一个溃烂的伤口。在该党掌权期间,纳粹的宣传机器充分利用了这一创伤。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队施加了严格的限制。地面部队的规模,被限制在10个师10万人,包括4000名军官。陆军只能用于“内部维持秩序”和国防。同样被禁止的还有德国军事系统的主要部分,比如总参谋部,大多数军官培训学校,以及任何预备役或准军事组织。此外,坦克和重武器被拒绝使用,而化学武器也是被明确禁止。莱茵河东岸的防御阵地,必须在距离河岸50公里的范围内被拆除。西岸同样没有任何防御措施,使这个国家无法抵御攻击。

凡尔赛的耻辱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限制。德国的领土被波兰和法国夺走。法国人获得了阿尔萨斯·洛林,这是在1871年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之前几十年失去的。“波兰走廊”指的是给予波兰的通往波罗的海的狭长土地,这意味着东普鲁士现在已经从国家的其他地方分离出来。从前的德国城市但泽,成为了“自由之城”,由波兰人控制,尽管其人口主要是德国人。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和领土,都被转移到其他国家。最后是一笔相当于今天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赔款债务。

条约要求的累积效应,在德国民众中造成了一种不公平感,而纳粹也非常愿意利用这种不公平感来攫取权力。该党上台时承诺要纠正凡尔赛宫的错误,让德国再次强大。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德国经历了许多内部麻烦,而这是德国人民记得的事情。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恢复了国力,就自然而然地、残酷地利用这种力量来对付夺取德国土地的国家。波兰走廊尤其突出,夺回它意味着重新连接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

怀着复仇的念头,希特勒的下一步就是重整军备。这是德国重新崛起为大国的关键先决条件。甚至在希特勒于1933年末开始重整军备之前,军队就已经通过训练、自由解读条约限制和秘密武器发展项目的结合,秘密地为快速扩张做准备。这使得纳粹得以迅速制造出一台庞大的军事机器,速度之快超出了德国对手的想象。

最初的步骤包括重建德国的武器工业,使其能够生产必要的武器。战时军队快速扩张的计划,被用于和平时期的发展。第一次增加到30万,分21个师。这一计划本应在1937年完成,但希特勒把这一时间表提前到了1934年秋天,仅仅过了一年。在此期间,希特勒开始巩固他的权力,反对像恩斯特·罗姆的人,纳粹党的准军事武装的领导人。在1934年8月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去世时,他还吸收了军事总司令的权力。后来,德国士兵和水兵被要求亲自宣誓效忠希特勒,这是对帝国时期皇帝宣誓的一种倒退。到1934年底,德国军队人数达到24万人。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公开拒绝《凡尔赛条约》,并下令根据新的防卫法将军队扩大到36个师。征兵制度也重新实行。两个月后,另一项法律成立了德国空军。征兵计划创造了大量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而这正是以前所缺乏的。指挥级别的变化也使德国军队更有效率。魏玛防卫军被重新命名为国防军,有三个分支,分别是Heer(陆军)、kriegmarine(海军)和Luftwaffe(空军)。随后重建了总参谋部,希特勒稳稳地被任命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与希特勒意见相左的将军们因丑闻或不当行为指控而被退休或解职。很快,创造了一个现代的,强大的力量,并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下。

虽然这一过程被吹捧为具有很高的效率,但过程是困难的。德国工业需要时间来制造现代武器,而这些武器大多只是在绘图板上的设计。原材料、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和工厂产能,不足以满足所有这三种服务的需求。并且海军也退居陆军和空军之后。而这个决定是有道理的,因为德国的主要对手与德国接壤,短期内没有必要组建强大的舰队。

纳粹德国军队的快速扩张

在秘密实验的基础上,陆军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装甲车辆项目,但他们边做边学。最初的模型是轻装和装甲车辆,后来证明不如敌人的坦克。如果不在其他地方做出牺牲,就不可能制造出所需的那么多车辆和火炮。希特勒不愿给和平时期的德国经济带来压力,所以生产速度保持在较低水平。

快速扩张也给人员带来了压力。没有足够的合格军官和军士,来填满所有的要求。快速晋升和对一战老兵的召回,缓解了这些问题,但程度有限。许多退伍军人年事已高,无法胜任外勤工作,需要再培训。许多空军部队的参谋,都是地面部队的人员,他们未经训练,也没有空中作战的经验。另一个快速的解决办法,是使整个警察部队军事化,以便利用其军士和军官的训练和纪律。

尽管有这些困难,重整军备确实取得了成果。到1937年10月,现役兵力达到14个军39个师,其中包括3个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有29个师预备役,随后又有更多的士兵通过征兵计划接受训练。1938年,包括2个装甲师和4个机动师在内的12个师,以及22个预备役师也被组建起来。其中一些部队是那一年吸收奥地利军队时组建的。1939年又进一步扩张。

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给了希特勒选择扩张的机会。和许多德国人一样,他也在为自己感受到的不公正寻求报复。对于他来说,天平只能通过战争来平衡,强大的军队使战争成为可能,甚至是可取的,因为它将证明德国再次强大和被尊重。到1939年,陆军有102个师,其中一半是现役师,总兵力约为180万。虽然某些类型的武器和设备仍然短缺,但纳粹的宣传机器已经发挥了作用,因此这些缺点并不明显。外国观察家看到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军队,希特勒也乐于让他们相信这一形象。

在波兰危机之前,德国已经有了广泛的领土来获取实践,尽管没有战争。相反,政治操纵和虚张声势达到了纳粹的目的。1939年9月之前的几年里,战争阴云笼罩着欧洲。然而,在此之前,每一场危机都以德国的优势得到了解决,这一连胜增加了帝国内部对自身能力和对手道德上的怯懦的信心。希特勒很容易受到赌徒的信念的影响,而这是纳粹入侵波兰的一个因素。

1935年的萨尔:纳粹侵略的第一步

第三帝国的第一次成功,是在1935年的萨尔。德国的这个地区在1920年被英法占领并控制了15年。而萨尔是一个工业中心,那里有煤田,并且是给法国的。1935年之前,该地区一直由一个委员会监督,后来举行了公民投票,以决定该地区将如何发展。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以及另一块尽管居住着德国裔公民,却被剥夺的领土。

纳粹在1933年掌权后,大量反对他们统治的德国人搬到萨尔,正是为了逃离他们。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随着全民公决的临近,这些希特勒政权的反对者们,努力让该地区继续处于法国的占领之下。不过希特勒还有其他计划,因为夺回萨尔将是他的政府在宣传上的胜利。他指示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进行一场媒体运动,影响民众投票支持重返帝国。当1935年1月投票时,超过90%的选民选择返回德国。3月1日,萨尔再次成为德国领土。随着德国的重新占领,那些被认为与法国政府合作的人,以及之前逃到那里的纳粹反对者遭到了逮捕。而收复萨尔是纳粹侵略的第一步。

第二年,希特勒更进一步,重新占领了莱茵兰。凡尔赛条约规定了该地区的非军事化,并在1925年寻求欧洲各大国关系正常化的洛迦诺条约中,成为永久的。根据条约的规定,莱茵兰一直被盟军占领到1935年。但实际上,这些军队已经在1930年撤离。在接下来的五年里,随着纳粹上台,更加公开地无视凡尔赛条约,于是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兰成为意料之中的发展,并蓄意造成一场危机。

希特勒兼并莱茵兰、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的赌博

1936年初,希特勒孤军作战,派遣了一支小部队进入非军事区。希特勒知道战争的可能性,但认为微乎其微;当战争部长陆军元帅沃纳·冯·布隆伯格表达他的担忧时,希特勒告诉他,如果法国军队进入莱茵兰,德国军队将撤退。1936年3月7日,帝国继续推进这一行动,派遣了几个步兵营进入莱茵兰,在那里他们加入了当地警察,为法国的反击做准备,并计划在必要时进行撤退。当法国军队留在他们这边的边境线上时,希特勒的信心得到了增强,他命令军队留下来。

两年后,希特勒采取了更多行动,进一步巩固了他国家的地位,并加强了他对西方列强道德上的懦弱的信念。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并将其军队纳入帝国。在奥地利内部有一个小规模的亲纳粹运动,在鼓动与德国的融合。不过这场运动被奥地利政府镇压,因为奥地利政府认为大多数奥地利人,不想和希特勒有任何瓜葛。3月9日,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舒希尼格(Kurt Schuschnigg)宣布举行全民公投,允许选民表达他们对与德国融合的偏好。

纳粹的宣传机器开始全面展开,宣布奥地利发生骚乱,并宣布不公平的投票规则来影响反对种族融合的决定。它声称,这场骚乱是奥地利人请求德国进入奥地利,恢复秩序。3月12日,国防军越过边境,没有遇到任何反对。希特勒本人也于当晚进入奥地利。几天之内,德国和奥地利的联合,即所谓的“安施卢斯”被宣布。希特勒又一次没有通过战争,增强了德国的实力。

1938年纳粹的第二次行动,是吞并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是一项旨在维持和平的协议的结果,是朝着即将到来的战争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轻松地占领奥地利之后,希特勒将目光转向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北偏北地区,这个地区被称为苏台德地区。许多德国人居住在这个地区,使它成为扩张的好目标。通常的宣传宣称,是捷克政府在其境内虐待德国人。

捷克人做好了战争准备,但其他人没有。9月下旬,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代表。在那里,他与这些国家达成协议,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没有支持,因此捷克斯洛伐克别无选择,只能默许。随后德国军队在德国民众的掌声中进入苏台德地区。

据说这是德国最后的领土要求。从慕尼黑回国后,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发表了他现在臭名昭著的声明,称他已经实现了“光荣的和平”和“我们时代的和平”。但和平持续了不到6个月。1939年3月15日,德国国防军进军捷克斯洛伐克其余地区。绥靖政策失败了,希特勒随即瞄准了波兰。由于捷克的领土在德国手中,纳粹对波兰的入侵可能从西部和南部进行,使国家的防御更加困难。

策划纳粹入侵波兰

波兰危机在纳粹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0天后开始。希特勒命令德国国防军最高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 OKW)准备对波兰的军事行动。他试图从波兰人那里,获得关于但泽和波兰走廊的让步,包括军事行动的威胁。由于波兰人拒绝让步,这些努力被证明是徒劳的。随后双方都开始了积极的宣传运动,纳粹宣称波兰在走廊地区对德国人的暴行。

考虑到他一连串的成功,希特勒愿意在波兰赌一把,尽管1939年的情况,比前几年更糟。与慕尼黑不同的是,德国没有与法国和英国就决议达成协议,而且德国以前的行动破坏了人们对希特勒的信任。第三帝国的种族主义政策和行动,也使世界舆论反对它。希特勒军民阶层的其他成员,不愿对他的计划表示反对。于是这位纳粹领导人决定进行另一场冒险的赌博,他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没有人能阻止他。

做出决定后,就需要制定计划。1939年4月,OKW向武装部队发布了年度指令。其中包括Fall Weiss(Case White)。该计划是在希特勒本人描述目前与波兰关系的声明中提出的。它要求德国军队在9月1日之前做好进攻准备。该计划强调出其不意。动员要到真正入侵之前才会进行。最初只会使用正规军,因为召集预备役部队会提醒波兰人。

这些活跃的部队在被命令进入出发点之前,将秘密地移入沿边境的集结区。军队也可以从捷克领土发起进攻。还有防卫法国边境、波罗的海地区和德国领空的安排。所有这些都将有效地将波兰从西方支持者中孤立出来,直到为时已晚。

4月28日,希特勒宣布德国与波兰的互不侵犯条约无效,并要求解决但泽问题。

外交阴谋和纳粹宣传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进一步的外交阴谋发生了。5月22日,德国与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签署了一项协议,减轻了德国南部的压力。希特勒还接受了南斯拉夫、匈牙利和保加利亚领导人的访问。与此同时,德国还在大肆展示其军事实力,数十架飞机在头顶轰鸣,数百辆坦克轰鸣而过。

纳粹的一项重大胜利,是与苏联修好。英法两国正寻求与苏联结成默契的联盟,以制衡德国,但这一事态的发展使这种希望破灭了。俄罗斯和德国就各自的势力范围秘密谈判达成协议。苏联将可以在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以及波兰东部为所欲为,而德国将夺回但泽、波兰走廊和波兰西部。

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Molotov-Ribbentrop Pact)是两国之间公开的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发展,因为纳粹是坚定的反共分子。希特勒和斯大林都认为战争终将爆发,而苏联早在1944年就预料到会发生战争。虽然战争会随着1941年6月22日德国的入侵而更早到来,但在1939年8月,问题似乎已经解决。

波兰危机在8月达到了顶点。德国人在但泽和走廊问题上,对波兰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引发了内乱。波兰人立场坚定,法国和英国保证支持他们。8月12日至13日,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与希特勒会面,讨论外交解决方案。意大利不希望它的盟友发动战争,而这个国家还在从阿尔巴尼亚、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的战役中恢复,还没有准备好与法国和英国作战。因此意大利军队需要时间使其军队现代化,预计直到1942年才准备就绪。不过希特勒对自己的路线充满信心,是不会动摇的。于是齐亚诺认为德国人违反了他们的协议,但也没有什么办法。

8月17日,纳粹实施了他们的计划,为入侵作辩护。德国国防军向纳粹党卫军高级军官Reinhard Heydrich指挥的特工,提供波兰陆军制服,以制造波兰攻击德国领土的事件。8月22日,希特勒向他的军队领导人谈到了这个问题,承认将会“安排”一个事件。这种行为的道德是无关紧要的,唯一的胜利很重要。他认为英国和法国不太可能干预,即使他们干预了,也不能直接增援波兰。如果战争爆发,那么德国会赢。希特勒还提到了即将与苏联签订的条约,该条约将于次日签署。

当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于8月23日公开时,战争似乎已不可避免。希特勒下令从8月26日开始进攻。第二天,英国向波兰递交了一份书面保证,保证如果德国入侵,英国和法国将援助波兰。当希特勒得知这一消息后,他撤销了进攻命令,并在最后一刻采取行动,阻止西方盟国的介入。他承诺尊重目前与法国的边界,并支持英国。这一提议没有给两国留下深刻印象,而两国也没有理由相信这种承诺。而谈判基本上中断了。

纳粹德国向波兰宣战

8月31日,希特勒签署命令入侵波兰,于次日凌晨4点45分开始。在入侵前一晚的晚上8点,身着波兰制服的德国人“占领”了西里西亚的一家德国电台,用波兰语进行的广播宣布了对德国的攻击。很快,德国警方制服了“袭击者”。随后发现被制服的人身穿波兰制服。几个小时内,德国国防军的全部力量,都投入到了波兰。

当入侵波兰时,德国国防军实施了一个计划,包围并摧毁维斯瓦河和纳鲁河以西的波兰军队。主要打击来自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将军率领的南陆军集团军群,从西里西亚向东北方向的华沙进发。然后是来自被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地区的军队,用来对付加利西亚的波兰军队。费多尔·冯·博克将军的北方集团军群,将通过波兰走廊向东进攻,与东普鲁士相连。这样,博克就可以从北方进攻华沙。

波兰的计划是在波兰西部进行前沿防御。因为波兰军队大部分是由居住在国家西部的波兰人组成的。他们需要时间来动员,快速防御也有望让英国和法国更快地卷入战争。不过盟军对德国新军队和战术的低估,注定了失败,不过公平地说,不管他们实施什么计划,波兰人都处于不利的地位。

尽管有各种动员和迹象,这次袭击对波兰人来说,是一次战术上的意外。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德国老战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开始炮击维斯特普拉特的波兰要塞。波兰海军遭到攻击,并将在几天内被彻底摧毁。前进的地面部队扫除了一些波兰巡逻队和边防军,进入波兰境内。双方的准军事部队随后为但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波兰走廊由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防守。德国第四集团军发起了进攻,波兰骑兵与一系列拖延行动进行了战斗,包括一次突袭,导致骑兵对一个德军步兵营发起冲锋。而他们只是在几辆装甲车到达后才被击退。第二天,意大利战地记者被带到现场。他们报告说,波兰骑兵在向德国装甲部队冲锋时阵亡。这个故事占据了大众的想象,直到它成为公认的现实,但这个故事只是一个神话。

当第4集团军进攻波兰走廊时,第3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向华沙挺进。两个军团发动了进攻,但却撞上了姆拉瓦防线,这是一个守卫进攻路线的要塞。德国人试图包抄该阵地,但在几次进攻失败后,使进攻陷入僵局。波兰马佐维耶卡骑兵旅,在乌拉特科夫河上与德国第一骑兵旅相遇。骑兵之间的交战,很快导致了激烈的下马战斗。战争开始第一天的日落时分,第3集团军就彻底停步了。

南方集团军群采取了主要的行动,特别是在西里西亚的第8和第10集团军。他们打算打击波兰军队罗兹和克拉科夫,越过瓦尔塔河,切断波兰西部的敌军。之后,他们将向华沙挺进。而这两个国防军方阵,包含了许多德国装甲师和机械化师。

最初的战斗并不激烈,因为波兰的防御在边境20英里之后。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第4装甲师在莫克拉村的沃林斯卡骑兵旅时。当德国人在协调他们的坦克和步兵时,骑兵得到了装甲火车的帮助。一次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突袭,成功地摧毁了波兰的给养,杀死了许多马匹,但骑兵们仍坚守阵地。在德国坦克的攻击下,大量的伤亡迫使他们最终在日落时分撤退。与此同时,克拉科夫陆军遭受重创,其第7步兵师被几个德军师切断和击溃。然而,设防的卡托维兹的情况要好一些,这限制了德国的成功。

第22装甲兵团从斯洛伐克向前推进,绕过了驻扎在杜纳耶茨线的波兰边境部队,迫使克拉科夫陆军部署其第10机械化旅。直到波兰第6步兵师也加入进来,进攻才停止。德国的两个山地师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向卡帕提军队发起进攻,但地形使他们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德国空军试图在地面上摧毁波兰空军,但大部分空军已经分散到辅助基地。尽管有更多的流言,但在整个战役中,只有24架波兰战斗机在地面上被摧毁,尽管其实是许多教练机和不能使用的飞机。德国空军还对铁路和重要公路进行了有计划的袭击。同样与传说相反的是,德国人还没有能力执行仓促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多的计划目标被击中,波兰军队的调动被成功地阻止,并战役后期尝试了一些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

华沙在战争的第一天遭到轰炸,使波兰战斗机损失惨重,到9月6日,波兰部队损失了70%的战斗机,迫使其撤退。其余的波兰战斗机在主战中耗尽,给德国造成了至少126人的损失。波兰轰炸机机组人员勇敢地与前进的德国军队作战,但同样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收效甚微。

在北方,德国国防军沿着这条走廊继续推进,而波兰军队则向南撤退,留下韦斯特普拉特的驻军被切断。在图乔拉森林,第三装甲师成功地渡过了布尔达河。德国的两个师也从东普鲁士沿走廊向西推进,几乎把波兰部队困在他们之间。9月3日,只有一个波兰师逃脱了包围。德国人继续对姆拉瓦线施压,最后开始包抄该线。被围困的波兰骑兵得到了第8步兵师的增援,但无法再守住战线。第二天,姆拉瓦的守军和未被波美拉尼亚包围的其余波兰人接到命令,撤退到维斯瓦线。

9月2日晚,波兰波德拉斯卡骑兵旅突袭东普鲁士,这是波兰对德国领土的唯一一次进攻。不过在与德国民兵发生了一些小冲突后撤退了。波兰第20步兵团继续驻守姆拉瓦线,让他们的战友撤退。不过很快被包围,但继续抵抗。随后莫德林军队试图守住这个同名的小镇,但是德国的渡江行动威胁到了波兰的阵地。在一次失败的反攻之后,波兰人再次从圣河对岸撤退。另一个波兰驻军试图在莫德林拖延德军,但也被前进的纳粹包围。

德国集团军最终开始包围波兰西部的波兹南军。波兹南的指挥官库特兹巴将军,请求进攻德国第8集团军。不过波兰最高指挥官爱德华·里兹·斯米格利元帅(Marshal Edward Rydz-Smigly)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他担心部队会被摧毁,并避免维斯瓦河西部的决战。不幸的是,德国人在这方面很脆弱,害怕这样的攻击。

波兰第7师在早些时候遭到重创,但德军利用了波兰军队罗兹和克拉科夫之间的差距,再次遭到第1装甲师和几个步兵单位的攻击。这场战斗使德国第10集团军及其重型装甲部队得以向华沙进发。坦克穿过平坦的农田,穿过波兰的心脏地带。不过在这片土地以南的波兰部队巧妙地撤退,拖延了第2装甲师的进攻,保持了他们的凝聚力。

装甲师直接向华沙的波兰军队普鲁士军团进发,该军团被安排在那里,因为预计德军将从该方向推进。这支军队有三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还有一支小的坦克部队来抵御向他们逼近的装甲部队。随后德国第1和第4装甲师迅速向Piotrkow进发,在那里他们遇到了波兰步兵和第2坦克营的7TP轻型坦克。波兰坦克作战出色,击毁了33辆德国装甲车,但由于他们没有集中起来,因此他们的努力没有产生持久的效果。

与此同时,9月5日,德国第10军将克拉科夫击退到基尔切,进一步开辟了通往华沙的道路。库兹巴将军再次要求进攻德军侧翼,但遭到拒绝。当天晚上,陆军元帅雷兹希米格维(Rydz-Smigly)命令所有四支交战的波兰军队——波兹南、普鲁士、罗兹和克拉科夫,撤至维斯瓦。

快速移动的德国军队现在轻松地超过了波兰军队,波兰军队一次又一次到达一个阵地,却发现后面有德国坦克。普鲁士陆军和罗兹陆军之间的差距是最严重的,第一装甲师和第四装甲师向华沙推进得越来越深。其他德国军队正穿过波兰走廊准备发起另一场进攻。而博克将军被允许将他的军队推进维斯瓦河东岸,以威胁沿这条线防守的波兰人。

快速移动的德国军队现在轻松地超过了波兰军队,波兰军队一次又一次到达一个阵地,却发现后面有德国坦克。普鲁士陆军和罗兹陆军之间的差距是最严重的,第一装甲师和第四装甲师向华沙推进得越来越深。其他德国军队正穿过波兰走廊准备发起另一场进攻。而博克将军被允许将他的军队推进维斯瓦河东岸,以威胁沿这条线防守的波兰人。

随着德军逼近华沙,雷兹希米格维(Rydz-Smigly)元帅终于开始考虑库特兹巴将军所建议的反击战,希望能减轻罗兹军队的压力,让波兰人有时间在华沙和维斯瓦河周围进行重组。9月9日,反攻沿着布楚拉河(Bzura)进行,虽然德国人意识到他们侧翼的脆弱,但被糟糕的情报报告,以及到目前为止波兰缺乏行动所蒙蔽。波兰的三个步兵师(第14、17、25师)攻击了德国的第24、30步兵师。两个波兰骑兵旅守卫着前进的侧翼。最初的战斗很激烈,但波兰人投入了装甲部队的后备力量,扭转了局势。最终德军两个师都撤退了。

伦德施泰特保持冷静,命令第1和第4装甲师从华沙郊区向西转,开始包围波兹南陆军。他希望切断并消灭敌军的这一大集结点。其他部队也迅速赶到该地区,建立了数量上的优势。随后波兰的进攻在两天内就完成了,库特兹巴接到命令,向南突破罗马尼亚边境。然而,他的指挥在数量上处于劣势,9个波兰师和两个骑兵旅对抗19个德国师,其中5个是装甲或机械化师。

库特兹巴明白了自己的困境,转而向东移动。9月16日,大约820架德国空军飞机和第16装甲军一起对地面发动了攻击。那天晚上,库特兹巴命令他的部队设法从chaczew的一个缺口逃出那个口袋。但9月18日,12万波兰人被俘,波兹南和波莫兹军队都被摧毁。不过他们的牺牲延缓了德军对华沙的进攻,也让他们的战友能够准备更好的防御,但代价是惊人的。

波兰指挥部在混乱中行动,散兵和部分动员的部队开始抵达,却不知道往哪里去。华沙的波兰领导层决定坚守阵地,保卫这座城市。由于伦德施泰特的南集团军群仍在布楚拉河(Bzura)作战,北集团军群于9月15日攻击了这座城市。它由德国第三集团军领导,在维斯瓦河两岸都有军队。德国人进入城市的郊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但由于华沙尚未被包围,一些波兰军队仍在渗透。9月21日之后,德国人完成了对布楚拉河地区的扫荡,并重新分配了师来包围华沙。而南方集团军群沿着城市的南面和西面展开。

苏联介入,决定了波兰的命运

9月17日,当苏联带着41个师和12个坦克旅进入波兰时,波兰的命运达到了一个新的低点。一些波兰人认为苏联可能会来帮助他们,但这些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大部分波兰军队向西作战,只在东部边境留下象征性的边防部队。平均来说,一个波兰营对抗一个苏联军团。虽然发生了一些战斗,但大多是小冲突,随后所有真正的希望都破灭了。最终元帅雷兹希米格维(Rydz-Smigly)命令所有波兰部队,前往罗马尼亚边境。

9月23日,德国人在1000门野战炮的支援下,开始了对华沙的首次进攻,但收效甚微,因为波兰人进行了激烈的抵抗。9月25日,另一次袭击还同时进行了炮击和空袭。一个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城市,遭到炸弹和炮弹的袭击。甚至德国Junkers Ju-52运输机也被投入使用,投下了许多燃烧弹。

第二天,德国人占领了华沙南部的三个旧堡垒。为了增加城内的苦难,并希望加速投降,希特勒下令不允许任何平民离开,将他们困在被摧毁的首都。9月26日晚,华沙陆军司令胡利乌斯·隆美尔(Juliusz Rommel)将军传话给德国人,说他准备讨论投降问题。战斗第二天结束,超过14万波兰士兵沦为俘虏。在莫德林的另一支波兰部队又坚持了两天,然后也放弃了,24000名士兵被俘。

一支位于华沙以东、通讯中断的波兰小部队,不知道华沙已经投降,并试图前往那里参战。随后遇到了德国第13步兵师,一个摩托化单位,并战斗到10月6日。由于此时苏联已入侵波兰东部,波兰军队已无处可去,战役实际上已经结束。

希特勒让纳粹入侵波兰的豪赌成功了,代价是四万八千人的伤亡,并让整个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到1940年底,法国、丹麦、荷兰、比利时和挪威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之后希特勒将在东边,在苏联广袤无垠的平原上,经历豪赌的失败,并导致希特勒声称将持续一千年的帝国毁灭。国家,走向了不可避免的战争。无论他的行为多么扭曲,他的疯狂都是有道理的,而且这在战争的初期就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39年9月1日,纳粹入侵波兰,战争正式开始,但这是由于许多因素导致了的。

希特勒为什么要袭击波兰

虽然很多关于战争的计算,都是基于一些逻辑和合理的计划,但复仇,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在一战结束后的20年里,德国对国家所承受的屈辱并没有减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对条约规定的情绪反应,成为了民众的一个溃烂的伤口。在该党掌权期间,纳粹的宣传机器充分利用了这一创伤。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队施加了严格的限制。地面部队的规模,被限制在10个师10万人,包括4000名军官。陆军只能用于“内部维持秩序”和国防。同样被禁止的还有德国军事系统的主要部分,比如总参谋部,大多数军官培训学校,以及任何预备役或准军事组织。此外,坦克和重武器被拒绝使用,而化学武器也是被明确禁止。莱茵河东岸的防御阵地,必须在距离河岸50公里的范围内被拆除。西岸同样没有任何防御措施,使这个国家无法抵御攻击。

凡尔赛的耻辱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限制。德国的领土被波兰和法国夺走。法国人获得了阿尔萨斯·洛林,这是在1871年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之前几十年失去的。“波兰走廊”指的是给予波兰的通往波罗的海的狭长土地,这意味着东普鲁士现在已经从国家的其他地方分离出来。从前的德国城市但泽,成为了“自由之城”,由波兰人控制,尽管其人口主要是德国人。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和领土,都被转移到其他国家。最后是一笔相当于今天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赔款债务。

条约要求的累积效应,在德国民众中造成了一种不公平感,而纳粹也非常愿意利用这种不公平感来攫取权力。该党上台时承诺要纠正凡尔赛宫的错误,让德国再次强大。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德国经历了许多内部麻烦,而这是德国人民记得的事情。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恢复了国力,就自然而然地、残酷地利用这种力量来对付夺取德国土地的国家。波兰走廊尤其突出,夺回它意味着重新连接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

怀着复仇的念头,希特勒的下一步就是重整军备。这是德国重新崛起为大国的关键先决条件。甚至在希特勒于1933年末开始重整军备之前,军队就已经通过训练、自由解读条约限制和秘密武器发展项目的结合,秘密地为快速扩张做准备。这使得纳粹得以迅速制造出一台庞大的军事机器,速度之快超出了德国对手的想象。

最初的步骤包括重建德国的武器工业,使其能够生产必要的武器。战时军队快速扩张的计划,被用于和平时期的发展。第一次增加到30万,分21个师。这一计划本应在1937年完成,但希特勒把这一时间表提前到了1934年秋天,仅仅过了一年。在此期间,希特勒开始巩固他的权力,反对像恩斯特·罗姆的人,纳粹党的准军事武装的领导人。在1934年8月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去世时,他还吸收了军事总司令的权力。后来,德国士兵和水兵被要求亲自宣誓效忠希特勒,这是对帝国时期皇帝宣誓的一种倒退。到1934年底,德国军队人数达到24万人。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公开拒绝《凡尔赛条约》,并下令根据新的防卫法将军队扩大到36个师。征兵制度也重新实行。两个月后,另一项法律成立了德国空军。征兵计划创造了大量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而这正是以前所缺乏的。指挥级别的变化也使德国军队更有效率。魏玛防卫军被重新命名为国防军,有三个分支,分别是Heer(陆军)、kriegmarine(海军)和Luftwaffe(空军)。随后重建了总参谋部,希特勒稳稳地被任命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与希特勒意见相左的将军们因丑闻或不当行为指控而被退休或解职。很快,创造了一个现代的,强大的力量,并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下。

虽然这一过程被吹捧为具有很高的效率,但过程是困难的。德国工业需要时间来制造现代武器,而这些武器大多只是在绘图板上的设计。原材料、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和工厂产能,不足以满足所有这三种服务的需求。并且海军也退居陆军和空军之后。而这个决定是有道理的,因为德国的主要对手与德国接壤,短期内没有必要组建强大的舰队。

纳粹德国军队的快速扩张

在秘密实验的基础上,陆军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装甲车辆项目,但他们边做边学。最初的模型是轻装和装甲车辆,后来证明不如敌人的坦克。如果不在其他地方做出牺牲,就不可能制造出所需的那么多车辆和火炮。希特勒不愿给和平时期的德国经济带来压力,所以生产速度保持在较低水平。

快速扩张也给人员带来了压力。没有足够的合格军官和军士,来填满所有的要求。快速晋升和对一战老兵的召回,缓解了这些问题,但程度有限。许多退伍军人年事已高,无法胜任外勤工作,需要再培训。许多空军部队的参谋,都是地面部队的人员,他们未经训练,也没有空中作战的经验。另一个快速的解决办法,是使整个警察部队军事化,以便利用其军士和军官的训练和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