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出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流传沿用至今,有什么道理?

我国是一个非常看重丧葬习俗的国家,中国人看重人的生死,有句话叫作“死者为大”,一个人的生命走到了终点,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不管他是恶人还是善人,是显贵还是贫民,人们都会让其安然的离开,给他办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

古人对葬礼尤其看重,丧葬习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丧葬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

土葬是我国产生最早,流传时间最长,适用范围最广,最为普遍的一种丧葬民俗。土葬的原则就是入土为安。

人类生存意识引起的原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发明土葬,同时这也是对动物行为的一种模仿,人性的发展和人伦情感关系让土葬传承下来。

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故有葬死之义。葬者,藏也。

古人认为“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儒家孝道伦理让土葬长期盛行。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思想。

古时候有一种灵魂崇拜,认为人在死后是有灵魂的,土葬也是让灵魂安息,在古代将人烧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惩罚。

办葬礼是非常讲究仪式的,人临死前要举行“停尸仪式”,这叫作“挺丧”,就是把将死之人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家属陪着度过最后的生命。

人死后要举行“报丧仪式”,就是要把消息告诉乡亲父老。如果是客死他乡的人,会有招魂、送魂仪式。

古人认为,人死了七天后才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因此很多人要“做七”,并且每逢七天一祭,共七七四十九天。

亲朋好友来吊唁送上赠礼,然后收尸入棺,晚辈要穿上孝服,这是出自周礼的一种儒家礼制,很多人说是为了让亡人“免罪”。

中国最有特色的一种丧葬习俗应该就是“哭丧”,哭丧仪式基本贯穿葬礼始终,这是最受重视的一项。然后就是将死者送葬。

送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摔盆”,这个盆叫“阴阳盆”,也叫“丧盆”。

在起灵时,司仪会说本家大爷请盆,大爷就是长子,他会拿出一个底部带孔的瓦盆,并且预备好一块砖,然后使劲摔碎。

在摔盆时,晚辈要哭出声,这样才代表着孝顺,否则会被邻居说三道四。

那么长子摔瓦盆的习俗是因何而来的呢?关于这个摔盆还有一个典故,跟“商圣”范蠡有关。

相传,范蠡所做的陶制品非常受欢迎,帮助大家摆脱贫困,范蠡将自己的制陶工艺教给百姓。

有一天范蠡拿着刚烧好的盆问大家:我死后这个盆怎么处理?有一个年轻人说“人在物在,人去物去,你死了我就把它摔了吧。”

范蠡听后很受感动,因为范蠡一生无子,他就说死后将自己的家业传给这位年轻人。

后来人们在死后,就让长子在棺材前将瓦盆摔碎,这就叫“摔老盆”,谁摔盆了,谁就继承家业,所以一般都是长子,因为他们要照顾家庭。

在农村摔瓦盆意为岁岁平安,一般要摔得越碎越好。当然,摔老盆的忌讳也很多,比如必须由孝子摔,女婿没有这个资格,不能摔两次。

要求长子摔瓦盆是因为古代讲究长幼尊卑,将长子当成是重点培养接班人,让他们摔更好一些,是当时的文化造成的。

但这个习俗只是老祖宗的一种说法,只是一种“继承家业”的思想,是后人和先人的一种期盼,是一种流传甚广的风俗。

长子摔瓦盆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了下来,现在农村依然有这样的风俗,迷信也好,传说也罢,这个行为已经没有特定意义,只是生人对死者的一种尊敬和怀念。

来源:今日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