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是如何利用海报艺术,进行宣传的?

纳粹广泛利用艺术宣传,来巩固他们的恐怖统治地位。而一本有插图的书,探讨了纳粹海报艺术,背后的心理操纵。

1935年6月,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问道:“难道我们所理解的宣传,不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吗?”这个问题可能只是修辞,但当时纳粹已经掌权近两年半了。

他们长期以来为他们的恐怖统治,奠定了基础,这种统治最终在二战和大屠杀中,达到顶峰。而这个以恐吓、谋杀和控制为基础的政权,直到1945年才结束。

宣传海报是战争的武器

阿道夫·希特勒没有浪费任何时间,让军队做好战争准备,他还确保平民也能遵守规则。当军队装备了新的坦克、飞机和潜艇时,后方的人们在电影院里,看到了无休止的新闻短片,在收音机里听到了洪水般的广播,并看到了宣传海报。

Sylke Wunderlich在她的书《宣传恐怖》中,探讨了这些海报的重要性,这本书有200多张插图,重点关注艺术和意识形态。

“我认为海报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众,”Wunderlich认为,并补充,她的意思是,他们在纳粹政治意义上是“成功的”。

纳粹从未回避复制最有效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战略,甚至早在纳粹党于1933年上台之前。从他们的风格和肖像来看,描绘阿道夫·希特勒肖像的海报,很容易成为左派革命的产物——如果他们用罗莎·卢森堡或卡尔·利布克内克特的照片,代替的话。

纳粹政权的“现代”美学

这些海报是由坚定的纳粹支持者设计的,包括平面艺术家和建筑师路德维希·霍尔温。他的宣传海报非常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被禁止工作多年。

但也有一些包豪斯学生参与了设计,比如赫伯特·拜尔(Herbert Bayer),他在1938年移民到美国之前,为纳粹政权制作海报。然而,关于拜耳让自己被纳粹束缚的指控——即使只是一段时间,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毫无根据的。并且,这些指控没有考虑到自由平面艺术家,也必须在纳粹政权下谋生的事实。

也许纳粹宣传部为了“他们的现代化”而故意接近他们。纳粹想把自己与魏玛共和国及其风格区分开来。于是他们想把自己描绘成一个“现代、新颖、与众不同”的国家。

而这正是为什么,这些海报图案的现代外观,与第三帝国核心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没有矛盾的原因。这些图像采用了摄影拼贴、清晰的字体和图像语言——绝对是当时最吸引人们的东西。

要养活的自己,就要设计海报

赫伯特·拜尔(Herbert Bayer)的老师,包括约翰内斯·伊滕(Johannes Itten)、保罗·克利(Paul Klee)和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他的一些作品最终在1937年的“堕落艺术”展览上展出,最终给了这位一直认为自己不关心政治的艺术家,一个背弃德国的好理由。拜尔的案例是纳粹政权文化政策矛盾的一个极端例子,也是海报设计师的机会主义行为。

当时海报艺术在德国之外,也被认为是一种“相当壮观”的媒介。它被视为“非常现代和建设性的”。国家社会主义者从一开始,就使用海报艺术的图片语言,来引诱和煽动群众反对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后来反对所有的战争反对者。

这些赏心悦目的照片完美的外表,继续为纳粹提供了多年的支持。直到很久以后,当国家社会党开始在战斗中失利时,它才开始破裂。

纳粹的文化大使

1939年9月入侵波兰后,纳粹的宣传机器一直运转顺利,直到1943年初在斯大林格勒战败。摄影师兼导演莱妮·瑞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在帮助纳粹政权保持良好形象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她拍摄的关于纽伦堡党的代表大会,和1936年柏林夏季奥运会的电影,在第三帝国的边界之外被大胆地宣传。瑞芬斯塔尔的作品充满矛盾,并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威尼斯电影节的一等奖和国际奥委会的金奖。

大众诱惑的种子,在她的电影《意志的胜利》和《美丽的节日》中播下了特别好的种子,体现了技术和美学的完美。

电影的营销采用了纳粹偏爱的电影海报风格。现代艺术被用来“用美丽、现代、干净的外观,来传达这个可怕的、独裁的国家”。他们的策略显然起了作用,否则人群就不会相信这个政策。”

以青年为目标

“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领袖!”这句口号投射在许多海报上,巩固了对阿道夫·希特勒的个人崇拜。但希特勒很少单独出现在照片中——他的观众通常是儿童和年轻人。很少有人能逃脱纳粹的要求,并完全屈服于他们错误的事业。男孩加入希特勒青年团(HJ),女孩加入德国女孩联盟(Bund Deutscher Mdel, BDM)。

从表面上看,许多纳粹时代的宣传海报是无害的;有些人甚至表现出了伟大的艺术天赋。因此不难想象为什么他们会吸引这么多人。事实上,部分由于其宣传艺术,纳粹国家可以依靠大多数德国人的支持——至少只要柏林和德国其他城市,没有炸弹落下。

分裂性的展览

在战后的多年里,要解决纳粹独裁统治的许多方面几乎是不可能的,包括细节——比如该政权宣传海报的美学语言。

2012年,二战结束67年后,慕尼黑城市博物馆(Munich Stadtmuseum)举办了一场关于纳粹海报艺术的展览,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左倾的《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称,此次展览名为“恐怖主义排版——1933年至1945年慕尼黑海报”,展出的图片“不过是宣传”。对许多人来说,至少可以说纳粹海报的肖像,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慕尼黑展览的批评者,指责策展人没有为海报提供足够的背景。游客们被单独留在这些照片前,“希望……它们可笑的本性会暴露出来。”

当时担任慕尼黑城市博物馆图形与绘画系主任的托马斯·魏德纳(Thomas Weidner)说,海报的描述确实提供了背景,但他承认,“关于国家社会主义的展览,总是一个微妙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