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葬地--大禹陵,为何会在绍兴?

对于中国的远古历史和文明起源,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古籍就为“三皇五帝”建立起“翔实”的资料。但作为严谨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开篇是《五帝本纪》而并非《三皇本纪》,可见他并没有盲目地将当时关于三皇五帝的资料都记载下来。

司马迁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以及禹,是中国文明的开创者,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黄帝和禹,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在如今所保留的国家祭祀中,有“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的场面。大禹陵和禹王庙古迹,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东南的会稽山。这里山势峻拔,郁郁葱葱,登上顶峰可远眺浩渺的东海;山下为浦阳江与曹娥江,犹如两条白色的玉带顺山缭绕,风景迷人,令人流连忘返。

大禹陵,坐东朝西,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群组成,各有特色。禹陵入口处为一青石碑坊,后面为一条长约一百米的神道,两侧立有石刻神兽五对。

神道尽头是大禹陵碑亭,亭内立有由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石碑。每字一米见方,雄浑有力。陵前遍植有槐树、松柏、绿竹等。禹祠位于禹陵左侧,相传于夏代少康时修建,后曾多次毁废又多次兴建。

如今禹祠共两进院落,中间以天井相隔,体现出江南民间建筑特色。在禹祠左侧,有一“禹井”,相传是大禹开凿的。有亭名“禹井亭”,有一副楹联:“德泽被万方,轨范昭百代。”大意是华夏大地的人民都得到禹的恩惠,他为民忘私、不屈不挠等美好品德,是人们的楷模。

祠前是一泓清池,名曰“放生池”。“禹祠”匾由著名画家吴作人题写,前进左右两侧有“大禹治水”、“计功封赏”砖雕,后进大殿正中的平台上,塑有大禹立像,高达数丈,穿双龙华袭,手捧玉圭,头戴冕處,目光坚毅,面目慈祥,令人肃然起敬。

大殿左侧,有八角窆石亭,亭中立有空石,形似秤碗,高2米左右,上端有孔,石上刻有各种字体的铭文。相传是大禹下葬时用的垫石,于是被认为这里是大禹的真正葬身之处。

亭旁两方石碑,大篆“石纽”“禹穴”,即大禹生在西川石纽,而葬身于此。室石被历朝历代视为大禹的直接遗物而崇拜。禹王庙位于大禹陵西北面,始建于1400年前的南朝梁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规制宏大、气宇不凡。

其由三进殿宇组成,由南至北,因山就势,层层迭起,气度恢宏。史书载,大禹开创了“家天下”的国家——夏。据《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禹之子启即位后,“使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之上”,就是每年春秋派人祭禹,并在南山(会稽山)禹葬处修建宗庙。

相传禹的六世孙少康继位后,派庶子无余到会稽守禹冢,并建祠定居。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启开始祭会稽大禹陵,首创的祭禹祀典,是中华民族国家祭典的雏形。

自此,大禹陵成为人们祭祀和瞻仰大禹的圣地。夏之后,祭禹祀典曾一度中断;至越王勾践时,又开始修建禹庙,祭祀大禹。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时曾特地“上会稽,祭大禹”。唐之后,地方官到任祭禹已成惯例。宋太祖赵匡胤曾颁诏保护禹陵,开始把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

宋之后,更多皇帝派出使者赍礼来会稽祭大禹。至明代,遣使特祭成为制度。清代,康熙、乾隆皇帝都曾亲临大禹陵祭禹。

实际上,人们在大禹陵举行祭祀,并不仅仅是因为这座古老的建筑的宏伟壮观,更因大禹那舍己为公、无私无畏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