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KY作者 / Jojo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收到这样一封粉丝来信:

“KY你好。我今年33岁。客观来说,我的事业发展是不错的,和同龄人相比,走在很前面。因为工作的需要,我的生活中有大量的应酬交际,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其实我自己觉得很迷茫,慢慢的竟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在亲密关系方面也有很多挫折。我外形条件不错,追我的男人还是不少的。但我总是过快地进入一段关系,又很快发现那不是我想要的。所以看起来我换了很多男朋友,也因此影响了一些人对我的印象。我时而觉得自己还向往最天真纯粹的爱情,时而又觉得可能只有现实功利一点、甚至彼此能够相互利用才能成功。

别人觉得我很光鲜,但其实我觉得自己有时候还是挺抑郁的,一个人的时候会觉得空虚。

我想知道我是怎么了,我应该如何做才能得到幸福?”

这封来信让我想起曾经在论文中读到的“一个人丧失了ta的真诚存在”的理论。

如果你也常常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需要什么、自己应该如何选择感到困惑;

如果你按部就班地生活,却因为无法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而产生空虚、抑郁;

如果你身边的浅层关系多、深度链接少;

如果你在爱人和被爱中似乎总有哪里出了问题;

……

请一定认真阅读今天的文章。

可能有些读者会觉得,自己和开头那位粉丝一样,只是觉得生活迷茫、空虚,但并没有对他人说谎作假,也没有故意扮演谁,为什么说这可能是丧失了“真诚地存在”呢?

研究者们将“真诚地存在”定义为:在日常的生活运作中,可以顺畅地基于自己真实的核心自我展开运行。

当一个人的感受、想法和行为,越能反应出这个人“真实的核心自我”,我们就认为这个人真诚存在的程度越高。

因此,当我们说一个人丧失了“真诚地存在”,指的是:很多时候,ta无法真正察觉自己的感受、情绪、情感到底是什么,也不能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欲望是什么,无法为生活找到目标和意义感。

那么在这种状态下,会发生什么呢?

比如,ta会因为不能准确地了解自己的需求、欲望,而无法基于自我觉察,做出清醒而坚定的行为选择。

Ta是以一种“回应外部世界”的方式开展生活,选择那些外部世界认为是好的行为。由于不同环境的标准不一样,ta们往往会为了回应不同要求而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也正因如此,在日常生活中,ta可能做出一些前后矛盾、自己也难以理解和解释的行为和选择,并经常感觉自己像变色龙一样,有很多副令自己都感到困惑的面孔。甚至在紧密的关系中,也找不到真诚的状态。

Ta可能时而过度自信、时而又过度自卑。在听到那些非抬举的、甚至有些负面的评价时,ta通常很难接受。这些情况下,ta可能一面很想反击对方,一面又难免怀疑自己,陷入一种无所适从、又难以摆脱的情绪。

这种不够真实存在的状态会给人们带来很多负面感受,比如可能常常感到被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缠绕着,严重情况下,会觉得自己像个“活死人”,感到无穷无尽的空虚。

研究者指出,“真诚地存在”在4个不同的层面上,各有其意涵:

  1. 自我觉察和自我了解(self-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自我觉察和了解,指的是一个人拥有多少关于自我的知识,或者有多强的动机去提升关于自我的知识。关于自我的知识又包括动机、感受、欲望、对自身的认知(例如自身的偏好和厌恶、优点和缺点、目标和志向、性格特征和情绪状态等等)。

研究者指出,其实每个人的自我都是复杂的。比如说,一个大多数时候内向的人,也会有ta外向的一面;大多数时候感性的人,也会有理性的一面。当这种复杂性没有被自己理解的时候,我们会出现困惑。

而通过自我觉察,我们能够形成对自己的连贯的、多面的认知和身份感。这样做的好处是,当面对不同情境的时候,我们能够自信、自如地调用自身的不同方面来应对。

2. 处理和与评估自己相关的信息(the processing of self-relevant evaluative information)

真诚地存在的第二个层面,是指不带偏见地处理各种关于自我的“评价性信息”。它指的是,无论是积极面还是消极面,一个人都能够客观认识自己,不因为情绪扭曲对自我的认知(过于夸大自我的优势、回避否定性的信息等)。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缺乏安全感和自信时,更容易回避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想听到对自身吹捧的信息。而在自信的情况下,则会更好地处理负面信息。

和自我觉察不同,这个层面更多指的是一个人如何处理“新获得”的关于自我的知识。研究者反复指出,尽管回避他人对自我的负面评价,更多听取吹捧性的意见,能够在短期内帮我们回避一些痛苦。但从长期来看,这会导致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并不准确,从而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或者浪费精力和努力。

3.行为(behavior)

当人们的行为,与自身价值、偏好、需求相符时,ta们在这一层面上是“真诚”的。

换句话说,ta们采取行动既不是为了讨好别人,也不是为了获取奖励/逃避惩罚,而能感到自发地想要去做——这就是行为层面的“真诚地存在”。

当然,现实中会有很多阻碍,行为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研究者特别指出,只要在觉察的层面,一个人是真诚地存在着,ta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当下不真诚的行为是一种策略,就不算违背了真诚性。

4.关系状态(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在这一层面上“真诚地存在”的人,认为在亲近关系中保持开放和透明非常重要。Ta们想要让对方看到“真实”的自己,同时,也想要看到“真实”的对方。

为了实现这种彼此坦诚、信任的状态,ta们更不惧在这些关系中展露弱点。而在面对冲突时,ta们也更可能选择表达真实看法,而不是敷衍对方以避免冲突。

研究发现,这种能够允许双方真诚存在的关系,至关重要,影响人们长期的心理状态和幸福感。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想,这些看起来都太理想化了。如果工作和生活就是需要我“戴上面具”怎么办?难道只能在“真诚存在”和“现实生活”里选一边吗?

在研究中,Kernis和Goldman也讨论了这一问题。

他们认为,在不得不选择违背真实自我的情境中,能否意识到自身的想法和行为之间存在冲突,是极为重要的。意识到这个冲突的人,在虚假行动时,也能够睁开一只眼睛看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也就是说,虽然ta们在行为和关系层面做出了策略性妥协,在另外两个层次却仍旧是“真实”的。

从这个角度看,“真诚存在”是具有灵活性的,它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强迫自己一直用最纯粹的样子去面对世界。而是我们感到自己拥有能够表达真实的自由,并可以根据当下环境而自主地选择是否真实地行动。

研究者用大量实验结果说明:真诚地存在,能带来更健康的心理机能和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其中,ta们还着重提到了“人格功能灵活性”的概念。这意味着,当一个人通过真诚地存在,对自己形成了清晰准确、复杂多面的认识,就会获得一种处理多种情境的自信——能够灵活自如地调用自己的不同方面来做出应对。

此外,真诚地存在,让我们能够对自我形成客观稳定的认知,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在错误的方向和人身上浪费努力和时间。

此外,热衷于亲密关系真诚性的人希望ta们的密友能够深入了解ta们,而且ta们非常重视在亲密关系中的真诚不虚伪。这种真诚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有力预言指标。

研究者还特别指出:

“真诚性并非没有潜在成本。准确的自我觉察可能是令人痛苦的; 与真实自我相一致的行为可能会被他人讨厌; 将自己敞开给一个亲密的人可能会带来失望、嘲笑或背叛。

也就是说,真诚性并不总是令人愉悦的。

然而,重要的是,真诚地存在对个人幸福感的好处通常足以抵消这些。当人们真诚地存在和开展生活,人们思考、感受和行动的方式,都会促进人们满足自身需求,并且清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在论文中,研究者们给出了ta们的建议——正念(mindfulness),这是指一种对个人当下体验、放松而无评判的觉察状态(a state of relaxed, nonevaluative awareness of one’s immediate experience)。

正念是一种头脑锻炼。通过这种锻炼,我们能够学习放下对事物、对自己的固有看法,学会“不带评价地看见”。

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开始看到自己从前有意回避的某些方面;开始愿意听一些过去不愿意听的评价,继而,才有可能处理和从中获得自我的成长。

它是我们了解自己的第一步。一开始,你可能并不习惯,此时,你可以先试着从“第三人”的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自己。

要注意的是,此时,你只是在观察,而无需去思考观察到的是好是坏,造成它的原因是什么,或它会带来什么后果。当你将这些感受原原本本地挖掘出来,你已经是在释放真诚的自我、并开始真诚地面对自己了。

“真诚地存在”并不是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我们要为了觉察自身而有意识地做出努力;要忍耐面对自身缺陷时剧烈的不安全感;要在一些时候与现实对抗、坚持自己核心自我想要选择的行为;要在关系中坚持突破重重脆弱感、突破对方的防御,走向两个人真实的内核。

它的确很难。然而,当我们这样做,我们能够真正体验到“我”的存在,并以自身本来的样貌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也只有在这些时候,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获得一种满足感——生而为人,我们都有感受到“自我”真诚的、活生生地存在的需求。

我们求而不得的生活意义感,首先是通过这样真诚地投入生活开始的。只有当你“真诚地存在”的时候,你和生活才建立了足够深入和真诚的链接。生活会用它独特的方式给予你回报。

愿我们不会将一生都花费在漂浮奔波上,而是怀着对生活的喜悦和热情,全情投入到生活中。

今日互动:你觉得自己有真诚地存在吗?这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吧~

References:

Kernis, M. H., & Goldman, B. M. (2004). From Thought andExperience to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 MulticomponentConceptualization of Authenticity.OnBuilding, Defending, and Regulating the Self, 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