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之前,中国古代如何管理对外贸易?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又是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多民族国家,很早就开始对外贸易了。

早在秦汉初期,我国与周边邻国如朝鲜、越南、印度等国,就有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

自西汉张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中外贸易便逐渐发展起来,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兴起的重要标志。

在朝廷中,汉武帝第一次设立大鸿胪寺,相当于现代外交部,接待人员中有专职翻译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

实际上,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有相当于外交人员的“典客”。“典客”是九卿之一,到汉景帝时更名“大行令”。当时,长安还设置了涉外旅店--“蛮夷邸”,专职接待外国商使。

两汉时,中国对外贸易以陆道为主,兼行海市。陆路方面,武帝通过和亲与互市加强与匈奴的交往,双方矛盾得以缓和;但又严格管辖与匈奴的商品贸易,只要是参与互市的私商,必须到政府部门领取凭证--“符传”,带着政府的许可证,才能参加贸易。

汉政府与西域中亚诸国开始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达到牵制北方匈奴的目的。汉武帝屡次派遣使节前往西域各国,最终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对于境外贸易,参与者均为经过政府允许的随使节同行的商队,不准私商私自互通有无。在同西域和中亚各国贸易中,汉朝廷采取很多优惠的政策。

如在与匈奴互市中不准输出的铁器和铜钱,却准许与西域和中亚各国的贸易中输出,且无数量限制。

除西北丝绸之路外,在西南有“永昌道”,取道缅甸、印度半岛,与中亚大陆的古老商道交会,被誉为“西南丝绸之路”。

前往朝鲜半岛的,有“乐浪道”,有时转口日本的商品也由借此道转运南行,被誉为“东北丝绸之路”。

两汉时,中国国际贸易业务是当时世界上走得最远的。《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可见中国当时国际贸易能力之强大。

当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采用“朝贡”形式。就是外国运来的商品称为“贡”、“献”,中方交换出的商品叫“赐”、“赏”,其实这种贸易本身就不等价,只是官方的贸易行为。

汉代的长安,不但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也是国际贸易大都会。

中外商客拉着一群群骆驼,满载中国的丝绸、铁器、漆器,以及各种特产,从长安启程向西出发,为正处石器或青铜时代的西域各国打开铁器时代之门。

而东方的华夏子民,不仅被西域客商特有的民族服饰和风格则吸引住了,还对他们带来的汗血马、驼鸟蛋、琉璃、毛毯等奇珍异宝羡慕不已,可谓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