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军队编制是怎样的?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繁荣鼎盛阶段,这一时期的兵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实,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西周统治者在建国初期,就开始扩大武装力量,组建了大量新的常备军部队。

那么,当时军队编制是怎样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上的记载。《国语?齐语》“五乡为帅,故万人为一军”;《左传?襄公十四年》“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也”;唐、宋、明编纂的《通典》、《通志》、《太平御览》、《永乐大典》里都记载了“军、师、旅、卒,两、伍”。

不过,这些史书的来源都是依据《周礼?夏官》里的记载:“凡军制,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实际上,据《成鼎》、《舀壶》、《小雅》等典籍所载,周天子直辖有“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三支武装力量,总兵力仅20多万。

根据以上,我们可以将西周军队的编制特点归纳为:

第一,建立起国家常备军。刚开始时是六个师,西周后期发展到二十二个师。如周六师是由周人组成的,驻在周京所在的西土地区,所以铜器铭文中称它为西六师。六师是周的主力军,昭王、穆王曾率六师出外远征。

再如虎贲(贲同奔,意思是虹虎舞跑,像虎一样勇猛有力),这是周王的禁卫军,武王伐纣,即以虎贲为先锋。如在牧野之战时,武王出动“革车三百两(辆),虎贲三千人”(《孟子?尽心下》)。

当代一些研究成果也很有参考价值。如台湾军事著作《中国历代战争史》描写道:“周军编制为军(五师、兵车125乘、战斗人员12500人、将);师(五旅、兵车25乘、战斗人员2500人、帅);旅(五卒、5乘、战斗人员500人、帅);卒(四两、一乘、战斗人员100人、卒长);两(五伍、战斗人员25人、两司马);伍(战斗人员5人、伍长)。”

第二,不但中央常备军,而且各诸侯国也有固定配额的常备军,主要还是为了与西周的分封制相应。如殷八师,是殷遗民编成的,将帅则由周人充任。周人对南方各族多次的征战,往往是六师、八师并用。

第三,周天子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控制着一切军队。西周时期,从中央到地方诸侯国都设有军事行政长官司马,具体的职责是职掌军赋、兵器、指挥军队和护国器与宗器,一般是分区而治。

第四,士兵来源基础广阔。实际上,各阶层的人一般都可以服兵役。如《周礼?地官司徒?小司徒》云: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唯田与追胥竭作。

不过,军队主力仍然是与周族贵族有血缘关系的“国人”,且服兵役是他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此外,尽管各阶层、阶级的人,都可以在军队中服役,但是他们之间的等级也是极其分明的。

第五,军事财政来源比较稳定。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繁荣鼎盛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制度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也深深影响着周代军队组织的建设模式的发展变迁。

土地,不仅是国家征发兵役的经济基础,也是国民履行兵役义务的根据。主要还是因为周朝一直实行“兵农合一”,以“因井田而制军赋”的方式对土地及其收入进行规划,并以此来决定可征发军队,甚至军事物资的数量。

一句话,就是以井田为单位进行兵役征发。井田,通俗来讲就是村庄的意思。

但是,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军队编制,也有着局限性。伴随着周王室的对外战争,各诸侯国的军事力量不断发展,至周朝后期,出现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的战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