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惨了!美国三兄弟死在粪坑中,“死亡陷阱”怎么出现?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的韦贝克(Wuebker)三兄弟被困在化粪池中,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三人已经被臭气熏倒,失去意识,倒在粪坑底部。他们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但无一人生还。那么,粪坑如何变成“死亡陷阱”的呢?这背后有什么科学原因?

早些年的时候,在农村上旱厕时,可能有不幸的人掉进去过,但也都能被捞出来,洗一洗就没事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露天的粪坑了,更是极少发生有人掉进粪坑而死亡的事情,那么,美国三兄弟的悲剧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韦贝克三兄弟经营着一家畜牧场,规模较大的一般会建造一个储存动物粪便的粪坑,用于制造肥料。当时,粪池中的泵坏掉了,三人下去维修。怎料坑中的气味太重,三人被熏晕在坑底,再也没有爬起来。三人的死亡要归咎于细菌。

粪便中富含有机物,这会滋生大量的微生物,尤其是厌氧细菌。根据美国国家农业安全数据库(NASD),当微生物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时,将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包括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它们会在粪坑中不断累积,挤走原有的氧气。

致命的硫化氢

在细菌产生的气体中,最毒的当属硫化氢,这是一种剧毒气体。硫化氢是无色的,但闻起来极臭,就像臭鸡蛋一样。即便硫化氢的浓度很低,只要吸入一些,就能损害人的眼鼻喉。而如果浓度很高,即便吸入少量也足以致命。

实验表明,当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为10 ppm(即百万分之十)时,就能刺激人眼。当硫化氢浓度达到100 ppm时,将会麻痹嗅神经。当浓度达到600 ppm时,一小时足以致死。而当浓度1000 pp时,一次呼吸就能让人丧命。

硫化氢的分子量为34,这意味着其密度大于空气。因此,当粪坑中产生硫化氢时,它们会逐渐沉到底部,不断积累起来。因此,这种剧毒气体曾多次引发致死事件。

一旦人进入这样的粪坑之后,虽然他们能闻到臭鸡蛋味,但硫化氢很快就会麻痹嗅细胞,导致受害者失去嗅觉。随着吸入的硫化氢越来越多,当受害者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中毒太深。

当韦贝克三兄弟在粪坑中维修泵时,因为大量吸入硫化氢而中毒。再加上微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大量在坑底沉积,吸入过量会导致缺氧。结果这三位男子失去意识倒在坑底,最终没能救活。

此类事件偶有发生,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因为此时细菌会大量滋生,它们分解有机物后,将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

NASD建议,在没有氧气供应的情况下,不应该进入粪坑。另外,还要通过风扇加强粪坑的通风,使得有害气体不会聚集。进入粪坑内作业的人都应系上安全绳,以防他们失去知觉时,别人可以拉他们上去。

要说粪坑的受害者,最早有记录的是2600多年前,我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晋景公。根据《左传·成公十年》的记载,公元前581年,“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简单来说就是,晋景公在吃饭前,突然感到肚子胀,赶忙去上厕所,结果掉进坑里被淹死。晋景公的一个太监第一时间跳进去,把晋景公背了出来。悲催的是,这位太监被殉葬,只因他梦到自己背着晋景公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