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建成了空间站,却有美国人“功劳”,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航天员们都在忙些什么?

2021年8月11日,环球网报道了正在太空“出差”的三人组打开了了一个“宝箱”,解锁了一项黑科技,一个“高微重力实验柜”,这是实现高微重力环境的关键设备!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将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到天宫空间站以来已经过去了2个月,再有1个多月他们就将返回地球,2个月来他们每天都在拆拆装装忙个不停,也会向大家展示了美味的太空食品,偶尔还出舱溜达溜达,或者描绘下在太空锻炼以及观看奥运会的体验。

似乎也没啥花样,我国终于建成了空间站,就干这些?这个未来将在太空运行几十年的空间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无私”美国人的帮助:我国终于建成空间站

2021年6月18日,《环球时报》刊发了一篇标题为“不少外媒发现:中国这次成功,有美国的“功劳”的文章,咋一看,这美国人功劳不小,我们应该感谢大公无私的美国人!

但事实上熟悉美国一贯以来尿性的朋友都知道,这是反话,5天后的6月23日,NASA局长尼尔森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听证会时称,他支持将排斥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沃尔夫条款”永久化,也就是永远不允许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研究项目。

当时网上就炸锅了,网友们纷纷称,一个建成已经十多年、行将就木,即将陨落星辰的国际空间站拒绝中国,这不得感谢美国人?没让我们上这条破船(2018年“联盟MS-09”飞船上出现了8个孔,其中1个被钻透漏气)那实在是一件幸事。

当然美国人拒绝中国人上空间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因为从1952年的“巴统”开始,就执行了对中国禁运的政策,期间在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为拉拢中国有一段时间解禁,不过在1980年代末开展的国际空间站项目,也从没想过带中国一起玩!而且从1990年代中期,又恢复了比“巴统”更严厉的“瓦森纳协定”。

包括但不限于先进材料、材料处理、电子器件、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与激光、导航与航空电子仪器、船舶与海事设备、推进系统等9大类!

这些高科技技术都在美国的禁运之列,而美国纠集了差不多42个国家,基本就是全球科技最先进以及在生产制造环节上最关键的国家,也就是说全球高科技生产链条禁止向中国开放。

到了2011年4月,112届美国国会批准并由奥巴马总统签字生效的“沃尔夫条款”,则从学术层面交流上封禁中国与美国科学界之间的来往。

所以各位可以想象一下,我国能在全球围堵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并且完成了两弹一星工程,还有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工程,月球登陆以及火星和深空探测工程,究竟有多不容易,当然也是因祸得福,咱不用担心任何国家封锁,因为我们的空间站是“纯国产”的。

空间站对我们究竟有什么意义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长度超过73米,宽度达到了108米,总质量约420吨的庞然大物,而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即使在2022年底建成也不会超过100吨,一开始就落后的我国空间站究竟有什么意义?

但事实上却相反,尽管按空间站代差上区分,我们属于三代,而国际空间站则属于四代,但就提供的电源功率以及可以设置实验柜,却几乎与空间站相差无几,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比如太阳能电池效率可以轻易突破30%,而国际空间站则在20%以下。

核心舱

另一个则是我国采用的是离子推进发动机,燃料使用非常节省,而国际空间站仍然采用“毒燃料”(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

还有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多国项目,大家都有自己的小想法,比如美国和俄罗斯,所以部分舱室接口不通用且功能上有所重复,导致国际空间站加压空间达到了915.6立方米,但实际利用率却与未来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差了不大。

所以我国的空间站并不落后,而是相当先进的结构,局限于现在的运载火箭,我们无法将更大的结构运上天,其实未来美国要建新的空间站时也会遭遇这个问题,因为航天飞机退役了,马斯克的星舰空间不错,但不知道未来命运如何。

中国人的“国际”空间站

空间站究竟有什么用?其实用处大了,比如在国际空间站上失重状态下展开的冷原子实验,达到了绝对零度上百亿分之一度,这种环境对于科学实验是独一无二的,还有纯度极高的材料,甚至还有3D器官打印等等,空间站环境下得天独厚。

尽管“天宫空间站”是一个中国独立完成的空间站,但它的未来却将是一个中国的“国际空间站”,因为中国已经接受了17国申请的项目,分别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法国、西班牙、荷兰、印度、俄罗斯、比利时、肯尼亚等国家。

未来会接收他国航天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要不然欧盟的宇航员们拼命学习中文是为啥?至于未来什么时候,那就要看国家航天局什么时候批准了。

空间站项目让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是肯定的,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最关心的,主要是随着空间站项目的展开,我国将会有一大批航天测控设计与管理人才培养出来,未来我们载人月球和火星登陆,以及更远的深空探测,甚至走向星辰大海也将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