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最严厉”警告:数十亿人面临风险,化石燃料是“丧钟”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节能环保是在为子孙造福,没想到有一天成了自己造福。近日,联合国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红色警告”,罕见地用了严厉、强烈措辞以及肯定性词语,阐述了地球现状极为严峻,并将煤炭与化石燃料描述成人类的“丧钟”;明确表示“全球变暖”绝非自然现象,非常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人为造成的;地球自己已经无法调节,很多事情已经无法逆转;人类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会得到现世报,使数十亿人面临直接风险;如果不马上行动,将有灭顶之灾,不容半点拖延。联合国这样的报告真的是迄今少有,那么气候问题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真的很严峻

下面是2020年的消息:北极圈破记录38度!然后这个记录在2021年被破了,北极圈48度,超了2020年记录10度!

2021年的破纪录高温、破纪录暴雨,估计大家都习惯了,连塔克拉玛干沙漠都发洪水了,自然灾害、破纪录也就见怪不怪。还有很多人在想:只要灾害别降临到自己头上就行。然而如果每个人头上有个百分比显示自己遇到自然灾害的概率,此时数字正在不断增加。

《巴黎协议》守不住,极端高温概率提升150倍

2015年前,近190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巴黎协定》的其中一条是将工业化之后的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1.5度以下,长期目标一定不能让它超过2度。

2020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消息: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前相比高出1.1度。这次IPCC报告指出:高出1.2度。协议签完刚过6年,IPCC就表示,按照目前进度“1.5度”在2040年就会失守,比预想的提前了至少30%。

“1.5度和2度”看着很小,但这指的是全球平均温度。哪怕只提升0.1度,局部效应可能会被放大百倍。例如:北极圈最高温记录提升了10度(100倍),郑州单日就下完以前一年的雨(365倍),热穹顶能让避暑胜地升至49.6度等等。

当然,这么算是不对的,这只是让大家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实际上,极端高温概率增长了150倍,这是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天气归因”团队计算出的结果,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公布。

(文明付之一炬)

150倍足以让“千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变成“6.66年一遇”(1000/150=6.66)。这意味着原本家族30-45代人中,只有部分能会遇到一次的极端天气,变成了每代人都会遇到,而且一辈子能遇到好几次。有多少人能侥幸逃过极端天气的“狂轰乱炸”?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概率大幅度上升,而且越来越极端,不断大幅度破纪录,即使没有受到极端天气波及,它们也影响着你。

例如:巴西下起了罕见大雪似乎离你很远,但咖啡、可可被霜冻,种植户日子就不好过了。咖啡会涨价,你需要降低品质或者付出更多的钱。有时候一场暴雨足以让积攒了几十年家底的保险公司瞬间清零。漫天山火足以遮天蔽日,摧毁一座大岛、一座城,让普通的撤离轮渡成为诺亚方舟。

(孟加拉此刻正在发生的洪灾)

如果大家不在意,各自稍稍一用力就会提升0.1度,灾难出现的概率会大幅度上升。因此,IPCC用了“灭顶之灾”的措辞。反过来,如果全球平均气温每降低0.1度,大家遇到灾难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你可以理解为“节能减排保平安”。

全球变暖如何引发灾难?

全球变暖源于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气体吸收阳光的能力较差,但吸收热量的能力较高。温室气体就像蔬菜大棚里的“大棚”,它们会把阳光放进来,这些阳光被棚里的大地、植物所吸收会释放出热量,热量被大棚包围着出不去,因此大棚里越捂越热。

由于热量由大地万物吸收阳光所释放,因此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大约为高度每上升1千米,气温下降6度。往往山脚下30度,6000米高山上为零下6度,所以海拔较高的山巅常年积雪。

(赤道上的雪山,炎热草原上的雪山,乞力马扎罗山)

如果你在大棚里放盆水,大棚里越热,盆里的水,蒸发得越快。当水蒸气从地表上升到一定高度会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聚在一起便成云,然后进行降雨。

(海上三台风一胚胎,陆地还有暴雨云团,来源:中气爱)

关于暴雨与全球变暖的关系,简单来说:温室气体多了,地球平均气温就高了,空中聚积的水蒸气就多了,云就多了,暴雨、台风就更容易出现了,洪灾就更容易发生了,人类死亡与财产损失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平均气温提升1℃,大气可以容纳水汽的能力会提升7%,在局部形成更大的暴雨)

除此之外,高温会融化冰川,巨量的淡水汇入海洋会影响洋流平衡地球各地热量,影响海洋营养物质的流转。同时冰川反射阳光能力较强,阳光透过“温室大棚”进来遇到冰川,60%不会转化为热量,可以透过“温室大棚”再出去,从而让地球保持凉爽,然而冰川现在快没了。

温室气体是如何增加的?

可能来自于“电”的浪费,火力发电站通过燃烧煤炭排放二氧化碳进行发电;

汽车化石燃料的燃烧,私人的小汽车碳排放占了交通运输中的47%,公共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占据了50%;

想吃更多的肉、喝更多的奶就需要养更多的牛羊,它们消化过程中会把植物吸收的温室气体通过打嗝、排气再排出来;

我们穿、用、住的都需要生产与制造,提炼钢时需要用碳进行高温冶炼,才能把氧气从氧化铁中分离出来,碳与氧气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产水泥需要将石灰石(CaCO3)加热到1000度,消耗大量能源升温的同时还会产生二氧化碳,生产1万吨生石灰(水泥主要成分之一)会产生1万吨二氧化碳。而塑料来源于石油,还难以降解。综上所述:即使你在床上躺平都在进行着碳排放。

或许有人认为大自然会自我调节,实际上如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处于200万年来最高水平。人类活动排放已经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已经突破并远远超出了80多万年以来的波动规律。在气温上,过去10年内的地球比过去10万年前更热。

(灰色的人为碳排放远远高于黄色的自然碳排放)

地球已经失去对温室气体的调节的能力,如果继续升温等待人类的是气候崩溃,或许我们会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被洗出去。因此,IPCC这次气候报告用了大量强烈的措辞,希望引起人类注意,敲响警钟,不仅是关乎地球,也是关乎家人,关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