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不管是金属货币、商品货币,还是债权债务型货币、信用货币、比特币,货币只要实现交换价值必须就有个前提,那就是靠谱,专业术语叫信用。靠谱概念集中体现在一点,拿着这个货币能够如数兑换商品,即不贬值。

货币价值的生命在于价格稳定。

反过来说,如果货币价格不稳定,货币就可能失去价值,被人抛弃。这就相当于饮用水,饮用水的价值是给人补充水分,如果饮用水被污染了,它这功能被废弃了,价值自然就消失了。

这就回答了哈耶克那个问题,货币为什么不能完全市场化。货币如果市场化,价格必然波动,其价值则大打折扣。

或许所有商品的都可以市场化,唯独只有货币不可以。从哲学上来说,货币符合本体悖论。任何参照事物,都具有一个本体悖论。

例如,测量一辆汽车的速度,可以借用任何一个参照物,维度不可以参照汽车自身。又如,“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是绝对真理”,如果这句话是对的,这句话本身就等于真理了,这样与它的内涵是矛盾的。

货币的本体悖论在于,货币是为其它商品计价,为其它商品交易提供解决方案的,其自身成了所有商品价格的参照物,以及所有商品交易的媒介,如果货币价格变化,它如何为商品计价,如何帮助商品达成交易,如果无法帮助商品达成交易,货币就没有价值。

几乎所有的货币都在追求信用以及价格的稳定。

债权债务货币的信用以及价格稳定来自族群的信任以及族长的权威,大家有借有还,“欠条”不会贬值,也能如期兑现,这种货币比较坚挺。

商品货币时代,贝壳、兽皮、食盐等商品货币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商品货币自身的价值,是货币价格的稳定器。商品货币是人类使用了最为朴实、本源的方法,共同摸索到价值高的商品作为货币。

所以,商品货币有两种属性,一是商品自身的价值,二是作为货币的交换价值。劳动价值论者认定商品自身的价值,以至于很难接受无锚货币。实际上,维持货币价格办法很多,用商品自身价值兜底只是其中的一种。

后来发展了金属货币时代,金属货币是商品货币的升级版,因为金银铜本身也是大宗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在金属货币时代,为了避免制假售假的问题,国家铸币制度开始形成。

所以,亚当·斯密并没有将视野扩张到人类早期的债权债务型货币,而是将货币界定为金属货币(商品货币)。斯密发现,通过官方“认证”可以大大提供货币的信用度。

他在《国富论》中写道:“进步国家,为了避免此种弊害(在金银币种混入许多粗劣低贱的金属)、便利交易、促进各种工商业发达起见,都认为有必要,在通常用以购买货物的一定分量的特定金属上,加盖公印。于是就有了铸币制度和称为造币厂的官衙。这种制度的性质,类似于麻布呢绒检查官制度。这些检查官的任务是,通过加盖公印,确定这市上各种商品的分量,划一它们的品质。”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是一直以来经济学家主张法定货币的关键理由。当年,斯宾塞提出货币自由竞争的建议,惹恼了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杰文斯直截了当地反驳说:“没有任何东西比货币更不适宜于交给企业进行竞争的了”。他搬出了“格雷欣法则”作为依据,他说:“良币不可能驱逐劣币恰恰证明了这一法则”。

所以,金本位+官方货币制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信用极高、价格稳定的货币制度。这一观点也获得了历史数据的支持,尤其是古代中国的铜钱信用度及价格长期以来都非常稳定。

但是,金本位本质上是商品本位,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包括金银,能够跟得上工业时代、全球化时代日益膨胀的交易规模。最终,金本位纸币不得不一再削减金银含量,本质上也在贬值;金银含量削减到极低时,自然就滑入到无锚货币时代。

无锚货币,标志着货币从商品(金属)中独立出来,摆脱了商品的价值,追求货币自身的交易价值。只有无锚货币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市场交易规模。所以,无锚货币是货币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是先进的货币。

所以,蒙代尔耿耿于怀的1914年美联储打破黄金标准以及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两大人为大事件,本质上货币走向独立、追求自身价值的道路。

无锚货币本质上是债权债务型货币,我们现在使用的美元、人民币都是通用型“欠条”或叫通用“国债”。

由于比特币没有绑定股权,也属于无锚货币。“中本聪”向市场总共发行2000万张“欠条”,他试图采用这种固定数量、定额增发的方式,来维持货币价格。实际上,这种方式是一种脱离了市场的、封闭性的发行方式。更重要的是,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极大,就已经丧失了货币的基本价值。

有人将比特币界定为“数字黄金”,这个说法有些一厢情愿。

黄金本身是大宗商品,黄金这种金属使用到各种高精尖产品之中。所以,不作为货币,黄金也具有商品的价值。但是,比特币不一样,如果不作为货币,不稳定价格,它就失去价值了。比特币背后存在一个点对点的现金支付网络,但是因为二者不关联、不挂钩,比特币就成了纯信用货币。失去了价格的稳定,其价值自然灰飞烟灭。

如何维持信用货币的价格稳定?

最开始,经济学家认为,以财政税收收入为背书发行本币,但如今大多数国家货币大规模扩张,而其财政收入却没有同等增加。实际上,财政收入不能代表一国实力。

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国债和房地产证券是其主要资产。国债又是按什么发行?原则是也是按税收,但是由于没有具有发达的融资市场和强势的美元作为依托,国债基本上脱离了财政税收的锚。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到底是美元是国债的锚,还是国债是美元的锚。

其实,美元和国债都是“欠条”,二者表面上互相为锚,实际上都以美国这个国家的“利润表”为锚。

美元之所以强势、美债之所以抢手,都是因为美国这个“公司”整体的收益率比较高,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赚得钱多。而政府收入不足、蓝领工人收入不高,是这个国家内部分配的问题。所以,美国政府陷入财政危机或破产并不代表这个国家破产,也不等于美元和国债信用破产。

黑田明伸教授的研究,打破了我们对“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以及“货币是国家法定货币”的传统认识,从货币功能出发重新窥探货币的本质。

所以,不管是金属货币、商品货币还是债权债务合约,都是为了解决市场流动性问题。本质上,货币是一种共同体认可的隐性合约,是市场交易流动性的解决方案。黑田明伸教授在书中阐述:“货币被描述为作为削减寻找持有希望物品者探索成本的解决方法。”债权债务合约的解决方法让我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货币起源于市场交易,解决市场交易流动性问题。先有货币,后有国家。铸币权,是国家主权,也是天赋人权。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