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蛇无毒,为什么被称为“百蛇之王”?为什么毒蛇都会怕它?

菜花蛇,我不光吃过,还摸过,闻过,缠过。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夏天免不了和蛇打交道。

有一年夏天,奶奶给了我一碗肉汤,味道不错,一口气就喝完了,想再来一碗的时候,被告知是菜花蛇汤,是爷爷劳作的时候意外捕获的。

当时年纪小,即使知道是蛇汤蛇肉,一点也不害怕,连着喝了好几碗。

上了大学,由于是生物专业,在大三就去过蛇养殖场参观,当时胆子也大,当老板提议让一个同学来感受一下蛇的时候,我一个女的居然举手了,于是菜花蛇就这样上了我的脖子。

脑补类似这样的姿势

当时的场景现在想想还是很恐怖:蛇头是我自己抓的,一根重重的蛇压在了我的脖子,不一会,蛇的尾巴开始用力缠我的身体了,感受到了蛇的力量,我就慌了,于是带队老师轻轻扣了一下蛇的泄殖腔,蛇就软下来,我也就被“解救”了。

和菜花蛇接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蛇真是大,还带有一股异味,虽然无毒,但很凶,当然味道也是不错的(现在不允许吃野味,不要随意模仿,事情发生在小时候,很多年前啦)!

菜花蛇,曾经餐桌上的常客

菜花蛇,是一种俗称,并不特指一种蛇,一般是指王锦蛇(个别地方把黑眉锦蛇也叫菜花蛇)。

它的名字也很多:菜蛇、菜花蛇、油菜花、松花蛇、臭王蛇……

蛇一般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恐怖的,名字一旦和“菜”“花”之类的字眼相关联,似乎给人的感觉,这种蛇“可以吃”。

确实,作为体型大的无毒蛇,在过去菜花蛇不负众望成为人们常吃的一种美食。

在长沙,据2013年统计,最多每天要吃掉10吨的蛇,大部分就是菜花蛇。

我之前去的养殖场,数量最多的也是菜花蛇,这是养殖场很喜欢养殖的一种蛇,生长速度快,无毒,吃的人也多。养殖的蛇,一方面供应养殖场自家开的农家乐,另一方面也给其他饭店酒楼供货。

菜花蛇,一点也不菜

被人类“俘虏”,成为口中美食,并不代表王锦蛇很好欺负,相反,它在民间,有着自己的威名。

有人说,菜花蛇是“百蛇之王”,“一里王锦蛇,十里无毒蛇”。

说实话,“百蛇之王”的称号是没有查到,“一里王锦蛇,十里无毒蛇”,也略有些夸张,只有头背上的“王”字斑纹,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但这也从侧面表明,菜花蛇,一点也不菜。

为什么王锦蛇会有“王”的气质,就连毒蛇都害怕呢?

首先,动物之争,“大”最有优势;

王锦蛇是一种大型的无毒蛇,有多大呢?

和一般细细长长的毒蛇不同,王锦蛇身体像圆桶一样,很粗,体长可达2.5米,体重5-10公斤。

在无毒蛇中,除了蟒蛇,王锦蛇是体型较大,长势最快的一种蛇。

以大欺小,是自然界的一大法则,王锦蛇这样的体型,猎物自然也不少。

主要是以老鼠、青蛙、鸟之类的动物为食物,会爬树翻墙,当然就会“掏鸟窝”吃鸟蛋。

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也会以同类为食,无毒的有毒的,来者不拒。

只要王锦蛇能将其他蛇打败,这样的大体格,完全可以将猎物毫不费力地整个吞下。

其次,王锦蛇擅长绞杀,捕猎技巧高超;

野生王锦蛇脾气不好,易怒,性情暴烈,当有其他蛇进入它的地盘,会主动进攻,虽然没有毒牙,但擅长绞杀,和蟒蛇是差不多的。

而且在肛门处有腺体,可以分泌特殊气味的液体用来防御,这也是“臭”的来源,野生的比较常见,而人工养殖的一般很少分泌。

除此之外,王锦蛇对其他毒蛇的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总的来说,王锦蛇能让其他毒蛇害怕,靠得是大体格,暴脾气,超高的捕杀能力和一定的抗毒能力。

王蛇,才是真正的“王”。

我认为,在无毒蛇中,除了蟒蛇,比菜花蛇更厉害的是王蛇,很多人将这两种蛇搞混了。

王蛇和王锦蛇不是一个物种,王蛇属于游蛇科王蛇属,而王锦蛇属于游蛇科锦蛇属。

王蛇和王锦蛇的生活习性相似,擅长绞杀,也会捕食其他毒蛇,包括响尾蛇和铜头蛇,且对它们的毒液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王蛇有着出色的绞杀力。

和一般的鼠蛇相比,王蛇施加的压力是鼠蛇的2倍,挤压压力为180毫米汞柱,高于人类健康血压的上线(120毫米汞柱)。

这意味着,王蛇施加的压力,会让人的心脏无法泵血。

如此强大的绞杀力,和王蛇的身体折叠技巧有关。

同样绞杀一只老鼠,一般蛇的缠绕像是一个松散的结,而王蛇更像是一个紧密的线轴,缠好几圈。

王蛇天生对一些蛇毒免疫,这种能力是进化而来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

曾做过实验,注射了王蛇血的老鼠,比那些没有注射的老鼠,更能在毒蛇考验中存活下来,接触蛇毒后,王蛇血液的化学成分也会发生变化。

但并不代表王蛇对所有的蛇毒免疫,珊瑚蛇的蛇毒就会让王蛇马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