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北京条约》前,清王朝就把库页岛弄丢了?

导言 库页岛的名称来自于满语,现俄罗斯称萨哈林岛,而日本称作桦太岛。全岛面积7.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十二个上海市的大小。库页岛北部地势较低,中南部多山。岛上目前有人口近50万,有约100个民族。该岛目前属俄罗斯联邦的远东联邦管区萨哈林州管辖,俄罗斯联邦也是该岛在国际公认上唯一主权国家。


库页岛观感:笔者家父曾在该岛工作三年,据家父说在岛上也经常会看到很多黄色人种,大约占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起初以为是大清国时留在岛上的华裔,但经过长时间的了解才知道岛上除了中资公司的派遣员工和几百名劳务工人,岛上没有华裔居民,那些亚洲面孔有朝鲜裔、日裔、鞑靼人或是原住民爱努族。家父在岛上生活感受最深的是当地污染非常少,并且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过去常形容东北物产丰富的俗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今天在东北是看不到了,但这样的盛景在库页岛还是能随处可见。  

此外,库页岛还有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中石油和俄石油公司在岛上已有合作开发的项目。库页岛最大的主要城市是南萨哈林斯克,那里也是家父曾经工作的地方,城市面积很大,但人口不到20万和国内的一般县级城市差不多,国人刚到当地一般都会觉得城市有点空旷。家父每次谈到库页岛的时候,总是会流露出痛惜之情,笔者相信每一位国人的心情也是一样的。今天想去这块曾经的国土的话,目前国内每周有一班哈尔滨到南萨哈林的直飞航班,或是从海参崴中转,海参崴每天有航班去南萨哈林斯克。  

多数人第一次听说库页岛这个名字应该是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的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与沙俄。但是当我们今天把中俄《北京条约》重新看一遍时,你会发现条约中对库页岛只字未提。  

中俄《北京条约》共15条(简译内容有):  

1.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罗斯。原住这一地区的大清国人,仍准留住。  

2.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大清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经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至浩罕一线为界。  

3.俄罗斯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遇有大小案件,领事官与地方官各办各国之人,不可彼此妄拿、存留、查治。  

4.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这到底是怎么会事呢?下面笔者从法理和实际控制权两个方面来告诉你清王朝是怎么在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前就已经把库页岛给弄丢了。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

一、清太祖努尔哈赤反明(1616年)之前库页岛的归属情况  

中国最早关于库页岛的记载可以追到西汉的《山海经》,但中国中央政府对该地域一直没有进行开发和正式的管理,直到孛儿只斤氏的蒙古铁骑几乎称霸了整个东亚大陆。元世祖忽必烈看着黑龙江口对岸的这块岛屿,他决定派出征东招讨使塔匣剌讨伐库页岛上的骨嵬(wei)部落。谁料天公不作美,因鞑靼海峡风太大浪太猛,蒙古铁骑迟迟不能抢滩登陆,此后的十几年间骨嵬人不知天高地厚,多次越海劫掠。蒙古军虽然也进行了几次追剿,可就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1264年,蒙古帝国派3000大军顺利登岛,一举攻占库页岛,岛上的骨嵬部向蒙古人称臣纳贡。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骨嵬反元。次年,被骨嵬背叛的元王朝在奴儿干地方设置东征元帅府,并组织东征军多次对骨嵬部进行讨伐,但都没能使骨嵬降服。曾经3000铁骑就能攻占的库页岛,现在是岛上居民研制了新武器,还是元军战斗力直线下降,怎么就打不下来了呢?  

其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登岛作战要考虑天气的情况是否有利于海上航行,其次岛上的地形适合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最后岛上骨嵬的作战方法,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元王朝正是由于登岛作战经验不足,此次征讨一个小小骨嵬部落却耗时了二十余年(后来在东征日本的战争中失败也是这方面原因),终于在至大元年(1308年),骨嵬王善奴等遣人来请求归降,并每年缴纳毛皮税,以海东青、貂鼠、水獭、海豹皮等为贡献。元王朝将其纳入辽阳行省的管辖范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徐达率大明北伐军攻入元大都,元朝灭亡,元顺帝败走漠北,元王朝也失去了对库页岛的控制权。  

永乐十年(1412年),明朝征服库页岛后,在岛的北部近海处设立囊哈儿卫,在中部波罗奈河流域设波罗河卫,东部驽烈河流域设兀烈河卫,隶属于奴尔干都司。大明永乐十年的时候,今天的俄罗斯还是一个没越过乌拉尔山的莫斯科公国呢!而那时的日本国就要开始各大名(封地领主)互撕的战国时期,还来不及考虑他们北方的这块岛屿上发生了什么事。  

至此,库页岛在大明王朝中前期不论在法理上还是实际控制权上都是完全属于中国。  

▲《大清帝国全图》,印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距今已近百年。《大清帝国全图》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历史,它的现身,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清王朝对中国的巨大贡献提供了一件不可多得和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

二、康熙帝绘制《大清全图》之前库页岛的归属情况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于白山黑水,明王朝对库页岛的管理也很快结束,岛内居民向努尔哈赤进行岁贡,但当时后金(1636年改国号清)的工作重心是推翻明王朝,从而逐鹿中原,对海峡对岸的库页岛自然没有有效的实质管理。  

崇祯八年(1635年),多尔衮招降蒙古林丹汗,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这为日后灭亡明王朝走出重要的一步,使明王朝的统治中心陷入“东”“南(李自成农民军)”“西”“北”四线作战的包围之中,也就是这一年,日本德川幕府松前藩第二代藩主松前公广派家臣巡视库页岛,库页岛的主权问题开始出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灭明,但在山海关大战中败北南逃,满洲八旗铁骑开进京师,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的王朝统治时代,又是这样重要的一年,日本松前藩提出为日本全国国土绘制地图——《正保御国绘图》,该图首次把北海道及我国的库页岛等地划入日本领土,不久后又在库页岛上的久春古丹(今科尔萨科夫)建造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开始与当地爱努族居民进行贸易,库页岛主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王朝通过雅克萨等对俄自卫战的胜利,迫使沙俄政府与之签定《尼布楚条约》,本条约虽基本划定了中俄的东段边界,但对库页岛只字未提,在法理上中俄此时在库页岛主权上既没有互相承认,也没有任何争议。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日本松前藩记录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虾夷地名的松前岛乡本。  

九年后,康熙帝组织白晋、冯秉正和雷孝思等数十名法国传教士带领满汉官员分赴中国各地进行测绘,法国传教士得知海的对岸有一大岛,次年率测量队成功地横渡鞑靼海峡到达了库页岛,并最终绘制成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康熙皇舆全览图》(时称《大清全图》)。至此,库页岛的主权在法理上中日两国各占一半,在实际控制权上日俄两国开始蚕食,清王朝已无作为可言。  

▲《中俄北京条约》又称《中俄续增条约》是俄罗斯帝国和清朝于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三、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前,日俄在库页岛的争夺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沙俄远征军远征军在岛上侵略者大肆屠杀和驱逐赫哲族居民,并修筑政厅、教堂、监狱、学校等建筑,实际意义的控制了库页岛。  

第二年,日本松前藩派遣松井干藩和新井隆助在库页岛偷偷探查,并在南端的白主设置市集,几年后日本又将库页岛南部升格为德川幕府的直辖地。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积极派人与沙俄讨论瓜分该岛。日俄在库页岛的主权争夺就此开始,而大清王朝对此时日俄双方在库页岛的举动及日后的争夺没有任何的表态。至此,库页岛的实际控制权上日俄两国各占一半(俄占上风),在法理上中国还剩那么一丝丝的希望。  

而在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中条款“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罗斯”,虽然未说库页岛半句却已将中国在该岛主权上最后的希望也剥走了。  

可笑清制祖训“凡丢失国之寸土者,皆不得立碑”。  

库页已改,  

寒风吹大海。  

卷得万层浪欲赛,  

沧沧凉凉时候。  

曾经割土赔款,  

如今外修内养。  

赢得各国尊仰,  

只为复兴中华。  

历史大学堂团队作品:佟佳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