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三国之争,实力并非最强的新罗为何最终能获胜

在我国历史进程之中,“三国”是影响极大的一段历史时期。虽说这一时期,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但整体来说积极影响还是要大于负面。而在朝鲜三国时代,不但对朝鲜半岛历史影响极大,而且较之中原,其形式更加复杂,甚至更有看点与槽点。

所谓“朝鲜三国时代”,即北部高句丽、西南百济与东南新罗。论实力,位于半岛北端的高句丽,绝对力压南端的济、罗二国。按照中原三国鼎立的“套路”,应该是两弱(百济与新罗)联合对抗一强(高句丽)。然则,半岛三国并不简单地依照中原的“套路”来,原因既有其三国之间复杂的关系,更有诡谲多变的外部强国之影响。因此说,“半岛三国”形势更加复杂。

上图_ 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浅谈“朝鲜三国时代”的关系

从血统上来看,高句丽与百济更为亲近,因为两国统治阶级同为扶余民族(源自我国东北),其中一支南下攻占了半岛“三韩”之马、弁韩的领地而立国。然而,丽、济两国之间又因为历史纷争,且互有致对方国王于死地的深仇大恨,因此从情感上来讲,丽、济两国的关系那是相当不咋地。

这“三国”中,唯有新罗才是真正的“半岛坐地户”,其前身乃半岛“三韩”之辰韩一个部落,后来崛起一路狂飙,不但统一辰韩,更是与百济瓜分了马、弁二韩大片领土,与百济东西相邻,成犬牙交错之势。虽然血统上新罗与百济和高句丽没什么瓜葛,并且因为领土问题,两国时有纷争,但是为了抵御北方强大的高句丽,两国又不得已而时不时地搞搞联合。

从上述关系来看,“朝鲜三国”之间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搞不清楚谁是谁的朋友,但似乎可以明白一点,高句丽成为了百济与新罗的共同敌人。强者往往难免会有些孤单。

上图_ 三韩:马韩、弁韩、辰韩

没有朋友,只有利益

“三国”之间关系与形势的复杂,并不仅仅是局限三国之内,来自外部国家各方的各方实力,对其形势影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原王朝在经历了南北朝混乱之后,先后迎来了隋唐两个大一统王朝。而这两个王朝都致力于征伐,趁中原王朝混乱之际而发展壮大的高句丽。不断受到中原王朝强有力的军事打击,也让高句丽如芒在背,时刻感觉到头顶利剑的威胁,因此高句丽不得不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如随风乱倒的靺鞨,以及互有仇恨的百济,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的更加不利局面。而这些被团结的力量也不会白给高句丽出力,就百济而言,就是为了利用高句丽打击新罗,妄图统一半岛南端。

上图_ 唐征高句丽百济之战

在半岛以及辽东没朋友的新罗,自然也不肯坐以待毙,任意被他人宰割,而且新罗人也有一颗“一统三韩乃至半岛”的心。新罗人敏锐地发觉了中原王朝这个“粗大腿”,一旦中原王朝大兵压境征伐高句丽,那么高句丽雄傲半岛的优势会立刻淡然无存。因此新罗上下,积极利用自己臣属于唐王朝的藩属国身份,开启了与唐王朝诡谲的外交。而唐王朝也乐意团结新罗,若能形成两边夹攻之势,无疑是增加了制胜高句丽的砝码。

因此在各自的利益算盘的操使之下,丽济联盟与唐罗联合两大对峙阵营就此形成。

上图_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水战

而就在两大阵营较劲之时,另一支三国之外的力量也加入纷争,这就是东边的倭国。虽然倭国与半岛之间的历史关系也极不友好,但为了解决眼前危机,倭国突然成了丽、济、罗“三国”主动团结的“香饽饽”。最终不自量力的倭国,为了实现更大的野心——吞噬半岛,选择了与大唐对立,加入了丽济联盟一方,成为丽济倭联盟成员国之一。

尽管有了倭国的加入,但此时的唐王朝正处于太宗与高宗鼎盛时期。因此,新罗即便是处于丽济倭三国的包围圈中,但是抱上了唐王朝的“粗大腿”,新罗并不处于劣势,甚至占优。

上图_ 唐朝版图

君臣团结的新罗

无论你拥有再好的客观条件,假如你主观不知努力或者总是做出错误决策的话,所有的客观优势都可能是白费,“一手好牌,打个稀烂”这种事儿并非鲜有。显然,在三国中,主观能动性这块拿捏最好的还是新罗。

什么是新罗的主观能动性?那就是朝野上下一心目标一致,而且举全国之力为之奋斗。更尤为难得的是,在主弱臣强,权臣并立的背景下,新罗朝野依旧是君臣一心,铁板一块。这股团结一致的决心与力量,确实对新罗最后的胜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图_ 新罗国王金冠

公元632年至654年,新罗先后迎来了两位女王,这是新罗历史上第一次女人当家。为什么新罗会出现女王?简言之就是,因为拥有继承王位血统(圣骨),只剩下两位女儿家,即善德女王和她的堂妹真德女王。

新罗的这两位女王,并没有经历武则天以及慈禧太后那般权力之争的磨练,完全是以血统优势继承王位,执政能力与经验上属实一般。不过幸运的是,辅佐女王的两位大臣——金春秋与金庾信,不但能力超强,而且对女王更是忠心耿耿。此外,更为难得的是,金春秋与金庾信二人的战友情,更是亲密无间,铁板一块。

正是因为这般难得的团结,让新罗面对高句丽与百济以及倭国的入侵而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之后与唐王朝翻脸,年逾古稀的金庾信,依旧以一颗忠贞不二之心,辅佐着年轻的新罗君主金法敏(金春秋长子),使新罗在与唐王朝的较量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唐王朝迫不得已放弃熊津都督府,新罗人心心念念的“一统三韩”,实际上在此时已经达成。

上图_ 统一新罗时代的新罗版图

反观高句丽与百济,在外部强敌压境的艰难情况下,其内部不但做不到一致对外,甚至已经开始了自相残杀。先是百济残余势力的首领鬼室福信与倭国扶植的傀儡百济王扶余丰璋闹翻,前者被后者所杀,百济最后复国希望破灭。而后,高句丽权臣加独裁者,铁腕人物渊苏盖文前脚咽气,后脚三个儿子就相互残杀,直接导致了高句丽亡国。曾经东北亚地方一霸的高句丽,就这样在地图上消失了。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唐玄宗以新罗助唐王朝讨伐靺鞨渤海国之功,正式将大同江以南(包括平壤城)土地赏赐给了新罗。这个时候的新罗,无论是实际上,还是名义上,都成为了朝鲜三国的最终胜利者,完成了“一统三韩”以及大部分半岛领土之梦想。

正如唯物辩证法所阐述的那样: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是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高句丽、百济与新罗三国之争的最终不同的结局,充分验证了这一辩证哲学的伟大与高明。

作者:王金百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大唐帝国东亚战记》 柯胜雨/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