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只蜜獾对抗2万多条毒蛇,蜜獾能否称霸大连蛇岛?

蛇岛,全世界都有分布,但像大连蛇岛这么的特殊的,却是独一份,它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1、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生存着单一品种的岛屿;

2、岛上的毒蛇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又冬眠又夏眠的物种;

3、是中国毒蛇最密集的海岛,总面积1.2平方公里,就有20000多条毒蛇;

4、特殊的食物链关系,蛇吃鸟,鸟吃虫,虫吃植物,植物以鸟排泄物为营养物质;

5、毒性极强,1g毒液,可让1000只兔子、30000只鸽子、10个成年人死亡。

如此强大的毒蛇,如果和怼天怼地怼空气的蜜獾相遇,又会发生什么?蜜獾是否还能如神话般,将大连蛇岛上的2万多条毒蛇当做“辣条”吃完?

不同品种之间的较量总是复杂的,先了解一下这两种动物。

山变成岛的大连蛇岛

位于渤海中的大连蛇岛,原本是和陆地连接的一座山,由于地质变化,部分山被淹,成为一座孤立海岛。

在蛇岛上生活的蛇是黑眉蝮蛇,一开始就生活在这里。孤岛环境恶劣,资源匮乏,很多动物无法适应。蛇在岛屿存活下来,并占据岛屿的食物链顶端,着实是个奇迹。

成为孤岛后,很快,植物被吃草的吃光,吃草的被吃肉的捕食,吃草的动物被吃完后,食肉动物开始自相残杀,渐渐,孤岛变荒岛。

而黑眉蝮蛇以强大的生命,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存活了下来。

蝮蛇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忍”,没有吃的就尽量不活动,长时间不吃不喝等待好的时机。活下来就有生机,到了春秋两季,就有候鸟飞来岛上休息,善于伪装的蛇“守株待鸟”,鸟成为蝮蛇唯一的食物。为了度过冬夏两季,蛇学会了冬眠和夏眠。

在蛇岛,蛇几乎没有天敌,但它要小心岛上的老鼠。

岛上的老鼠是通过渔船,从陆地而来,因为老鼠不冬眠,冬眠和夏眠时期,是蝮蛇最脆弱的时候,于是有“蛇吃老鼠半年,老鼠吃蛇半年”的说法。

但事实上,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在这个海岛上,蛇的优势明显大于鼠。

平头哥蜜獾

体型不大,以其力量、凶猛和坚韧,蜜獾在全世界赢得了“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称号,该称号收录在吉尼斯纪录中数年。

在很多人眼中,蜜獾是神话级的生物。

体型娇小,面对体型大好几倍的狮子老虎,丝毫不退缩,极具侵略性,如果以“勇”来论英雄的话,蜜獾绝对是顶级大英雄;

头骨坚硬,皮毛厚实,不容易被咬伤,而且皮毛和肉之间比较松散,当被捕食者咬住的时候,蜜獾还可以扭转身体反咬捕食者,咬合力惊人;

还能像臭鼬一样,释放出难闻的气味,在战斗中能对狮子老虎这样的捕食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和干扰;

最为关键的是,不惧怕毒蛇,可以将毒蛇当“辣条”啃,15分钟就能吃掉一条1米7的毒蛇。对蛇毒具有一定免疫能力,有时候睡一觉就能完全复原。

2只蜜獾闯入大连蛇岛,面对20000多条毒蛇,会发生什么?

蜜獾和黑眉蝮蛇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一个在非洲,一个在中国,且不论蜜獾能不能将毒蛇吃光,蜜獾能否全身而退,都很难说。

首先,蜜獾很厉害,但没有这么“神”;

蜜獾的神话,很大一部分是被夸大了。

它确实对一定的蛇毒免疫,但并不意味着它不会被蛇毒毒死。

蜜獾对蛇毒的免疫,是慢慢培养的,需要时间。

从小蜜獾妈妈就会让蜜獾宝宝接触蝎子,然后接触比蝎子更毒的毒蛇,用这样的方式获得免疫力。

在和蛇的战斗中,蜜獾皮糙肉厚,蛇很难下口,因此蜜獾获胜概率比较大,但若不幸被蛇咬伤,注入大量蛇毒,蜜獾还是会死亡的,毕竟它的解毒功能还是有限的。

其次,抗争了几千万年的黑眉蝮蛇不是一般蛇;

黑眉蝮蛇能在岛上扎根,并成为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可见其能力之大。

一般来说,蛇毒起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想象一下,以鸟类为食,若蛇毒不能立马致命,鸟很容易就飞走了,蛇依然要饿肚子。黑眉蝮蛇并没有被饿死,可见其蛇毒是非常毒的,而且短时间能起效。

这样的毒,蜜獾是否能承受,谁也不好说。

黑眉蝮蛇非常能“忍”,面对危险,它们可以不吃不喝躲起来休眠,一年只吃两季,但蜜獾不行,没有食物,它们马上就会饿死。

第三,两者数量太悬殊。

2万多条毒蛇和2只蜜獾,力量太悬殊,而且蜜獾一般生活在非洲,来到大连蛇岛,它未必能适应。

蛇也不是蜜獾唯一的食物,蜜獾的食物有60多种,来到岛上后,蜜獾可能会和蛇成为盟友,一起捕食岛上的老鼠。

总的来说,蜜獾再神,面对不是自己地盘的20000多条毒蛇,也无能为力,它会因为水土不服而死,会因为蛇毒太强大不适应而死。

若蜜獾数量多一些,再给予足够的时间,或许蜜獾能慢慢对黑眉蝮蛇的蛇毒免疫。